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內壯(014):對治流感疫病,正是中醫的絕活(2):人體的陰陽消長:20250215」提到人由生至死的陰陽消長,而外邪則會加快此過程!
那人體有什麼方法可以抵禦外邪?經方中醫認為人體由表至裡有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衛氣:陽很足,也就是身體裡面的熱很充足時,體內的水才能氣化變成氣,而在身體表層的氣就是衛氣,可以抵禦外邪!從這裡就可知道練氣的重要性了!
第二道防線:脾胃津液:如果衛氣有破口,不小心讓邪進來了怎麼辦?沒關係,我們有脾胃津液,可以把它看作是西方醫學的免疫系統,去對抗外邪!
第三道防線:肝臟:最後一道防線是什麼?就是我們的肝臟了!
參閱:漢唐經方學堂:人體的三道防線、邪直接入裡,表證就不明顯、通便、軟便是在補陰:20210731
西醫是辨別細菌或病毒,以藥物殺掉它們來治病,那中醫是如何診治的?
「《傷寒雜病論》治病的角色是『軍師』,《傷寒雜病論》中的藥方稱作『經方』(經典之方,因為該書是中醫經典之一)。
經方的效果不是透過經方有殺菌殺病毒的能力來的(所以如果你聽到誰說吃某某中藥可以抗病毒抗細菌抗癌症等等,你都可以不用理他,因為那是假中醫,中醫根本不是透過這種邏輯來取效,那是西醫的邏輯,中醫如果用這種邏輯來治病,是不可能勝過西醫的,人家抗菌的濃度是你的幾千幾萬倍甚至更多,總之你連西醫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經方本身不殺菌不殺病毒,它是調動人體的機能,是你的免疫系統去做殺病毒殺菌的動作,所以《傷寒雜病論》治病不會殺到『腸道菌』,因為我們的免疫系統不會敵我不分。」
全文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Ew656YTvZ/
那在人體從外感自癒的過程中,會產生什麼「症狀」?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既然這是人體的自癒機制,如果把這些都抑制了,會怎樣?
一.先來看發燒:
摘錄:
發燒的定義是因為『傳染病』(感染)造成體溫調節中樞把體溫點重設,目的是為了消滅病毒及其相關毒素。
簡單說,『發燒』沒有壞處,『發燒』是對人體有利的!發燒不會燒壞腦,腦壞掉是因為免疫力太差沒有防守好,導致病毒或毒素攻擊腦細胞才腦壞掉。有些人怕不退燒就會熱痙攣,但不要忘了,退燒就等於退了清病毒跟毒素的機制(因為西藥沒有清理毒素跟病毒的作用,所謂抗病毒藥的抗病毒效果跟免疫系統的抗病毒效果根本不能比,所以不要想說吃抗病毒藥就可以放心吃退燒藥了),而熱痙攣本身並沒有後遺症(就是當下『看起來』很可怕而已,過了就跟平常沒兩樣)。
2.「中西藥退燒的原理」、「退燒藥真的如西醫內科學說的無害嗎?」
摘錄:
生病(此處生病不是專指感染,而是所有疾病,包括感染)=打仗
免疫系統=國防部
感染=開戰(發燒=烽火連天戰況激烈)
中藥退燒=打贏戰爭所以熄戰火
西藥退燒=關掉體溫設定中樞=強制熄戰火=投降
這就是為什麼西醫感染科醫師說:『西藥退燒藥退不了真正的燒』,因為退燒藥的意義是投降(假退燒),並不是打贏(真正的退燒)。
3.不只中醫認為不應貿然退燒,西醫的感染科也這麼認為:
發燒時,別吃退燒藥!感染科第一名醫師:關於發燒,多數人都搞錯的3件事
摘錄:
「退燒藥通常退不了真正的燒!」王任賢認為,真正感染引起的燒、燒得很厲害時,是退不下來的,所以吃退燒藥也不會減緩發燒的表現。「吃退燒藥只是讓你舒服一點而已,但原則上,發燒我不建議退燒。」
為什麼發燒時,醫師不建議退燒?
「因為發燒就是要來消滅細菌、消滅病毒的,我們所有的細菌病毒都喜歡37度,你(細菌病毒)進來我人體就不讓你好過,我就給你39度。那我們還把他降到37度,這是反其道而行嘛!」王任賢解釋。
至於老一輩常認為「發燒會燒壞腦子」?「不會!也不會影響到神經,除非是腦炎,但腦炎在台灣並不常見。」王任賢解釋,「發燒是我們人體的自發反應,而且是有益我們的,你把他退掉幹麻呢?」
他也分享,人體有幾個自發反應都是有益的,像是「咳嗽」和「拉肚子」。「咳嗽是因為體內有髒東西嘛!霧霾進去後,我把它咳出來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止住?」而「拉肚子」也是因為肚子裡有不好的東西,「所以拉肚子時做止瀉會更慘,讓產生的毒素往身體裡面跑。」
4.郭育誠中西醫師的觀點:
4.1遭到誤解的發燒
4.2發燒了,怎麼辦?
4.3不當退燒讓免疫系統受損
4.4 發燒了趕緊退燒是最要緊的嗎?
二. 咳嗽、流鼻水、鼻塞、打噴嚏⋯⋯
摘錄:
感冒西藥成分不外乎就是抗組織胺(代表藥:希普利敏),鼻充血解除劑(代表藥:亞涕液ACTIN及多數的鼻炎膠囊與鼻噴劑),鎮咳藥(停咳TINCO),氣管擴張劑(代表藥:喘解液、滅喘靜)及解熱鎮痛藥(代表藥:安佳熱、普拿疼、百服寧、伊普酚)……等等。
這些西藥既不能殺死感冒病毒,也殺不了感冒病菌,它的作用只是消滅身體的自救症狀,消滅「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及發燒」等身體的自救機制,只能讓身體舒服一點,對身體的防禦毫無作用。反而因為這些防禦系統被壓制了,身體為了自救,會發展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過敏反應」,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打噴嚏、鼻塞、流鼻水。」而且,當「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這些「動態防禦」被西藥抑制之後,身體自然會發展出另一套「靜態防禦」的阻擋系統。就是鼻甲、腺樣體、扁桃腺肥厚來阻擋,於是就會發生「張嘴呼吸,暴牙、過敏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積水,氣喘」等合併症。
三.抗生素可以殺病菌,但也會連同人體腸胃道的共生菌一起殺,所以濫用抗生素的結果如下:
1.人生中使用抗生素的頻率越多,容易有越多的過敏問題。這是因為失去腸道菌的多樣性跟平衡性,就會造成身體『 急速退化』、『 混亂』。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64rdWNa8/
2.#抗生素是近代醫學極為重要的部份,允許防衛抵抗感染症,但是抗生素的使用通常的結果會對腸道微生物體/微生物基因體產生繼發的附帶的損傷傷害。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8dwJoNVf5/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VAbGnh2X/
3.想念曾經並肩作戰的老朋友:《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在瘟疫的蔓延》
摘錄:
人體細胞和細菌和平「共生」已有數十萬年之久。它們的共生維護了人體的平衡與健康。但是現在這個伊甸園卻因為我們過度依賴抗生素、剖腹產等現代醫藥、醫術而備受干擾,成為一片荒野,那些無可取代的微生物似有滅絕之勢,且將引發人類嚴重的健康問題。
4.現在是不止什麼菌還是病毒,『都很嚴重』。
原因不是出在『病原體變厲害了』,而是『人體免疫力變弱了』,也就是『抗生素的冬天』到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XhwKwf7P/
5.抗生素越用會越沒效,因為免疫力會越來越差,新陳代謝跟免疫系統也會越來越亂,還會提早退化,10歲老花眼15歲白內障就是這樣來的(不是眼科醫師說的「因為電動打太多」跟「因為曬太陽」,是因為抗生素!)
所有疾病都在年輕化,包含癌症、心肌梗塞、糖尿病、風濕免疫科疾病⋯。所有病的發生率都在上升,包含托瑞症、注意力不集中、性早熟⋯。這些現象早在新冠肺炎開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所以不是新冠疫苗造成的,是抗生素!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V8MByjnJM/
三.1腸胃道共生菌的作用
摘錄:
共生菌對免疫系統的作用,雖然主要在腸胃道,但是也會影響到腸胃道以外的免疫系統。例如氣喘與自體免疫疾病,也被認為與腸胃道共生菌有關。此外,腸胃道共生菌也會影響到其它部位對抗感染的免疫反應,例如共生菌會改變肺部對於流感病毒的免疫反應。因此,腸胃道共生菌在人體全身免疫系統的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摘錄:
謝明哲教授解釋道,人體約有70%的免疫細胞在腸道。人體消化道從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到肛門總長度約5公尺,消化道黏膜的表面積約260-300平方公尺,和網球場的面積相當,遠遠超過皮膚表面積。因為接觸面積很大,所以腸道在抵抗病原入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中具有相當關鍵的角色。如果把免疫系統比喻成人體的軍隊,那遍布於腸道的免疫細胞就像是訓練、養成軍隊的重要基地。
摘錄:
早年大家以為腸道菌只是排泄物,忽略它的存在,現在逐漸發現,這個曾經「被遺忘的器官」不僅重要,還是人體最大的「動態內分泌」器官,掌管全身的健康,尤其是「代謝」和「免疫」,甚至與「腦神經」也有影響,稱為「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也就是說大腦和腸道菌是有溝通的,這也是現在非常熱門的研究主題。
摘錄:
人體的腸道當中,有一套自主且完全不受大腦控制的腸道神經系統(ENS)專門負責指揮腸道運作,且可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與大腦神經進行溝通與訊息交換。同時,腸道也是人體與外界物質接觸最多的一個器官,因此有70%的免疫細胞都位於腸道系統當中,負責清除壞菌、建構人體防禦能力。若是腸道免疫功能弱化,則容易造成免疫能力下降、增加過敏與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
另外,根據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細胞總數約為60兆個,而體內菌叢的數量卻超過百兆個,其中99%都居住於腸道內,就是我們所知道的腸道菌。腸道菌的功能包含吸收養分、製造維生素、維持免疫功能、代謝營養素與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從細胞的數量上看,與人體細胞總量比例約為10:1,若考慮基因數則超過150:1,因此腸道內細菌對人體機能的影響程度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甚至被稱為「被遺忘的器官」。
前面提到了,腸道神經是一個獨立系統,它與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要有連結,就自然需要一條「軸線」,我們稱之為「腸腦軸」。而這條軸線其實是由四大部分組成,分別是迷走神經系統、腸道免疫系統、腸道菌代謝物與壓力反應荷爾蒙系統。
我自己本來以為腸胃道的菌只是幫助消化,網路上宣稱的效果只是商業行銷的噱頭,沒想到一查之下真有其事,可惜《不該被殺掉的微生物:濫用抗生素如何加速現代瘟疫的蔓延》已經絕版,網路上也找不到二手書,還好還有艾莫隆·邁爾(Emeran Mayer,MD)醫師的著作:《腸道.大腦.腸道菌:飲食會改變你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腸道.腸道菌與人體免疫:餵飽你的腸道菌,就能提高免疫力改善身心健康》,以及艾德.楊(Ed Yong)的《我擁群像:栽進體內的微米宇宙,看生物如何與看不見的微生物互相算計、威脅、合作、保護,塑造大自然的全貌》、德國公衛專家、世界知名微生物研究學者馬庫斯.艾格特博士(Prof. Dr. Markus Egert)的《少了微生物,我們連屁都放不出來:細菌病毒如何決定人類的生活,以及我們該如何自保?》,立馬下手購入。
所以我們的體內本來就有非常多的「眾生」,中醫認為人體是個小宇宙,不是沒有道理的!
三.2腸道菌是養出來的,不是吃出來的:
這種「缺什麼就補什麼」的想法,實在愧對中醫身分。
腸道菌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
其中某一種細菌數量不夠,如果沒有解決系統出了什麼問題,就算把那一種細菌吃進去,牠也沒辦法在腸道中穩定繁殖。
那是誰在感知外邪、指揮身體的三道防線、自癒機制的?中醫認為是「心」!所以如果不斷地用藥阻斷三道防線、自癒機制,其實就是在破壞「心」的功能啊!
我在設立的line群組:「身心靈補給站」裡寫:
針對西醫,還有一個沒有講:
症狀的出現,比方晚上不易入睡,是身體在告訴我們身體裡面有問題,所以中醫的處置方式不是針對「睡覺」,而是去找身體裡面哪裡有問題,是去處理這個「根源的問題」,而不是治療外在表現出來的「不易入睡」。比方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又比方晚上陽應該要入陰,陽如果不入陰就會睡不著,所以要把陽不入陰的原因找出來。
如果是針對睡覺,直接把不能睡變成能睡,那原本身體裡面的根源問題沒解決,逐漸累積,未來一定會有其他病變出現,因為「不能睡覺」無法讓當事人知道身體裡面有問題,只好用其他方式出現了!
所以西醫把現在不能睡覺變成能睡,未來應該會出現其他問題!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