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21)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四十五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課程一開始,老師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紀錄記得的:
A:左右分腳的踢是怎麼踢?
師:左右分腳的踢是踢對方的小腿或襠部,而腳起則是胯筋抽起來的,不是只有用腳去踢而已。
B:那轉身蹬腳呢?
師:蹬腳也是用尾閭蹬出去,只用腳蹬出的威力效能沒那麼大。
師姐分享心得:上次問老師三盤氣下的問題,老師要我去看《太極拳勁氣解析》的附錄四:內功四經,真的是這樣耶!從肩井穴一直鬆到湧泉穴,鬆要從肩開始鬆,然後打開肋骨,橫膈膜鬆,一直到湧泉。書第130頁內功四經:按肩以煉步,逼胯以堅膝;圓襠以堅胯,提胸以下腰;此下步之真竅也。人皆煉步,而不知煉步之竅,在於按肩也。按肩者,收肩井穴之勁沉至足底湧泉穴也。
三盤氣下:肩、橫膈膜、尾閭,肩與胯合(氣由尾閭下)、肘與膝合(肘收到肚子裡)、手與足合,氣都下至湧泉。
C:八段錦「兩手托天理三焦」,手是從肩髃穴轉,還是肩髎穴轉?
師:是從肩髃穴轉。
我想起以前在學「兩手托天理三焦」時,肩膀大概都沾黏,轉的很不好,肩髃穴轉不開,沒有空間,就沒辦法把對方壓的手轉開。
我邊做提手上勢,邊問老師:這邊腳纏絲要怎麼轉才對?我做感覺氣都上不去。
老師把我的尾閭往前移,重心確實移到左腳湧泉,然後要我雙腳纏絲轉上來,此時左大腿骨根部不動,然後用尾閭把骨盆3D螺旋朝左上轉上去,一直轉到把身體轉90度,這樣轉才對,氣也才上得去,最後再用肋骨擠。哇咧~我之前都是轉平面2D的,難怪一直覺得怎麼沒有氣上來,只有差一點點,就是上不去,老師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太極拳的轉都是3D螺旋轉,這樣一轉,就把尾閭溜進去了。哇!原來「溜尾閭」的感覺是這樣啊!
老師繼續說:這樣把骨盆3D螺旋轉上去,大腿骨根部與骨盆就接合在一起沒有空隙,就是落胯!真的把落胯做對,會覺得好像坐在板凳上,此時把另一腳抽胯筋提起,就是金雞獨立樁。我照老師說的做,真的就像坐在板凳上,然後提起另一腳,老師推來,就由胯及腳受力呢!
接下來老師一一檢視及調整大家的轉骨盆,真的不太容易,尤其我的胯較緊,轉沒幾次就有痠的感覺。然後在轉的時候,不是身體轉,是由腳轉上來,再由尾閭帶著骨盆及身體轉。
D:「肘不離肋」的標準是什麼?
老師馬上與師姐搭手試驗肘與肋的角度、高度,讓師姐體驗肘不離肋的感受,並說:太極拳是很科學的,整個結構對,就能發揮效果。
我的心得是手所受的力,能傳到肋受力,或者肋動能帶動手動,應該就是肘不離肋的狀態。
進步栽捶:
老師:形意拳有五行拳,也有十二形拳,栽捶跟熊形的用勁是一樣的。老師示範熊形,好像熊由上而下撲一樣!接著老師再與我們一一搭手練習兩手同時栽捶:
兩腳呈弓箭步,雙腳纏絲,兩邊肋骨張開上提引氣由背上,此時胯圈的氣會被拉到腰,腰會感覺充滿一團氣,然後胸腰折疊,彎腰肋骨下降帶動腰氣下沉至手擊出,也就是由彎腰啟動,節節貫串鬆沉至手發出。
不太簡單,剛開始時做不出來,再向與老師搭手做成功的師兄姐練習,師兄姐各有體會,有的是以胸骨的某一點上提胸,有的則是用肋弓上提胸,都會有一些效果,然後我再與老師驗證,哇噻!老師是整個胸上提耶,這樣拉到腰的氣好像游泳圈把腰椎包起來,然後肋骨下、腰氣下,終於成功把老師推出!
師姐提到《內功四經》裡有「提胸以下腰」: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竅在乎提胸也,將胸用力提起也。原來古籍早就都說了,只是我們看不懂。
大家都練習之後,老師再示範單手栽捶,然後跟我們一一搭手驗證,ㄣ~我被老師抓到偷吸氣,所以勁氣就斷了,沒辦法一直有勁氣出,胸上提不是靠吸氣上提,而是把肋骨張開上提,跟吸氣要分開,不然勁氣就斷了。
老師提到栽捶如果只用手,就沒什麼威力,運動也是運用全身來施力,比方投球、擲標槍,如果只用手,絕對沒什麼好成績,一定是整合全身之力,才能產生超乎想像的效果。
進步栽捶的以往影片整理:
1.右摟膝拗步完了以後,腳轉開,右手收回腰側,上步,摟膝,栽捶的時候,腰勁下去再出手,所以手永遠是最後的,就像在稻田插秧,是腰下去插,不是手下去插,腰下是很重要的功夫。
搭手:兩人搭手練習:下去的時候是腰下去,不是手勁,是腰下去勁出來。腰勁下去的時候,對方擋不住。做時腰先動,身體不要先動,頭也不要先動,是腰先動再下。
2.進步栽捶跟形意拳的熊形很像,手是由肋骨按下去,進步栽捶也是這樣,是肋骨按下去的力量,不是單純手的力量。
搭手:對方推來,我在按時是肋骨的力量按下去。進步栽捶是往下栽,往前按的時候,也是肋骨的力量按出。按時肩不起,尾閭送進來,肋骨按下去,不是用腳往前身體按,也不是上半身前傾按,是尾閭送進來,肋骨再合進去。
老師提到太極拳每一式都有不同的勁氣法,大家要好好練,才會有效果出來。像詠春的三板斧:攤膀伏,攤手跟沖拳就跟太極拳的攔捶很像,合氣道帶著對手的動作也跟太極拳的化很像,他們在有限的招式中不斷地練習,就能把詠春及合氣道發揚光大,大家真的要好好練習!
師姐問:如何做「逼胯以堅膝」?
師:我們在做蹍步時,就可以做「逼胯以堅膝」。
師姐馬上做蹍步試驗,腳底蹍,氣就由督脈上。師問:到夾脊,如何轉到任脈?師姐:胸轉。老師:胸轉是一種,繼續蹍步,虛領頂勁就可以把氣上提然後下到任脈,蹍步有一個動作只有我們在講,有這個動作,氣才能順利上行。如果在玉枕關上不去,可以用鶴繞脖子的方式把氣提上去。
王世溫老師的太極拳專書,請上蝦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