目前分類:進修篇 (13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由的哲學1.JPG

前一陣子「人智學」相關書籍的出版很熱鬧,不只把理解人智學必讀的五本書出齊了,還有當年史代納在第一所華德福學校開學前的師訓下午及晚上的課程,也都出版,真是太令人振奮了!

 

理解人智學必讀的五本書有:《自由的哲學》《基督宗教的奧秘事實——兼論古代奧秘》《神智學》《認識更高層世界》《奧密科學大綱》。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288.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金匱要略》第三十堂課,老師繼續講消渴、小便不利、淋病。

 

中醫的「淋」,是指小便尿出不該有的東西,比如砂淋、膏淋、血淋⋯⋯身體的濁陰分成有形體的跟沒有形體的,有形體的會入血分由大便排掉;沒有形體的則進入氣分,由汗、小便離開。如果該進入血分的濁陰跑到氣分了,就會造成淋。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身體與自然01.JPG

終於買到蔡璧名老師的《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之前看到書名就很想買來看,無奈已經絕版,台大也已經沒有庫存,上拍賣網站也找不到,只好放棄。

上週突然有個靈感,再上「露天」搜尋,耶~這次就有人釋出啦,趕緊下訂購買,今天順利拿到。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勢,高,史,身.JPG

領到博客來會員日買的書,其中最有興趣的是:《高階覺察》。

書的封面寫:

最有趣的事,就是探究人的內心。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90.JPG

斷斷續續,終於把這本書看完了!

這套書一共有四本,分別是本書:《釐清自我的真相》,以及:《管理自我的潛能》、《探索生命的價值》、《走向智慧的高峰》,是傅佩榮教授很多年前的書,已經絕版,我是在二手書店買到的。

「認識自己」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我自己是在閱讀認知心理學科普書籍時,體認到「認識自己」非常重要,因爲不論做什麼,尤其是修行,都是「我」在做!我原本的習性、個性、慣性⋯⋯影響或直接操控我如何認知、如何反應、如何行動,如果不了解自己,就會一直處在反射動作的階段,當一切順利時,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即使遇到狀況了,通常也都是怪罪自己以外的因素,而不是反過來看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事!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09.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金匱要略》第十三堂課。講完第一條:人年五六十,其病脈下者,痺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老師補充說明經方中醫對不同年齡運動的看法,西方的重點在「形」,經方中醫則重「神」。

 

人如果氣足,心陽毋須增加,血脈自行。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12.JPG

上午坐捷運去象山站時,看到「信傳媒」對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的專訪,感覺是目前為止看到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快篩較持平、中肯的觀點,雖然還是以西方物質科學、物質醫學為主,但卻是時間尺度較大的觀點,值得一讀,共四篇,跟大家分享!

 

借題發揮一下: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681.JPG

原本上午要繼續上「易爾術中階」的第三堂課,昨晚收到通知因疫情關係,延至57日,所以來上「漢唐經方學堂」的《金匱要略》第十堂課。結果老師一上課就說下週因五一勞動節連假、下下週是母親節,所以要連放兩週假,哇!也好,趁沒上課好好聽前兩次沒上課的錄音。

 

接續前次課程(我要補聽啊),課程一開始是有關「中風」的條文,老師提到如何預防中風: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802.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金匱要略》第五堂課,上到「濕家」,老師特別講「濕」:

 

濕是黏、滑、透明、涼的,是濁陰加上水,會造成循環通道的阻塞。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627.jpg

每次有較長假期回台中,除了會帶沒看完的《天下雜誌》,還會多帶幾本書回家,雖然知道不太可能全部看完,但至少可以翻翻吧⋯⋯

運命》是「人智學」「生命史」的相關書籍,我自己對:人究竟為何來物質世界、業力與輪迴、認識自己等主題非常有興趣,幾年前上李怡達老師的一系列人智學相關課程,真的是大開眼界,其中「人智學生命史」就是在談人進入物質世界後的各階段發展,比照自己至今的生命歷程,真是相當符合呢!

趁長假,好好的藉書檢視自己的過往、看清現在、展望未來!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480.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金匱要略》的第二堂課!

課中老師提到:食物、水經由腑的消化、吸收,形成氣及津液,經由三焦及經絡輸布全身,並在體表形成衛氣。衛氣足就會在體表抵禦外邪,形成身體的第一道保護及屏障。當衛氣不足有破口時,外邪入侵,身體的第二道防線:脾胃津液,就會去抵抗外邪!津液就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

之前的《傷寒論》課程則有提到:如果第一、二道防線都被突破,還有第三道防線:肝臟!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548.JPG

今日「長洪武術」的練習糗態!

教練示範「工字伏虎拳」第二十式:「懶虎伸腰」的擒拿應用,我被擒的嫑嫑的!肩膀很酸痛啊!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64.JPG

週二上午的「長洪武術」,教練開始教「工字伏虎拳」!

工字伏虎拳屬南少林洪拳拳法,之前練的連步拳及功力拳則屬於北少林拳法。

教練說要做到以身調氣,以氣催力!此套拳採逆式呼吸法,共九十四式,與連步拳、功力拳採自然呼吸不同,招式比後兩套拳加起來還多哩!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088.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51堂課,也是最後一堂課,老師繼續把厥陰病講完。接下來就是1225日開始的《金匱要略》了,但報名一下就滿了,我排候補,老師說可能要勸退幾位傷寒只上幾堂課就報名金匱的同學,希望能候補上啊!

 

老師提到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事: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087.JPG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並不是因為外在有一個神!而是我發現了:我本具的自心本性!

牛津大學80歲佛學教授的心得

我自己曾在佛法的基金會,薰陶了十幾年的密宗老紅教心法,看了真是心有戚戚焉啊!願大家都能遇到適合自己投入的宗教信仰及嗜好、興趣!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00.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50堂課,老師繼續講厥陰病。

老師提到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事:

1.寵物老時,會隨地大小便,控制不住,代表身體的陽已慢慢沒有了。人老了也一樣,陽漸漸沒有,大小便就漸漸控制不了。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189.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49堂課,老師繼續講厥陰病。

講到有一條條文有「灸厥陰」,灸厥陰即是在補陽。老師再一次強調,補陽是很難的,經方所謂的「陽」是指臟中的血熱,而且是心臟跳動產生的熱,不是邪熱、虛熱,只有心臟跳動產生的熱才會有功用!

那如何補陽?也就是如何讓陽入臟?之前有講過,再重複講: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03.JPG

週二上午的「長洪武術」最後,教練繼續教授「武術氣功」,這次講「逆呼吸」,循序漸進有三種練法。

 

「武術氣功」的「逆呼吸」與我一直在煉的仙宗丹道炁功「逆呼吸」有很大的不同,應該是因為武術氣功是要「用出去對敵」,而健身、養生氣功則是以身體健康為主,仙宗丹道炁功則是在健身、養生氣功的基礎上繼續往上煉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949.JPG

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48堂課,老師繼續講「厥陰病」。

稍微整理一下課堂上老師講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現代人很多人常會有:時常下痢、手足冷、胃食道逆流的狀況,代表陽已經開始不足,也就是心陽不能進到胃、心陽經由肝也不能進到胃、心陽經由脾也不能進到胃。這時候如果再加上外邪進入身體,持續消耗身體的陰陽,就有可能變成陰實。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815.JPG

今日上午,繼續上「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四十五堂課,也是復課分班後的第二堂課!

 

其中一條條文講「白通加豬膽汁湯」,需要加人尿一起喝。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