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055.jpg

既然寫了武術及太極導引的心得,那就再接再勵,繼續寫煉丹道炁功的心得好了!

 

「天無旋則毀,地無旋則墜,人無旋則枯。」熊衛(註012)表示,人體是圓的,人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因而運動中也要依循旋轉原則。

——摘自:太極導引與身體對話(註3

 

初識「太極導引」,是剛出社會時參加「社會大學」的「未來領袖學院」,由呂學海、張良維兩位老師教授。那時很年輕,筋骨還很柔軟,記得「雙併旋轉」手肘可碰到地,「雙分旋轉」、「跌岔升降」也坐得下去、上得來,同時也發現身體自己就會動,不用意識控制!練完後,不是激烈運動式的大汗淋漓、累吁吁的,而是身體由內而外暖呼呼的,非常舒服!

經過近三十年,再次重練太極導引,哇咧!雙併旋轉手肘離地面一大截,雙分旋轉、跌岔升降也坐不到地了,哇!除了年齡,是什麼樣的生活型態,讓身體變成這樣啊!唉~只好慢慢重練了!

 

太極導引是什麼?我目前認為:太極導引,是藉由全身各部的旋絞,由淺入深,漸次化解身心的阻滯(緊),也就是不斷地深入自己的內在,與天地宇宙合一的功法。

旋絞?有什麼難的?就轉來轉去嘛!一般的轉來轉去還只是初步,得要再深入,再深入就要鬆,鬆才能再轉進去,緊繃就轉不進去,所以得不斷放鬆,旋絞就是在幫助放鬆!這會發生什麼事?痠啊!而且是非常的痠!

那為什麼要「鬆」?以「身體」的層次而言,「緊」會讓氣血流通不順暢,代謝廢物便無法帶走,久之,便會產生病變,現代人很多疾病就是由此而來。(其實身體不只物質肉體,「人智學」認為人有身心靈:身有物質體(肉體)、乙太體(相當於經絡、練氣)、星芒體(相當於脈輪);心有感覺心(相當於EQ)、理知心(相當於IQ)、意識心(相當於會反省、自問人生意義、向內探索的心);靈有靈自我、生命靈、靈性人,然後還有自我體(註4)。)以「修行」的層次而言,一層一層的鬆、一層一層的放下,越來越空,與「道」合一!幹嘛與「道」合一?ㄣ~每個人的追求不同嘛!

 

鬆、再鬆、繼續鬆、鬆到底、鬆到裡、鬆到透⋯⋯鬆無止境,據熊老師所示,是可以轉到骨髓裡去的!而每一個鬆不下去的部位,都是自己的功課,得慢慢去探索: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的心有哪個部分還沒有放下的?比方:我的髖關節很緊、下背部曾經受傷,只要做跌岔升降,左下背就會一陣抽痛。除了之前長時間久坐,以及姿勢動作不正確造成的之外,這可能源自於本身的強迫性:性格容易緊張,ㄧ緊張肩頸、全身就容易緊縮。為什麼容易緊張?有恐懼!恐懼什麼?怕做不好、怕被罵⋯⋯現在偶爾還會做考試發生狀況的夢呢!另外,根深柢固的想法是:做事就是要認真、用力,所以ㄧ動就是全身緊繃。那為什麼會有這些性格及想法,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原生家庭、教育、文化、社會化的影響,這不是在究責,因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社會、文化都有其限制,我們試著了解根源、了解限制,然後學著放下!

關於強迫性,身心學三大派之一的費登奎斯的著作:成為有能的自己:探索自發性與強迫性,對動作、行為的根源有很獨到的看法,這本書很值得一讀,其實他寫的所有書都值得閱讀,雖然不太容易看,但慢慢讀、慢慢想,總會有些收穫的。

要了解自己的想法、性格個性根源,閱讀認知心理學以及各派心理治療的書很有幫助,另外就是要修行,修行會幫助自己「定」下來,然後才能一層一層的往自己內在探索!

要了解政治、歷史、社會、文化結構、制度對家庭、自己的影響,那就要閱讀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方面的書了!所幸現在有網路,fb上有很多不錯的粉絲專頁呢,比方:巷仔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哇賽心理學、菜市場政治學、歷史學柑仔店、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中研院更將研究普及化:研之有物⋯⋯閱讀有根有據、邏輯嚴謹、有完整論述且不同觀點的專業文章,比較能建立自己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我們的很多觀念,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被種下的!

而真正的認識自己,才知道原來別人的語言、行為、性格都是其來有自啊!

突然想起行為:暴力、競爭、利他,人類行為背後的生物學,買了好久,只看了一點點,厚厚兩大冊啊,但真的蠻有趣的,可以好好了解自己行為的根源!

ㄣ~我好像越扯越遠了!

 

分享一個自身覺察及因應的例子:跌岔升降從右邊蹲下上來時,發現左下背會抽痛一下,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從左邊下去上來不會啊,右下背也沒有抽痛。以前是有下背受傷,要怎麼做才能不痛?是蹲下去上來時不知不覺的下背用力嗎?好試試看,放鬆下背下蹲然後上來,依老師指示注意力放在腳往下踩、往下沉,ㄟ~不痛了耶!雖然如此,還得多練才不會回到慣性!也觀察到:日常生活動作時,有下背不自覺用力的慣性。這樣的慣性可能來自身體的自我保護,因為以前受傷過,潛意識裡想用用力保護之,或者覺得應該要用力才有用。

關於動作慣性,亞歷山大技巧的創始人有深入的研究:為了解決自己聲音沙啞、發不出的問題,他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動作,每當他以為已經調整好了,聲音也變正常了,但過不了多久又變沙啞,於是在正面及側面放鏡子觀察自己的動作,他發現當自己以為動作已經調整,其實並沒有,原來大腦會騙人,經過種種嘗試及努力,最後發展出亞歷山大技巧,可閱讀:亞歷山大技巧:身心運用的優化之道

身心技法,大部分都是因為創始人自身的傷害、痛苦無法由醫療解決,轉而向自己內在探索發展出來的!

 

太極導引的另一個特點是「慢」,因為慢,才能仔細覺察身體的狀況,一快,中間的過程便一晃而過,無法觀察自己身體的細微狀況、每個部位彼此之間的關係、路徑也搞不清楚(所以其實極慢才能極快啊!)比方:兩手平舉,放鬆地掛著,由一手手指開始旋轉至掌、腕、肘、肩,經過身體,再轉另一手肩、肘、腕、掌、指,然後再轉回去,生生不息的轉!在緩慢的動作中,覺察由手指轉至掌、腕、肘、肩的細微變化,試著看看是否能再放鬆,也檢查心,此時也注意身體其他部分是否會開始緊,這樣轉一陣子之後,肩膀就會開始痠,一痠就試著鬆、放下緊,然後檢查心,心上是否掛著事情,放下它,放不下?沒關係,就一次一次放!就這樣細火慢燉,所以得不斷重複、不斷重複慢慢深入,不然剛有一點火苗、剛有一點感覺,就換招,火就要重新點燃,實在有點可惜!所以我個人會希望同一招能多煉幾次,因為每招每式能解開的都不同啊!不過團體煉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所以重複再重複的方式比較適合自己煉功時。

 

最後要談談為仁老師「三旋合一」之後,讓我們進行的「自由流動」:這是我很喜歡的時間,完全不用意識、完全放空,這樣身體會自己動起來,啥!身體會自己動?對!身體有自己的智慧,他會處理自己的狀態,自己做出各種動作進行調整,在靜坐中也會發生,只是因為靜坐是坐著,所以大部分是手做出各種動作,也有可能打出各種手印。當放空時,身體會有一股流流動起來,帶著身體流來流去,就會做出平常意識控制做不出或做不到的動作,而且是不費力的、是舒服的,做完會全身舒暢,當然時間要夠,不然無法走完全身。時間夠,做到越來越空,就開始與天地宇宙同頻,據說熊老師就轉到跟天地宇宙一起旋轉!

奇怪,人的動不是由大腦控制嗎?怎麼身體會自己動?東方原本就有「氣」的觀念,氣會循行全身,遇到阻礙就會引導身體動作疏通之。另外,「人智學」創始人史代納認為人沒有運動神經,所有神經都是感覺神經,所謂的運動神經是感覺「動」的神經!那人怎麼動?靠的是「意志」!所以人不是只有大腦一個控制中心,還有其他!月底《人如何動?》(註5)就會出版,屆時再好好看看他怎麼說!

 

我覺得太極導引很適合現代人高壓緊張的生活,因為有快就要有慢,快慢要取得平衡;同樣地,有緊就要有鬆,鬆緊也要取得平衡;向外也要向內,內外更要取得平衡,這樣人才能平衡地活著!

 

武術,是「探索自我」的方法

 

哇咧~沒有練太極導引的相片,用書籍相片代替好了!

 

參閱:

(註0當代太極傳奇:「太極導引」熊衛

(註1「轉」出健康來:熊衛的「太極導引」

(註2一紙籤詩,一生命運──熊衛的少年傳奇

(註3太極導引與身體對話

(註4奧密科學大綱02:人類組成的七個層次(20150914

(註5《人如何動?》

   《人如何動?》介紹序

   《人如何動?》推薦序

   淺談《人如何動?》——從神經的形成與發育重新認識人體運動系統

太極拳修練法與道家哲理 (熊衛) 84.4.1

熊衛老師功法文章

太極導引:李為仁老師的系列文章

功法心得分享

IMG_8056.JPG

IMG_8057.JPG

IMG_8058.jpg

IMG_8059.jpg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