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澤博士(紐約布路克林大學行為科學系主任)
修練氣功的目的在養正氣、去邪氣、致中和(陰陽相濟),以達健身、去病,甚而易筋、洗髓之功效,但是練氣會產生反效果、會走火入魔?
讓我以親身處理過的幾個實例來回答這個問題。一、甲君看書練小週天,有後昇前降之說。練了幾個星期的靜坐後,氣從督脈上行至頭頂,卻無法循任脈下行,弄得該君經常氣積於頂,不能靜心工作,差點被解聘。二、乙君也練小周天,卻練到氣從任脈下行至腳底,無法逆行與督脈相結合,形成大氣下陷,以致骨瘦如柴。三、丙君練氣有年,氣積於心包經,無法順行循環,以致心跳猛增不停,被送入急診室急救。以上三例實可做練氣不慎者之借鏡。
美國醫學界已漸對靜坐、氣功的研究感興趣。哈佛的班遜醫生積極提倡做放鬆反應(採靜坐方式)及練習心力(Maximum Mind)。世界各地練氣風氣已具不可抗拒的動力,但是人們如何避免練功的反效果?走火入魔?
以下提供幾點做有心人的參考:
一、若非名師指點,絕不可練「以意導氣」的氣功。
二、練動氣功比靜氣功的反效果少。
三、練以呼吸爲主的外氣功比練以意念為主的先天氣反效果少。
四、若因種種因素得練靜氣功, 則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1)練功地點以安靜、不燥、不濕、空氣清新為宜。
(2)正襟危坐(坐在椅上,兩腿自然下垂)比盤腿坐為佳。
(3)不可「以意導氣」,數息、數數、默禱、觀鼻、觀心皆可。
(4)靜坐最初不宜久坐,心煩即停。鍥而不捨,久之自然能愈坐愈久。能久坐而不心煩,氣便能暢行無阻,便能入定,至此氣功已漸入佳境。
五、練氣須擇良師,良師必為正心、不好名、不好財,且能治「病氣」者。
六、練氣爲修養心性之道,欲速則不達。若欲求通經脈,易筋、洗髓更非短時間可成,故須注意坊間幾週、幾月可通小週天、大週天之廣告,不可輕易信之,切記。
原文刊載於《東西醫訊》第零期:78.4.8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