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筆記】
在勞工學院、明日會社、
布魯諾會社、神智學會四個屬性不同的團體演講,
促使史代納連結物質與靈性,
並開始上溯靈性與物質切斷前的歷史,
發現兩者不是截然二分
以及基督與佛陀降生對地球與人類發展的重大意義
每一個來地球投胎的人
都會接到佛陀的智慧及基督的愛
我們要以什麼態度看待史代納講的內容
進入這堂課前,先來看一下上堂課「當史代納遇見歌德(20150401)」之後,丹尼爾老師回答學員的問題,相當精采,對於我們要以什麼態度看待史代納講的內容,很有幫助:
Q:我們並沒有史代納的特殊能力,一般人可能也沒辦法知道自己的天命,或者很少去想過什麼自由不自由,更不用說生命的意義,對於史代納講的,是要先「相信」,或者怎麼看待?
A:史代納講的,並不是高遠的理論或理想,是有實踐方法的。人來這世界之前,對這一世要做些什麼,會有整體的圖像,我們稱之為「生命藍圖」或「人生藍圖」,是有可能存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麼辨認出這份藍圖?
如果我們認為人來這世界做任何事都是沒有意義、沒有目的,凡事都是隨機碰撞,就會進入虛無主義:人被生下來是沒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存在也是沒有意義,所以要做任何事都行,去殺人、殺了人坐牢、或被殺……也都是沒有意義,因為世界本身沒有意義,所以人本身也沒有意義。這種從存在主義更進一步的虛無主義,在當時的歐洲也很流行。
如果你很認真的思考,得到這世界都沒有任何意義、這世界沒有任何值得去做的事、做任何事都只是隨機碰撞,得到的結論是這樣,史代納認為這是「思考不夠清晰」,因為我們可以觀察到世界上有太多人做的事是有意義的,而不是隨機碰撞。如果有人有機會在他的人生中找到一件有意義的事去做,那就表示意義的追求本身就具有可能性,他並不是說你一定找得到或一定找不到,或者什麼就是你的天命。他的敘述是:如果有人在這世界能找到有意義的事去做,也有其他人認為他做的事是有意義的,那就表示這世界不是單純隨機的無效碰撞,必然有他的目的。而這件事是什麼,每個人要自己去尋找,不是由某個人來給你標準答案。
人來到這世界是有意義的這件事,我們必須先觀察體會到。有人會說我觀察不到啊!我看到這世界都是隨機碰撞、沒有意義!史代納認為這是思考不夠深入或認識有問題,因為經由觀察,這世界是有意義的,只是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所以人生的目標並不只是考試、上大學、賺大錢,這可能是ㄧ些人的人生意義,但不是所有人的人生意義。如果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什麼事都不用思考,你的人生意義就是考試、上大學、賺大錢,如果你接受了,那你是不自由的。
史代納為什麼從認識論開始切入,因為你認不認為人生是有意義的、自己是不是自由的、能不能達到自由……都跟你如何思考、如何觀察世界有關:如果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只有物質,然後是由物質隨機碰撞不小心產生的,當然這世界就是沒有意義的,這是一個認識方法。但史代納會告訴你,實際觀察這世界,不是只有物質,還有別的,我們必須一層一層去推,才能得到這社會、世界,或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再從這裡繼續去推人來到這世界的意義是什麼?他需要執行什麼?去做到什麼?是不是具有能力去執行?如果你具有能力,也選擇去執行,這樣你是自由的。
所有你不了解而你相信,都是迷信
那起始點是不是先「相信」?因為我沒有能力看到,也不知道自己的天命,也搞不清楚人生是不是有意義,是不是先「相信」看得到的人?史代納的看法是:當你沒有能力看到,而別人有能力可以看到,然後你就相信他看到的東西,那不是自由,因為不是你親自見證的東西。如果你沒辦法用自己的經驗去體會,他不鼓勵你相信他,因為那是一種迷信,不管是包裝成科學、或者宗教,甚至道德,如果不是親身的經驗,不是自己去認識,他都不鼓勵你去相信,所有你不了解而你相信,都是迷信。所以人的自由,也必須是你親身去驗證它,你才能相信人是有自由的可能。
所以史代納並不是要說服你,他只告訴你,可以去觀察生活中的所有事,然後試著想如果這些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你可以接受嗎?跟你觀察到的符合嗎?如果不符合,是不是可以有這樣的認識:這世界的存在,或者人存在這個世界,是有意義的。只是這個意義是什麼,必須要去追求,但不能說我還沒有追求到,就說這世界的存在是沒意義的。所以要回到自己的親身經驗,必須要去驗證,才能判斷要不要相信。史代納在自己的書也寫到:不要盲目相信這本書告訴你的東西,要自己去經驗,經驗後覺得是對的,才可以相信。所以他並不是說:我告訴你的就是對的,反正你不理解你也相信,史代納不是用這種方式。如果他就是一個權威的角色、一個神的代言人:我講的就是對的!這樣如何讓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當你被權威控制,就不是自由的!因為那不是你自己的判斷,是別人告訴你:你的天命就是要幹嘛幹嘛……
史代納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結論
史代納在他大部分的工作中(書籍、演講、討論……),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結論,所以我們可以用他的方法試試看,看看自己會得到什麼結論?他也沒有要你相信他的結論是對的,或者他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你得自己去嘗試!這就是史代納在工作時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另外,如果把史代納的想法、觀念變成教條,就失去他原本的用意,本來是要發現或訓練我們得到自由的能力,當我們把它當作教條的一瞬間,就失去了自由!所以,重要的是能不能透過自己的方式去實踐驗證他說的,而不是先相信他。
另外一個重要的修練方式是:誠實的面對自己,對於自己不理解的東西,要視為未知,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承認自己的不知道,其實是很困難的。
我自己的看法是:即使已經驗證過,還是要很小心,要清楚知道所驗證的東西是在什麼條件下才能成立,根據的是什麼,也要清楚明白,因為只要前提一變,後面都跟著變。這真的需要一個清澈透明的心靈,不只是邏輯能力的培養,而是要深入看到自己背後一層又一層的「無明」。所以史代納講得也對,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認識、認知自己及世界的,怎麼可能得到自由?根本就在一層又一層的家庭、社會、教育、環境、媒體、政治、經濟,以及本身的習性、個性、情緒……種種影響下,還覺得都是自己想的。目前為止,我覺得認知心理學、佛法的十二因緣、金剛經以及易經的原理,可以幫助自己了解自己及深入事物的本質。
上堂課的快速回顧
上堂課講到史代納21-35歲的經歷:21歲決定休學,找到猶太棉花商人的家教工作,一方面教導有學習障礙的小孩,另一方面繼續編輯哥德作品集,並且開始有機會接觸上層社會的菁英。爾後隨著猶太商人搬到維也納,編寫《哥德的知識理論》,經由參與更多的沙龍聚會,接觸面更廣,也開始展露頭角,因緣際會接下《德國週刊》的主編,卻因為一篇建議猶太人的文章,與棉花商人交惡而離職,之後開始終其一生的持續演講。28歲時進行三趟旅程,其中到德國的行程為往後30年的重要場所。後來到威瑪的歌德館當館員、繼續編輯歌德作品,並且寫博士論文《真理與科學》、到尤尼卡家當家教、完成貫穿他一生思想的《自由的哲學》。35歲終於編輯完《歌德的科學作品》、與尼采相遇而寫下《尼采.自由的鬥士》,最後寫了《歌德的世界觀》,之後放下歌德,搬到柏林。好像谷阿莫上身,三分鐘講完史代納21-35歲的經歷,但當然不只如此,尤其這階段的生命經驗如何形成後來的華德福教育、三元社會……都值得細細品味,請看「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2:當史代納遇見歌德(20150401)」。
接下來進入這堂課:史代納生命的轉向:
史代納的著作及演講有個特點,不多談私事,只談如何做,以及對大家有用的事;不講他對別人做了什麼,產生什麼影響,但談他觀察到什麼。通常一般人會講自己對別人的幫助,別人因此而改變什麼,但史代納不談,因為他覺得自己做的對別人真的是幫助嗎?所以史代納所講的內容,一定是有根據的、他很清楚知道是什麼,才會講,不管是對靈性或物質世界,都是如此。他的描述是:我在做什麼、我觀察到什麼、它對我產生什麼影響,這些都是自己可以知道的。當他不知道某件事情時,是以一種非常謹慎的態度面對,而不是聽說、應該是怎樣,或者根本不是自己親身經驗,只是推論……他很清楚知道,即使我對你很關心、很理解,也對你做了很多事幫助你,但之後在你身上會達到什麼效果,不是我能控制的;也不是由我來告訴你,我會對你有什麼影響,這些都不是我能控制、能夠知道的,所以史代納不講這些。他會講:我對某個東西印象非常深刻、我去做了什麼事對我有什麼影響、我跟某個人談話對我有什麼啟發;他不會講我去做了什麼事,然後別人就如何、如何……史代納有一個非常謹慎的界線,所以如果自我揭露是對大家理解有幫助,就會談自己的事。一般人總是急於想讓人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對別人有什麼影響;史代納則是講他知道的部分、講他做了什麼、做的當中有什麼感覺、感受、對自己有什麼影響,所以他的八卦很少。
史代納的出身與當時階級分明社會的藝文人士不同,是來自社會基層的家庭,小時候被判定是學習遲緩,不但晚讀一年,還得放學後留下來上課後補救教學,才慢慢跟上其他同學。後來看到一本幾何學,發現原來他一直認為不太能用人間語言表達的另一個世界,其實是有可能被理解而且表達出來的。通透幾何學後,開始變成數學神童,進一步成為理科專家、家教之神,一路教到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還繼續,即使在威瑪歌德館當館員,編輯很多著作時,仍然繼續當家教。所以他在博士(30歲)之前當家教當了20幾年(小學3年級開始),教過各式各樣的學生、遇過各式各樣的家長。
接下《文學週刊》總編輯
在威瑪編完歌德作品集後,仍然無法找到教職,柏林是當時政治社會的中心,他想去闖闖也許不錯。到柏林後,史代納終生都沒有入德國籍,是以外國人的身分打工,所以並沒有德國的國民待遇,比較難打入主流與菁英的圈子。當時柏林是歐洲第三大城市(一是巴黎,二是倫敦),擴展速度很快,經濟蓬勃發展,到處都有新移民,但是一個階級明確的社會,有錢人跟有錢人在一起、中產階級跟中感階級在一起、勞工跟勞工在一起、藝術家跟藝術家在一起……形成各個獨立的圈子,互相不往來,沒有交流,當城市大到某個程度,就會如此,但也是一個有趣的時代。
1897年,36歲,史代納決定接下《文學週刊(Review of Literature)》的總編輯。當時辦雜誌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最主要是要有資金來源,訂戶的訂閱費支付印刷及郵寄,但作者的稿費、行政人員的薪資……都需要金主的資助。當時的《文學週刊》是一份有歷史的老雜誌,但起起伏伏狀況不太好,本來史代納是與已經是編輯的藝術家擔任共同編輯,但一接工作又變成菜鳥,共同編輯就把所有工作丟給他,跟在歌德館的狀況一樣。史代納接了之後發現沒有稿源,只好編輯變作者,到處參與各種藝文活動:新發表的戲劇、文學、新書發表會、詩詞朗誦……所以也可以說,史代納進入柏林後,有點延續在威瑪時期編輯《德國週刊》的人脈,第一個打入的是當地的文學圈。除了《文學週刊》,他也擔任《戲劇週刊》的評論,這本雜誌主要以現代戲劇為主,史代納從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的觀點作評論。這個階段,他把原本專攻的科學放到一邊,在這兩本刊物中,完全沒有寫到跟科學、尖端科技相關的文章。
過了一年,資助《文學週刊》的金主經商失敗,無法再資助,怎麼辦?之前的課也提到史代納還要負擔家計,但他認為這份週刊對德國的藝文界有重要意義,不能讓它倒,他就找大學時家在柏林的同學來贊助,但也是很艱難的撐著。另一方面,他也與當時德國藝文圈的主要藝術家成為好朋友,其中有一位來自俄羅斯,與他組成討論會,讓這些新藝術家有地方可以討論,成為《文學週刊》的稿源。另外,史代納原本就有參加沙龍聚會的習慣,在柏林也是繼續參加,後來形成「布魯諾會社」,前面提到的俄羅斯藝術家則創立「明日會社」,但這兩個團體也沒辦法贊助經費,於是史代納便去「柏林勞工學院」兼差賺錢。
到柏林勞工學院教歷史
當時的歐洲正處在各種新意識形態興起的年代,柏林有很多工廠與勞工,形成共產黨或者稱為社會主義政黨,「柏林勞工學院」最主要是提供工人下班後,學習社會主義思想武裝:了解資本家如何掌握世界、如何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工人運動,所以應該算是工人運動團體訓練工會幹部的補習班,由勞工自己出錢組成。因為要了解資本家如何掌控世界,所以就請史代納來教歷史,但史代納跟他們說:如果要找我講可以,但我並不會照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的邏輯去解釋,會用我自己知道的去說明。當時因為剛成立,董事會也知道一講馬克思理論,學生就會翹課不來聽,這樣無法凝聚向心力,所以還是聘請他講歷史。史代納雖然來自勞工家庭,但從擔任家教起,一直是在學術界、藝文界、沙龍聚會,所以熟悉這些人的語言,但他要如何講,才能讓沒有一些知識基礎、邏輯思考的勞工理解世界的真實狀況,是一個難題。所以他曾經在自傳提到,到「柏林勞工學院」上課,讓他感覺到「使命感」:把他了解的宇宙、世界、社會,用一般人也能理解的語言表達。他對當時的社會主義運動是抱著很大期待的,所以非常努力上課,也受到學生的歡迎。有個學生曾經留下紀錄:看到老師第一個禮拜沒有鬍子、第二個禮拜小鬍子、第三個禮拜大鬍子、第四個禮拜滿臉鬍子,之後又沒有鬍子,因為史代納一個月刮一次鬍子。然後衣服都破破爛爛,學生問他:老師,你到底是真的沒錢,還是故意穿很破的衣服表示跟我們是同黨?史代納就笑笑沒有回答,事實上他真的就是沒錢。
那個年代,很多講社會主義的都是有錢人:懷有人道關懷的資本家、地主、上流社會階級,講人類要博愛、平等、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被戲稱是「收租派的社會主義」,怎麼看、怎麼講都不像,但史代納出身勞工家庭,很清楚勞工,能夠用勞工理解的語言說明,所以極受歡迎:勞工學院晚上7、8點開始上課,史代納是王牌教師,階梯教室坐到滿,上他的課也不輕鬆,因為除了上課,學員也要小組討論、上台報告。當時學校的秘書回想,只要當天有史代納博士的課,就不用下班了,因為有時過了午夜,還聽到教室裡熱烈的討論。史代納在這裡遇到一群非常好的學生,非常願意學習,他從政治一路談到社會、歷史、文化……從1899年起,一待就是五年多,即使後來到神智學會,也一直在教,培養了一群跟他關係非常深厚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史代納開始主張「三元社會」、講東歐如何重建,當時在斯圖加特,除了菸草工廠老闆、藝文界人士支持他,當地社會主義政黨也支持他,因為很多工會幹部都是他的學生,當年都在柏林勞工學院受訓,然後到各地當種子教師,所以當史代納登高一呼:東歐的重建要以「個人自由」為核心,建立「三元社會」的生活時,他們都支持。人生際遇真是很奇妙,當年史代納在柏林勞工學院教書時,怎麼也想不到,未來會有支持者。
史代納結婚了
之後,史代納終於結婚了!在威瑪歌德檔案館工作時,曾經到尤尼卡家當家教,後來史代納搬到柏林,這位單親媽媽安妮.尤尼卡(德國人)也決定帶著兩個比較小的女兒,為愛走天涯,從威瑪搬到柏林與他一起住,一年後,他們決定結婚,不過史代納後來並沒有親生子女。柏林勞工學院有時會辦假日郊遊活動,史代納就會帶著妻子、繼女一起去,也會與大家講講一路上的植物;週日是做完禮拜再去郊外,所以也會談談神學、宗教。
努力將將靈性觀點帶入勞工學院
1899年,38歲:世紀之交,史代納也做一些其他研究,一方面是延續之前的科學探索,另一方面則與個人主義有關,因為史代納一直是從「個人自由」出發,在勞工學院教課時,他不斷思考如何平衡觀察到的狀況:當時的歐洲,社會主義是以唯物史觀為核心,史代納後來用「阿里曼」的存有來解釋唯物史觀,因為「阿里曼」的靈性力量,人類開始發展物質文明,但當時歐洲已過度物質化,人在物質渴求的狀況下,如果再加上個人英雄主義或自我中心主義,就很容易變成資本家壓迫無產階級的結構,這種結構打著自由競爭的旗幟,但其實是一種奴役壓迫,當中根本沒有自由。物質化的力量與個人意志力結合,會使得社會朝向壓迫、貧富不均。所以在勞工學院講課時,史代納試圖將當時歐洲的社會主義從唯物史觀中拉出,賦予更多的靈性力量,讓來上課的勞工在未來從事社會主義運動時,也能了解人的心靈需求與精神世界,不以唯物辯證法為理解世界的唯一觀點。史代納在自傳中提到他很努力想將靈性觀點帶入勞工學院,但一直受到其他教師及董事會的阻擋,因為他們覺得史代納的觀點不是唯物辯證法、不是共產主義,但學生很喜歡上他的課,所以董事會認為史代納帶壞學生,一直想辭退他。史代納則覺得很遺憾,他一直將當時的社會主義當成國際性的人道主義或和平主義運動,所以希望注入更多的人道關懷,但環境無法容許他這樣做。
「布魯諾會社」與「明日會社」
前面有提到「布魯諾會社」,以及俄羅斯藝術家成立的「明日會社」:布魯諾,是教會的修士,一個神職人員,發現靈性世界的一些狀況後發表出來,但不被當時的天主教會接受,後來以異端之名被燒死。布魯諾發表的內容在日耳曼引起很大的迴響,包括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是受到他很大的影響,所以布魯諾就在日耳曼地區成為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象徵。「布魯諾會社」是哲學家社團,討論有關生命、宇宙、靈性的主題;「明日會社」則是藝術家的聚會團體,但這位俄羅斯藝術家卻在創立隔年就過世,史代納就接下好朋友的棒子,繼續每週二「明日會社」的討論。
因為講尼采,開始在神智學會演講
1900年,《文學週刊》找到新買主,史代納就辭掉總編輯,讓新買主做自己想做的事。此時史代納也接一些文集的編輯,以便能養家生活。這一年歐洲發生了一件大事:尼采過世!神智學會當時要辦尼采逝世的紀念活動,因為史代納寫過《尼采.自由的鬥士》,所以柏林的負責人就找他來講尼采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對時代的重要性、對靈性的意義是什麼。講了之後,負責人驚為天人:原來柏林有這麼厲害的咖我們都不知道!於是就請史代納繼續講,講完尼采,接著講歌德:歌德童話故事背後的靈性意義,講完之後,一群人就直接跟他說,我們整個年度的集會都找你來講,主題由你訂,你講什麼我們就聽什麼。所以史代納就從1900年秋天開始,連續20週在神智學會演講。
在四個不同團體演講,讓他連結物質與靈性
當時他與老婆因為省錢住在柏林鄉下,有事才進城,一週進城四天:勞工學院、明日會社、布魯諾會社、神智學會,這四個團體,讓他開始把之前所學的所有東西連結起來:跟神智學會講的是靈性世界的內容,如何用西方的架構去理解;跟勞工學院講的是現實社會、歷史與人類發展;明日會社講的則是文學、藝術、戲劇、新藝術;布魯諾會社則是討論人生、哲學。這個時候的史代納進入嘗試、調整階段,從最物質化的一端到最無形的靈性世界,同時在他腦中運轉,備課範圍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他試圖連結兩端,開始講西方的靈性世界內容是怎麼來的、怎麼跟科學發展結合在一起,跟神智學會會員講基督精神、神性是如何作用在人世間。所以這個階段史代納還沒進入神智學會,是受邀演講,講的又與神智學會傳統的內容不同。
1901年開始史代納也嘗試跨界,比方在布魯諾會社講一點在神智學會講的內容、在勞工學院也講一點哲學……他希望能彼此跨界帶入。但史代納發現,把科學或現實社會的內容帶入神智學會時,會員無法接受,他們只想聽玄密的內容。神智學會當時在歐洲是一個秘密團體,會員不能將會內的訊息外洩,是由貴族、菁英組成,與一般人的距離很遠。所以其實當時史代納是處於一種奇怪的社交狀況,從勞工、藝術家、學者、神學家到貴族,每一個獨立的圈子他都有接觸。在自傳中史代納講:這階段的狀況、處理的問題,是希望能釐清到了這個年紀,我要做什麼,才會對世界有貢獻。所以在這個階段,他是有猶豫和疑惑,最終決定往神智學會走下去,這是下一次課程要講的:史代納與神智學會。
史代納在這階段的著作:《密契主義》與《基督精神》
接下來,要來介紹史代納在這段期間的著作:請大家連結「魯道夫.史代納作品表列」網頁,以下兩本一開始都是在神智學會的演講,後來史代納把講稿內容集結成書,經由這兩本書,可以看到史代納試圖扭轉人生以及當時歐洲整個走向的努力,也是大家比較不熟悉的部分:
編號7:《密契主義在現代靈性生活的起源並論其與現代世界觀的關係》:這本書是寫史代納所知道的科學思想、發明先驅者,他們在文藝復興到科學革命、啟蒙運動前,一段非常重要的轉向:人類如何從完全相信靈性世界、服膺整個天主教教義,轉換到以物質、科學理解這個世界,直到完全把宗教丟棄,這個轉換是如何發生的。史代納認為其實當時跳出來反對天主教的,並不是不相信宗教,也不是不相信靈性世界,而是他們的觀點與天主教會不同,所以有新的想法提出來,只可惜後來因為過度物質化的關係,認為科學與宗教是對立的,決定把兩者切斷,完全向科學方向走。但史代納覺得兩者不是斷裂的,而是連續的,所以把這段歷史補進來。
11位在文藝復興到科學革命前提出新觀點的神學家、科學家
史代納舉了11個文藝復興到科學革命前的神學家、科學家,也就是當時所謂的進步思想家,在台灣大概只聽過其中5個,有些可能連歐洲人自己都沒聽過,比方:
艾克哈特(參閱):提出以新觀點理解神學,他從哈瑪扎可納的神學出發,提出如何理解神,因為與天主教會不同,後來被視為異端,史代納認為他是新科學精神的啟蒙者,整個歐洲的科學精神是從他開始。
阿古力巴:結合基督教傳統神學與猶太教中的某學說,編輯成三大冊奧秘科學百科全書,裡面提到天人合一與天人對立的關係:物質世界所有東西都可在靈性世界找到對立的對象;也有一些神學的內容,比方如何招喚天使、如何寫符咒、如何與天使對談……阿古力巴本身非常具有科學與研究精神,雖然書中有很多神祕學、靈性世界的內容,但是用非常科學的方式組織及整理,他也是一位化學家及藥草學家。史代納認為阿古力巴造成整個人類意識的進化,從之前是用經驗哲學的方式,到他是用理性的方式,結合靈性與哲學。他的《神祕學大全》於1531年,文藝復興後期出版。
帕拉塞爾蘇斯:西方化學製藥之父,是一個醫生,本來在中歐想學醫,但學不到東西,就跑到中東埃及,去學了當地的煉金術以及內科診斷學。回到歐洲後,就跟當時的醫生講,中世紀放血療法是落後的醫術,中東埃及的藥草已經發展的很厲害,煉金術又如何做出救人的藥。之後就在一間化學實驗室做精油蒸餾的藥,現代化學製藥中很多植物萃取的方法,就是他帶到歐洲的,他也留下很多煉金術的文獻,影響後來的牛頓。後來與日耳曼地區的醫生決裂,被趕出日耳曼的學術界。
雅各多梅:德國鞋匠,有一天突然看到宇宙中的異相,茅塞頓開變成通靈者,開始發表很多神學文章,原本不識字,後來變成厲害的文學大師。是德國神秘主義的起頭者,以靈性、科學的角度看世界。
布魯諾:介紹他如何以一個人,對抗整個時代的保守力量,希望能扭轉朝向科學。後來因異端而被燒死,在日耳曼地區成為爭取言論自由的象徵人物。大部分的著作與神學有關。
這本書的前面是史代納描述這11位人物的學說精華,後面因當時德國的編輯沒人看懂這本書,就把這11人的資料從歷史中挖掘出來編輯,所以後半部不是史代納所寫。如果要讀可先讀後面,先把這幾位人物的生平故事讀過,再看他們的學說會比較容易。
史代納在神智學會的第一個系列演講就編輯成這本書,講的是西方現代的靈性或科學是如何起源的;從天主教會的整體靈性傳統,如何分支出現代新的靈性觀。
史代納對基督精神的實相研究,造成他的重要轉向
編號8:《基督精神作為奧秘的實相與古典的神祕學》,英文「基督神性作為靈性或奧秘的事實是如何發生」:是史代納的重要轉向,早期不管在威瑪或柏林時,他對於傳統的天主教會或改革中的路德教會,是了解但並不喜歡;史代納小時候做過輔祭童,對於宗教儀式也非常理解。直到這階段在研究整個人類歷史的過程時(勞工學院教歷史),把靈性的發展演進一直往前推,發現原來基督意識進入地球,對於地球及人類的演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本書是他第一次努力把在靈性世界看到的表達出來。
這本書是史代納早期的作品,但比《自由的哲學》還要難,因為《自由的哲學》是在他已經有成熟的想法後,以哲學的方式寫成。但基督精神的實相到底是怎麼回事,史代納還不是非常清楚細節,所以他就舉出幾個在聖經中的段落,以及在基督來之前的希臘哲學、理性時代的狀況,而不是直接從基督開始談:
先談與靈性世界有關的內容,再談基督來之前的人類發展狀況,比方畢德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說明四元素說是怎麼來的;再到蘇格拉底、柏拉圖的「理型論」、亞里斯多德到當時埃及整個神秘學的發展,如何影響後來的基督降生、基督降生後的傳道過程、後來如何變成基督教、基督精神又如何透過基督教傳播世界。所以是舉出歷史上的一連串故事,然後與基督精神進入地球連結。
基督降生是人類、地球發展的重要轉折
史代納對於基督存在的實相與一般人或者教會的版本很不一樣,所以一般人沒辦法理解他講的基督降生。如果用他的架構來看:基督降生是人類、地球發展的重要轉折,祂的降生把地球帶往另一個發展方向。在人類演進的過程中,希臘時期是「理性」發展的階段,此時又與「物質化」相結合,當理性與物質化的力量相結合,離靈性世界越來越遠,人類文明便會開始走下坡,希臘時期就是人類走到最物質化的階段。希臘神話裡有記載: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時是「黃金時代」,跟天神在一起非常開心;接下來進入「白銀時代」,開始有紛爭;再來進入「青銅時代」打來打去;「鐵器時代」則是人倫喪失,世界混亂。希臘時代就是已經進入「鐵器時代」:互相爭奪、殺戮、無意義的爭鬥、奴役,是人類靈性非常微弱的時期,這時必須要有一個力量進來,扭轉地球過度朝向物質化、理性化而失去感性、關懷的狀況。但地球當時已被異端邪說佔滿,沒辦法讓這股力量以自然的方式進入,在基督來之前,有人曾經嘗試做這件事,這個人叫「佛陀」(史代納另外有演講專門講基督與佛陀的關係),但那時人的意識心及自我尚未完全發展成輪迴的主體,所以佛陀是說人有輪迴,但並沒有一個真正存在的輪迴主體,真正存在的輪迴主體是虛幻的(我對佛法的認知是人有「自性」,但自性的性質是「空、無」,所以是存在(是「能」,不是「所」),不是虛幻,虛幻是指從「無明」以下的一連串流轉),史代納認為那時確實是這樣。但這個主體後來被基督帶來了,所以基督來了之後,我們就有一個「存在(主體)」繼續相續輪迴。
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
人要從過度理性及物質化的狀況超脫出來,必須從集體的、團體的轉成個體為主,也就是從種族、宗族、家族、血緣的牽絆(比方東方社會的光宗耀祖觀念)跳脫出來,基督帶來主體的意義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為他自己的行為負責,脫離家族、宗族的影響,而出現「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狀況,所以種族與階級間的區別就被消滅了。
史代納講的基督如何降生地球
基督是一個很特別的存有,傳統基督教認為基督是神的兒子來到這世界,所以具有傳奇的一生。史代納講的則是另一版本:基督的意識要進來,確實沒辦法透過媽媽的懷孕而生出,必須先找到一個人,作為基督意識的承載體。這個人也不是隨便一個人,他的前世(索羅亞斯德)是一個修行很好的人,決定在這一世把他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供給給基督。索羅亞斯德投生到地球30年時,他的自我完成任務後就離開身體不再輪迴,剩下來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就跑到約旦河找他的表哥──施洗者約翰,約翰做了一個神秘的儀式,基督意識就從天而降進入這個物質體中。所以基督是透過一個已經修練到很完美狀態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而降生,而索羅亞斯德並沒有經過一般人死亡的過程回到靈性世界,而是任務完成,自我離開身體到靈性世界。所以聖經上說:施洗者約翰將基督浸到約旦河後,就有聖靈從天而降進入基督身體。
基督在淨化界重生幫助地球意識及人的轉化
但基督是一個很高層的靈體,尚未在地球上有肉體經驗,所以只能藉著索羅亞斯德提供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慢慢習慣這世界,但不太能真正融入,有時會飄出去,所以基督意識可以透過另一個人講話,比方他的門徒。後來基督又是如何離開?越來越熟悉物質世界後,祂發覺要做的任務沒辦法只透過傳道而完成,要離開地球到淨化界重生,才能在淨化界中幫助地球意識及人的轉化。另外,耶穌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就被地球吸收,散佈到整個地球,所以找不到耶穌的骨骸。
每一個來地球投胎的人,都會接到佛陀的智慧及基督的愛
史代納說:這一切都是實際在地球發生過,只有發生後,地球才從那時最黑暗的狀況扭轉往另一個方向前進。佛陀與索羅亞斯德都是曾經到過地球的修行人,但基督則沒有,是以沒有「業」的狀況進入耶穌身體,所以祂的感覺與我們不同。而在基督之後來的每個人與前面來的不同:一是每個人都會有「我」這個主體的可能,二是每個人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裡,都包含了基督的禮物,因為祂已經把自己奉獻給地球,當我們進入地球投胎時,經過淨化界以及到地球,都能收到祂的遺愛,因為我們的物質體、乙太體及星芒體都是從地球借來的。佛陀也是如此,奉獻給地球。每一個來地球投胎的人,都會接到佛陀的智慧及基督的愛。
那耶穌復活指的是?史代納講的復活是這樣:基督的復活並不是我們一般人的認知:又在物質界變成一個人,而是基督過世後,靈離開身體,在淨化界復活,開始在淨化界進行新工作。
以上就是第三講:「史代納生命的轉向」筆記整理。
參閱:
◎功課:看完「史代納生命的轉向」後
一.複習「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05:從自我誕生邁向成熟(20160307)」以及「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06:中年經歷的靈魂暗夜(20160314)」。
二.回顧自己36-39歲的生命歷程。
三.37歲左右有什麼變化或轉向?對你的影響是?
四.感受基督與佛陀對自己的影響。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1:史代納的早年生活(20150325)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2:當史代納遇見歌德(20150401)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4:史代納與神智學會(20150422)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5:史代納的藝術工作(20150513)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6:史代納的三元社會理想(20150520)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7:史代納與戰後重建工作(20150527)
END 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