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髮多蓬亂為鬆。
鬆,應該是東方特有的鍛鍊方法及狀態。西方強調練肌肉,利用緊縮用力來訓練,但東方尤其道家卻是要把力放掉,要鬆,而且要鬆到底、鬆到透!不只肌肉鬆,關節也要鬆,鬆到內臟,鬆到心,所有都鬆!武術一開始也是用肌肉練力,練到一定程度就要放掉力進入「勁」,從勁開始就要練鬆;勁練到一定程度就要練氣,更是要鬆!(東方講修煉,西方講訓練、鍛鍊,注意煉練鍊的不同!)
為什麼要鬆?因為鬆才能讓氣脈暢通!氣脈暢通為何如此重要?就像血管一樣,被堵住了不暢通,人就會不舒服。中醫認為人有三套循環通道:經絡、血脈、三焦。經絡系統及三焦通道是東方特有的身體觀,經絡裡面最主要是氣,還有一些津液。西方自從發現筋膜後,經過多年的探索,無論是《解剖列車》的筋膜線,或Fascial Manipulation©的筋膜理論(https://www.facebook.com/wellbalanced01/posts/2294646210580701),都發現筋膜與經絡大有關係,但對於什麼是氣,似乎還是無解。有些人認為氣是一種能量,我自己練氣功的經驗則覺得氣不只是能量,還包含「訊息」。其實人體不只有物質身,還有氣體身(以太身)(另外還有星芒身,也就是脈輪系統。以及自我體),而經絡應該就是氣體身連結物質身的架構。
練氣強調調身、調息及調心,身息心三者息息相關:心無罣礙、不糾結、無有恐怖,就能讓身體及呼吸用最小、最適合、最有效益的力量,恢復「自然」的狀態。反過來也可以,也就是鬆身、調整呼吸,就能讓心舒緩下來,所以當心情緊張時可以試試調整呼吸、鬆弛緊張的肌肉,看是不是就能放鬆心情。最近西方心理學正在研究的「具身認知」,認為身體感知似乎參與進了日常的認知與思考,也是一個例證。(參考:你的身體如何影響了你的「思考」?https://4think.net/你的身體如何影響了你的「思考」%EF%BC%9F/)(觀察、體會一下:不管是修煉、訓練、鍛鍊,甚至日常生活的動作、行為,是不是都要調身、調息、調心?)
鬆能到什麼程度?自從重練太極導引後,就覺得鬆無止境,看到教練在某個姿勢停留後,竟然還能360度旋轉,實在下巴合不攏!教練說熊衛老師還可以做到更鬆,哇!身體真的太奧妙了!
那到底要做到什麼程度呢?我認為要做到《金剛經》的句型:鬆即非鬆,是名鬆,做到「是名」狀態!其實是名狀態也是無止境的,一有相,就繼續用金剛經的句型持續做!
參考:
◎ 回到身體-覺察-呼吸-韻律-鬆-我 ◎
參閱:
歡迎大家一起來探索身體的奧秘!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系列:
歡迎團體或個人諮詢鍛鍊課:
LineID:rockfly或Messenger私訊煜隆
手 機:0931-735-111
E-mail:rockfly168@gmail.com
FB粉絲專頁:40+身心靈補給站
BLOG:心際效應
曾 Tseng
Human
Forging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