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探微(31):十字手(1):20240525

今日(5/25)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九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今日稍遲到,抵達時老師已經在教八段錦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後瞧」,上次老師有說明收下顎及轉頭的功能:讓腦脊髓液的循環更順暢,充分供應腦及脊髓營養及排除代謝廢物。這原本是老師提出的創新推測假說,結果師兄真的搜尋到國外知名期刊nature有學者研究點頭、轉頭對腦脊髓液動力學的影響,剛好印證老師的假設呢!簡單說一下:顱頸交界處的枕下肌群藉由肌硬膜橋與脊髓硬腦膜連接,在頭部旋轉過程中,枕下肌群可以透過肌硬膜橋牽引頸部硬膜套,然後頭部運動可以像肌肉泵一樣工作,根據硬膜囊的變形驅動腦脊髓液,這樣腦脊髓液的循環就會變好了。老師正在修訂八段錦的新版,希望這些證明都可寫入書中,並以圖說明,讓大家以現代醫學的角度認識傳統功法的珍貴!

傳統功法能流傳下來,一定有其道理,只是很少有人以現代的科學、醫學方法去設計實驗驗證,師兄搜尋到的論文,正好可以證明。如果要以經絡的狀況來驗證功法的功效,或許可以跟郭育誠醫師合作,他的「脈診儀」由王唯工教授發明,經由郭醫師30幾年的實際臨床驗證,儼然成為以科學整合當代中西醫學,融合古籍經典與現代科技的典範,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或形意拳、八卦拳,或許可以經由實驗設計,在練之前、之後分別測量身體的經脈狀況,以了解每一招式對身體的影響。好,列入研究錦囊裡。

 

師兄問足弓含一顆蛋要如何做才是正確的?

老師馬上跟師兄搭手驗證:是腳趾抓地,還是腳趾自然舒張,才能足弓含一顆蛋,把對方的勁引入地下,然後反作用力上來推向對方,之後老師再跟大家一一搭手試驗,腳趾自然舒張才會有功效。

 

十字手:

如封似閉之後,用雙手掌推向前使背向後靠,此時重心已移至後(右)腳。雙腳纏絲,三盤氣圈由胯圈、腰圈到肩圈,右手由肩髎穴轉到後,勁也由前轉到後變肘勁。

注意點:

1.雙手掌推向前是要使背往後靠,對手是在後面,不是在前面,所以不是要整個身體往前推。

2.纏絲由腳轉上來時,腰胯不能動,一動勁就斷、就上不去。

我做時常常腰胯會左右動,往後轉時又會朝後移動,所以勁就上不到手,也就產生不了功效。師兄幫我把兩胯固定,勁就比較轉得上去。另外就是往後靠時,上背會往後突出,也會用到腰力,背往後突出要收回來保持中定,或者保持中定的向後靠,這樣勁要轉上去時也才能轉得上去。

我纏絲做得不好,煩勞幾位師兄姐指出需調整處,才慢慢調整。自己做實在有自己的慣性及侷限,雖說太極拳強調自我覺知,但慣性太強都以為自己沒有動腰胯,還是需要看鏡子或者旁人確認,才知道其實還是有動腰胯。難怪身心學的亞歷山大技巧,其創始人要在自己前面、旁邊都放鏡子,才能仔細觀察自己的動作到底哪裡出現問題。

這裡還有一個狀況是得克服自己的心魔:怕做錯、怕被人指正、怕問問題,這大概是華人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真的要學功夫,實在就是在修行,得看見及面對自己的一切。

老師的心量很大,他認為大家研究操作太極拳,都各自看到太極拳的某些面向,所以有時也不是誰對誰錯。太極拳的內涵實在廣大精深,得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看到自己的盲點,才能不斷地進步。跟修行很像,不斷地往內探索、挖掘,然後不斷地以境驗心,內外兼顧,才能不斷進步,了解自己。

3.手臂是由腳轉上來的勁帶動轉到後面形成的肘勁,不是手自己轉,手自己轉沒有那麼大的效用。而且由腳轉上來後,手是在三焦經的肩髎穴轉的,所以肩髎穴沒有轉開,也沒辦法轉成肘勁。

 

老師提到有位師姐練某個招式要纏絲上來,結果練太多次造成膝蓋下方小腿內側痠痛,老師問:腳的纏絲是用哪條筋轉?是腳大拇趾?腳外側?阿基里斯腱?

《陳氏太極拳圖說》的作者陳鑫認為是大拇趾,老師則認為是阿基里斯腱,阿基里斯腱是人體中最粗壯有力的肌腱,如果用其他筋纏絲,很容易就會受傷,也沒那麼有力。老師一一跟大家搭手試驗,由阿基里斯腱轉上來是不是比較輕鬆有力。

 

王世溫老師的太極拳專書,請上蝦皮購買:

《太極拳解析》

《太極拳勁氣解析》

 

「太極拳探微」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領神會 的頭像
    心領神會

    心際效應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