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這篇原來是網路上的文章,將東方的教學方式講得非常生動,但後來已經搜尋不到,還好之前有下載,現在貼在我的部落格上。
※※※※※※※※※※※※※※※※※※※※※
在我剛開始和師父學八卦掌的那段時間,花了好大力氣去適用老頭的教學方式。老頭說東西,從來不講邏輯,也不講什麼順序,完全是自由發揮式的,想到哪說到哪。他的思維是跳躍式的,經常說著說著八卦掌,突然跳到了摔跤,有時候又突然跳到了查拳彈腿。經常把我搞的糊塗了。在很多時候,老頭只是和我有一句沒一句的閒聊,說過去的一些軼事,突然就會冒出一句和武術相關的,我就得趕緊記在心裡。
老頭教我的東西,經常是當時我根本沒聽懂,事後過了很長時間,不知啥時候突然明白了,而且是多半在我自己獨處的時候,比如自己練功的時候,或者自己看紀錄片的時候,會猛地想起老頭的某句話。
我問老頭問題的時候,從來沒有得到過答案。因為他從來不按照我的提問的思路回答,他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繼續他的自由發揮,後來我索性也不問了。
我甚至總結出,他教學狀態和天氣有很大的關係。一般如果是天清氣明,我事先就敢肯定他會教一些東西,如果天很陰,氣壓低,他一般就是說幾句就算了。
後來我有一次看紀錄片,記錄了一隻花豹養小花豹的整個過程,我突然悟到,老頭教學方式,和母豹子教小豹子是一樣的。沒有教學計畫,沒有教學大綱,在生活中,隨遇隨教,看著特別隨意,但該教的都教了。動物界裡,到了小豹子該獨立的時候,肯定該學的都已經學會了,剩下的都是小豹子該自己去悟的了。從來沒有哪位家長遺漏了什麼。
原來我一直以為,這是老頭自己的教學特色,因為他是文盲嘛,他根本不講邏輯的。昨天看到何靜寒的一段話,不禁才意識到,原來老輩人都是這麼教學的。
這段話摘錄如下:
後來練宮寶齋從八歲練到卅歲才離開,為什麼練武需要如此長的時間?因為從前的習武,不是一堂堂的課,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一件特別的事。很多能力是點點滴滴在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什麼時候獲得,自己也說不出個具體。所以老師父在教拳時,腦中沒有一個程式,是觸機式的。真正的練武,不能把它當做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否則無法練得久,必須提升成為生活中的一件事。
何靜寒老師跟隨宮寶齋老師二十二年,才體會到中國武術的傳承會如此混亂的原因在於,「老師父有許多功夫練上身,自己也不清楚是怎麼練來的,所以沒法有系統的教,而且他們學成之後就在用,沒有時問去思索整理。」。
何老師形容,老一輩的師父教拳,好橡在拼圖,今天給你一塊一明天給你另外一塊,跟的時問夠久、夠仔細了,他把圖都給你了,這時你可能會了很多套拳、刀槍劍棍也都會了,可是你還是拼不成那幅圖。等到有一天,他跟你講了一些觀念之後,你突然就通了,然後把些東西連貫起來。
我想說的,這是東方式教學與希臘式教學的區別了。如果我們以希臘式的觀念去看待這種東方式教學,就會認為師父沒有系統,沒有體系,好像在拼圖。
現在我們受的,都是希臘式的教學。在學校裡,什麼都是教學大綱,體系之類的。學東西,都是從一個體系的基礎開始,慢慢順著某個事先設定好的順序,去一點一點的學會。這種教學方法,和大規模生產製造某種產品的思路是一模一樣的。
希臘式教學,一個是要把所有知識點都放在一個邏輯體系裡去教,一個是把人的主觀感受和學習的物件分開。好像你學習的東西,不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與你自己是徹底分離的,是身外之物。希臘式教學強調的是“客觀”。學生要很客觀的去看待自己學習的物件。這種客觀,就要求你去用大腦,用邏輯去冷靜的分析,去以旁觀者的心態去判斷。
東方式的教學,截然不同。
東方式的教學,首先是沒有邏輯大綱,是隨感而發。要求學生,不是以學習對象為身外之物,而是用自己的身體去包容、感受學習對象。希臘式教學用腦子,東方式教學除了腦子,還要求你用自己感官,去品嘗去體驗所學習的物件。希臘式教學強調客觀,東方式教學非常強調主觀。在東方式教學裡,只有把學習物件融入自己的主觀感受的世界裡,變成身內之物,才能學會。
可惜的是,現代人深受希臘式思維的影響,總去埋怨東方式教學說的不清楚。
就像薌老強調的套路的副作用。祖師爺都教那麼幾個單式子,套路都是後代搞出來的。單式子的好處,是學的人可以按照最符合自己的方式去編套路。每個人體質不同,每個人的氣質不同,不可能有某個套路適用那麼多的人。不適合的套路,反而制約了學的人。
也許有人會有希臘式的擔心,如果某人瞎編套路,練壞了怎麼辦?如果師父是東方式的明白人,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任憑徒弟怎麼去發揮創造力,終究結果是對的。
就好像洛書,無論哪個方向相加,都是15。
東方式的腦袋是圓的,非線性的,西方人的腦袋是方的,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