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談「打坐」 (13)
- May 19 Fri 2023 20:52
談「打坐」(12):氣功:走火入魔?
- May 13 Sat 2023 09:30
談「打坐」(11):靜功初期靜與動
- May 07 Sun 2023 09:17
談「打坐」(10):初學靜坐注意事項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靜坐練功的入門,是靜、鬆、守及調息,顯然是一套整體的東西,也就是說要全身、全神集中來作這件事,因此坐前、坐時的環境和身體情形都要準備好,也就是要遵守些「注意事項」。以環境來講,需要在一個溫度適中、空氣流通的地方,最好不要人工調節的冷暖氣,所坐的地面宜清潔,有適當的硬度,最好是榻榻米式的席墊,週圍不宜太擁擠,因有人進入「氣功態」後,會左右轉動或傾斜。初學時的坐墊應在五公分左右厚度,以配合盤膝所需的空間,坐的方向宜向東或向西,避開地球南北極的強磁場。此外要注意靜坐時不宜過飢或過飽,也就是說不宜在吃飯前後的三十分至一小時內,以免血的整體循環受血在胃局部循環的影響。靜坐前可先上廁所以避靜坐立刻再解便。因靜坐後膀胱所儲水份所存之氣對身體有益,宜儘量保存。衣服以寬鬆為主,手錶、眼鏡、項鍊、耳環等有金屬物者應取下,以免影響靜坐時所形成磁場之電磁性。
- Apr 28 Fri 2023 20:31
談「打坐」(09):談氣:靜坐與氣功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在本欄談「坐」,已經寫了好幾期了,我也應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之邀,指導了十一期的「靜坐班」,到底「坐」的目的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養氣」。那麼,「氣」又是什麼呢?這個字幾乎每個人天天都提到它,因為每天的天氣好不好、屋裡的空氣夠不夠、某個人的脾氣大、某個人的氣質好⋯⋯都是人每天掛在嘴上的詞句。而實際上,每人初出娘胎,第一口就吸進了氣,直到死,中間不能一分鐘缺少氣;死亡,就是斷了氣。此外,不論汽車或是飛機,必需靠輪胎裡的氣才能起跑或起飛。人們居住著的高樓大廈,事實上是靠「氣」支撐著,目前拆卸大樓最簡捷的方法,就是抽去其中的空氣,大樓立刻倒塌,因之這個「氣」雖然是看不見、摸不著,卻主宰著我們的生命。再進一步講,中醫認為,人為七氣所成,分別是胚胎成形前得自父母的精氣、成形後自身組合的元氣、出生前來自母體的血氣、出生後得自於米穀的營氣,乃至於形成免疫系統的衛氣,每日吸入的空氣,又綜合了飲食中的營氣及吸入的空氣會合成的宗氣,養成了我們身上調理機體生理功能的正氣。
- Apr 20 Thu 2023 20:33
談「打坐」(08):靜坐初期的呼吸配合
- Apr 15 Sat 2023 18:09
談「打坐」(07):靜功第一課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靜功的研習是先從坐正開始,坐位的方向各門派不一,但通常是面朝西或東,以順應地球南北兩極所造的磁場;手腳的位置,也因不同的派別或自己的功力而異,從散盤到單盤、雙盤。原則上,仍然依循著電磁的原理,例如帶陽性的左腿接觸帶陰性的大地,帶陰性的右腿則交叉在帶陽性的左腿上,再上爲帶陽性的左手與帶陰性的右手交疊,以拇指相接;舌尖抵上顎後,身體坐直就等於接通了帶陽性的上空,形成了一根陰陽交疊而成的天線。
- Apr 08 Sat 2023 20:53
談「打坐」(06):談「氣與醫」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氣功」二字目前很流行。談氣功者眾多,想學氣功的人亦不少,但「氣功」到底是什麼?學氣功有什麼好處?練氣功的目的又是什麼?⋯⋯問題一般人都不大明白。以往很多人想入深山訪師、求道,學得一身好本領,再下山做高人一等的異人;有的根本只想求道能成仙成佛。總之,求道者有,學成的亦有,但少之又少;至於成仙成佛的,那就只聽傳說而未見事實了。目前的工業社會,因科學發達、商業蓬勃,大多的人每天都是既忙錄又緊張,日積月累,身體的虧累漸深,精神的耗損尤鉅,五十出頭就有未老先衰之態。為了避免病痛、增進健康,於是日日求醫、天天訪藥,但也不過頭痛醫頭、腳痛看脚式的,徒然在枝節上費力花錢罷了。另外,一部份人想從根本處著手,於是勤加鍛鍊身體,因此有人進入了氣功的園地。而早年練氣功以求成仙成佛、以求修道修身的,到今天卻進入另一境界,常是為健康而練氣功、為療病而入道場,修道場所無形中變成了療養場所。縱然風氣如此,一般人也漸漸習以為常,可是「氣功」到底是什麼?至今依舊「像霧又像花」,對大多數人而言,「氣功」一詞,說是謎不是謎,說不是謎對它又很難下一個完美的定義。也許最好的解答,還是以科學的方法來證明氣的存在、氣的功能、氣對人體的益處,才能真正掌握了打開這個謎的鑰匙。
- Apr 01 Sat 2023 20:36
談「打坐」(05):再談「靜」、「鬆」、「守」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上期已談過「靜」「鬆」「守」,為什麼這期再談「靜」「鬆」「守」?因為氣功流派約有數百種,不論功法各異,但各門各派多是有「靜」「鬆」「守」的共同特點,這也是練氣功者最先決的精神條件。
- Mar 26 Sun 2023 11:21
談「打坐」(04):談「靜」、「鬆」、「守」
- Mar 19 Sun 2023 12:08
談「打坐」(03):做人要開心
- Mar 12 Sun 2023 20:00
談「打坐」各篇連結網頁
- Mar 11 Sat 2023 21:11
談「打坐」(02):為什麼要打坐?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為什麼要打坐?中醫的理論很明確,指出人體健康繫於「氣」 和「血」的調和、平衡。循著 「氣脈」和「血脈」,「氣」與 「血」運行人體,彼此相輔相成。 所謂「血為氣母」,「氣為血帥」,「氣能行血」⋯⋯ 有關血的運行,這些的論調,一般人都知道。人體有血,血能流動,乃形成循環系統。但少有人知「氣脈」,唯練內功者對氣脈在人體內之運行,以及運行之途徑,卻一目了然。然而,在什麼條件下氣才走得通順呢?這條件就是「靜」。 因為,在動作時,人體血脈會走得快,走得愈快,氣脈就走得愈慢。激烈運動時,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其跳動加快,人便上氣不接下氣,有呼吸急促的現象,這正表現了「氣脈」的阻塞。氣脈一阻塞,人會感到「乏力」,而劇烈運動後,人會感到沒有力氣。因為,有「氣」才有「力」。一般人求「動」,凡劇烈運動皆屬 「體能的運動」,而非練力的 「體力運動」。所以,欲氣脈運行暢通,必須在靜的境界中,始能獲得。
「靜」的方法很多,睡眠、靜坐、休息、練內功⋯⋯其主要目的是要心靜下來,然後使肌肉鬆懈。鬆懈可使氣脈運行順暢,並可加強運行速度,以便恢復身體機能的疲勞。在「動」及「緊張」環境中,人容易疲勞,也容易累,體能的損耗頗大,唯有在靜的境界,於睡眠、休息、靜坐、練功中予以補償。現代醫學研究中提到,人睡眠時,大腦皮層活動減到最低度,身上自律神經、自衛免疫系統等才會發生最高的修理補價作用,這也是氣脈存在的明證。
- Mar 05 Sun 2023 20:37
談「打坐」(01):談「坐」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坐」每個人都會,只要臀部有了依靠就是「坐」,大家都明白什麼叫「坐」,而且每個人都會「坐」,似乎是非常簡單。但是談到坐的姿勢可複雜多了,有正著做、歪著坐、彎腰駝背的坐、抬頭挺胸的坐⋯⋯大概可分為隨隨便便的及規規矩矩的坐。有些人為了修身養性或閉目養神而行靜坐,出家人施行盤坐;有些練內外功的人一方面盤坐,一方面運氣。這姿勢一般人謂之「打坐」。談起「打坐」從字意上看似有矛盾之處,坐是一種靜的動作,打是動的動作,為打架、打人、打拳⋯⋯既然打又如何坐?坐又如何能打?動與靜的動作,又如何協調配合?從字面上來看,實難令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