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帶完煅煉班,先站左腳金雞獨立樁41分鐘,站完本來就要走了,突然想到好久沒有錄影太極拳了,於是來打一趟吧!

王世溫老師的太極拳進階班教到「如封似閉」,ㄣ~稍有進步,還是有很多需要調整的,沒關係,一步一步來。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更高層的世界】20240527

1章如何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條件

14.在各種培訓中所教授的,如果我們要達成目標,必不能違犯的一項奧秘科學的基礎原則是: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探微(31):十字手(1):20240525

今日(5/25)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九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今日稍遲到,抵達時老師已經在教八段錦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後瞧」,上次老師有說明收下顎及轉頭的功能:讓腦脊髓液的循環更順暢,充分供應腦及脊髓營養及排除代謝廢物。這原本是老師提出的創新推測假說,結果師兄真的搜尋到國外知名期刊nature有學者研究點頭、轉頭對腦脊髓液動力學的影響,剛好印證老師的假設呢!簡單說一下:顱頸交界處的枕下肌群藉由肌硬膜橋與脊髓硬腦膜連接,在頭部旋轉過程中,枕下肌群可以透過肌硬膜橋牽引頸部硬膜套,然後頭部運動可以像肌肉泵一樣工作,根據硬膜囊的變形驅動腦脊髓液,這樣腦脊髓液的循環就會變好了。老師正在修訂八段錦的新版,希望這些證明都可寫入書中,並以圖說明,讓大家以現代醫學的角度認識傳統功法的珍貴!

傳統功法能流傳下來,一定有其道理,只是很少有人以現代的科學、醫學方法去設計實驗驗證,師兄搜尋到的論文,正好可以證明。如果要以經絡的狀況來驗證功法的功效,或許可以跟郭育誠醫師合作,他的「脈診儀」由王唯工教授發明,經由郭醫師30幾年的實際臨床驗證,儼然成為以科學整合當代中西醫學,融合古籍經典與現代科技的典範,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或形意拳、八卦拳,或許可以經由實驗設計,在練之前、之後分別測量身體的經脈狀況,以了解每一招式對身體的影響。好,列入研究錦囊裡。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更高層的世界】20240520

1章如何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條件

13.經由奉獻所達到的成果,若再加上另一種感覺,就會更為有效。當我們學者越來越不去屈從外界的印象,而發展有活力的內在生命,這「另一種感覺」便醞釀其中。如果我們追逐歡愉,在感官所得的印象間衝來撞去,我們將找不到通往奧秘知識的道路。並不是說秘傳的學習者就該對外在世界遲鈍、無感;而是,相對於感官印象,豐盛的內在生命自會指引我們。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探微(30):太極拳是⋯⋯&如封似閉(2):20240

今日(5/18)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八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老師要我帶大家行拳,打了一會兒,老師說我打太慢了,然後繼續看大家行拳,再過一會兒,說:好,就到這裡,再下去可能要打到下課了。

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們大家普遍的狀況:一是對整個套路的招式不熟,二是式跟式的連接轉換沒有做好。式跟式的連接轉換就像《十三勢行功心解》裡的:「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每一式之間不是斷掉的,而是有折疊轉換。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更高層的世界】20240513

1章如何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條件

11.作為一個學習者,我們應在不被外界注意到的情況下,靜靜地走上這條知識之路。不該有誰察覺到我們內部的改變。我們持續地履行義務,做我們該做的事,一如從前。變化,僅僅發生在靈魂的內在,外在的眼睛是看不見的。首先,對每項真正值得崇敬的事物奉獻的基本心境,盈滿整個內在生命。這一基礎感受,成為我們靈魂生命的中心。正如同陽光催化了所有生物的生長,我們心中的崇敬也催化了我們靈魂內的所有感動。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探微(29):如封似閉:20240511

今日(5/11)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七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一早稍遲到,老師正在教孫思邈養生六字訣:肺:發「呬」音。

雙手在前稍環抱平舉,沈肩墜肘,以胸轉到背後膏肓穴,雙手大拇指比「讚」向前推出時,由肺發出「呬」,濁氣由肺經雲門、中府至大拇指出。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更高層的世界】20240506

1章如何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條件

10.當每一刻我們警覺到輕蔑、武斷批評的意見仍然還留存在我們的意識之中,便使我們更接近超越知識一步。在這樣的時刻裡,如若我們整個意識充滿對世界和生命的仰慕、尊敬與敬拜,便會進展得更快。任何經驗過這些事的人都曉得,正是這樣的時刻,喚醒了內在的力量,否則力量就要沉睡。用這方式鼓舞我們的意識,張開心靈之眼!我們就要開始看見圍繞在四周以前卻看不見的東西。我們開始瞭解先前我們所見的只是環繞著我們世界的一部分。我們開始以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方式看待我們的人類夥伴。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探微(28):進步搬攔捶(3):20240504

今日(5/4)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六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問:預備式時左腳往左跨一步,移重心後,是不是用雙腳內旋開髖,把身體轉左及右腳扣回?

老師要我做一遍,邊做老師邊講重點,然後示範並講解:先移重心至右腳,「一節一節鬆沉至腳底」,從腳底開髖身體自然右轉,左腳跟跟著抬起外轉,胯合收左腿,尾閭將左腿盪出去,左腳放定後,移重心至左腿,「一節一節鬆沉至腳底」,再由雙腳內旋回扣右腳、身體轉正,最後移中軸至兩腿中間,此時髖是開的,直接接起勢。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更高層的世界】20240429

1章如何認識更高層的世界

條件

9.儘管如此,我們必須弄清楚一件事。那些完全浸漬在這時代表面文明裡的人將會發現,要走這條認識更高界知識的路,對他們而言,尤其困難。為了要走這條路,他們得奮力在自己身上用功。在物質生活條件尚稱簡單的時代裡,靈性的成長還較容易,被敬拜的、神聖的事物,還明顯地超出了俗世的其他事物。另一方面,在批判的年代裡,理想卻被降格了。崇敬、敬畏、愛慕與驚奇,已被其他感覺所取代⋯⋯他們被遠遠地推到後面去了。結果,日常生活鮮少提供出發展這些感覺的機會。任何想要尋求更高知識的人,必須內在地創造這些感覺,慢慢將這些感覺灌入靈魂之中。這可不能用「學」的,而要用「活」的。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