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以來,練「敲丹田」、「閉氣數火球」、「任督運轉」、「溫養」、「胎息」五功法,有幾個發現:
1.2/2晚上做胎息時,身體會自己繞圈轉。這個自轉很難模仿,我自己轉過,不太一樣。
2.這週每次的胎息練習,前半段靜靜的坐著,只有撐拔頭蓋骨繼續出現,不知經過多久,雙手會在身體心輪、海底輪前輪流震顫。
3.發現左耳的聽力持續有進步!流湯則持續,但由剛開始的常常流且量較大,到後來斷續出現且量減少。
來說說目前對練功的看法:如果想要練丹功,最好還是從基礎的養氣、練氣開始,除非本身就是特異體質,不然循序漸進才能漸入佳境。
目前比較推薦的基礎功是「易筋經」,因為簡單易學,只要「撐筋拔骨」,不需「以形導氣」,也就是不需要刻意的引氣,持之以恆就能慢慢把氣養出來,如果能搭配「站樁」,那就更好了!有了基礎的氣,再練丹功就能事半功倍。
「易筋經」有四個步驟:暖筋、練筋、養筋、潤筋,目前我比較推薦由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副教授:廖俊裕老師帶領的線上課:經絡脈輪瑜珈研習100小時:最近一期的招生簡章及報名表單如下,可以中途加入:
https://forms.gle/Pwe4pN73YJX8C1DR6
廖老師的線上易筋經,一年365天,每天不間斷的練功,才是保養身體、安頓身心的王道!
這篇是我之前跟著廖老師練了兩期之後的整理:原來練易筋洗髓經不只讓人身心健康、健全,還能幫助人修行成道呢&佛法的自性:20231008(20231010修訂,增加密宗的三層身心觀)
還有一些傳統功法也值得學習,比方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但要遇上好老師很不容易,我定義的好老師是像林兩傳醫師在《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一書中提到的「士林師父」,以下摘錄自該書74-77頁:
「在士林,每次上課,大家先一起練一次套路,然後師父很有耐心的,為每個人修改動作。師父修改每個人的動作時,修改出來的樣子,都不相同,同一個動作,每個人練習時,彎、仰、旋轉的幅度都不一樣,師父說這是因為每個人身體結構不同,肌肉放鬆的程度不一樣,所以練出來的樣子就不會一樣,因為練功真正在乎的是身體內在的連貫與流動,要使每個地方真正的放鬆,而每個人的狀況不同,肢體會在稍微不同的曲度、旋轉、彎仰下,才有真正的連貫,當然練出來的樣子就不一樣。這也是我後來治療時,體會出「勢」的重要的來源,每個人治療時需要的勢都不同。
練功中,師父不會告訴我什麼動作才是標準的,只是照著套路的外形演練,然後師父會不斷地告訴我在這過程中,哪裡沒有放鬆;在身體逐漸放鬆的過程中,各系統慢慢連貫上,結構也慢慢改變,套路的形式便會逐漸變形,也就與開始練時不一樣,演變出因每個人因內在需要而呈現的樣子。因此跟著師父練功,從來沒有所謂的動作標不標準的問題,而是你自己能看清楚自己身體多少而已。
這種練習,沒有師父在旁邊親自指導身體的動作,告訴你哪裡沒有放鬆、哪裡沒有連貫,看書或看影片是完全不可能理解的。因為我們的每個動作,對於肌肉的使用,都在大腦裡面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沒有人在旁邊指點,逐步的拆解這種條件反射,我們是無法經過反省,看清楚這不同的身體內在運作的。
⋯⋯⋯⋯⋯⋯⋯
生命裡原本沒有的經驗內容,是不可能透過推理而理解的。練功是一種全新使用身體的方法,沒有師父帶領,是無法理解的,即使看懂了祖師、師父所寫的典籍、解說,想要自己練習去掌握,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自以為懂了,也只是原本經驗內容的推演,沒有師父給予新的經驗內容,我們無法知道已經形成的條件反射裡面,有什麼樣的問題,也就是沒有辦法去反思已經變成背景知識的內容。這是士林師父,被我稱為師父的原因。」
最近林兩傳醫師在他的fb上po了一篇文:勇敢面對生命所展現的樣貌
所以無論是教人或學習都是很不簡單的,我覺得即使是氣功、丹功也是如此,我自己自我期許能成為像「士林師父」一樣的「教練」!
但對於林醫師的「這世界還有很多是你連做夢都夢不到的事」的觀點,我有不同的看法:對於生命裡面原本沒有的經驗內容,確實不可能透過推理而理解,那怎麼辦?我們可以參考深度心理學提供的方法:解夢,或者創意的訓練來解決!根據深度心理學,比方榮格心理學的看法,夢會顯現潛意識的提醒或要求(潛意識包含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識),由於需要繞過意識的審查,夢境出現的景象無法以意識理解,所以需要解夢,而有些夢或許可以解決面臨的難題,比方悟出苯環化學結構的德國有機化學家凱庫勒,夢到一條蛇咬著自己的尾巴而悟出苯是環狀結構。創意的訓練則是可以讓人連結毫不相干的人事物,而產生突破性的解決方案,比方阿基米德在洗澡時悟出的阿基米德原理。甚至,我們可以發展出如發現「跳耀基因」的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的「直觀」能力:麥克林托克,有一種內在的「鏡頭」,在腦海裡勾畫出一片更廣的景象,展示出整個細胞及解剖圖案,進而跨入第四度空間(時間)看見成熟的玉米株在整個發育過程中,各細胞及組織內染色體的變化。(《玉米田裡的先知:異類遺傳學家麥克林托克》十週年版序)這應該與禪定內觀的能力相當!再來,「人智學」的《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則提供了:觀象、靈感、直覺的訓練:
另外,要幫人也是很不簡單的,需要「智慧」,因為人只有遇到痛苦才會下定決心轉化,貿然用特殊的方法幫他把特殊的痛苦移除,自以為在幫人,卻可能讓他少了一次學習的機會,這次沒學到,下次一定會再遇到同樣的課題。
但人通常都「好為人師」,這是我常常自我提醒的,「好為人師」通常都會在不了解或自以為了解對方的生命脈絡下,提出以自己的經驗自認正確、對他好的意見或觀點,但是否真的有用,或者是不是對方需要的,就不一定了。其實任何的「起心動念」對自己都會有影響,佛法講身、口、意三業,不只外面看得到的行為、聽得到的話語,連意、想、念都會形成業的。
自我的提醒:
1.《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無為法,如虛亦如空,
如如心不動,萬法在其中。
2.《發菩提心義訣》(9):華藏上師 講述
「住心」之教理:是教行者對心內一切事——過去、現在、未來——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於心無事,於事無心是也。其真義是令行者依此口訣,徹底修行,使第七識(末那識)清淨。
感恩!
未來一週每天的功課:
1.敲丹田:每次至少10分鐘。
2.閉氣數火球:每次至少10分鐘。
3.任督運轉:每次至少10分鐘。
4.溫養:每次至少30分鐘。
5.胎息:每天一次,至少80分鐘。
邀請大家一起來打通任督二脈,進入丹道氣功的奇妙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