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jpg

※本文全部及部分禁止轉傳、轉貼、copy至其他媒體、個人,包括但不限於各類社交網站、部落格……

提醒:本文需對照老師上課的板書解說及圖解,光看文字可能產生誤解!

※本文只適合作為現場上課後的複習,欲上課請隨時注意漢唐經方學堂的開課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NiHT100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544.JPG

介於兩世之間的間時裡,靈生活於其屬己的王國中。靈完全將自己投入靈性生命的要求中;從物質身體解放後,靈向各個面向形塑自己,並且將之前各個生命歷程所累積的經驗果實,融入其教化(Bildung)中。人的目光若是一直以塵世使命的舞台為導向,只要塵世是他發揮作用場所的一天,他就會始終不斷地在地球上工作,追隨穿越塵世所必要的發展。他會對自己下功夫,以便能夠在每一世中,依據地球的情況而在塵世變遷中履行其相應的職務。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鬆:髮多蓬亂為鬆。

 

鬆,應該是東方特有的鍛鍊方法及狀態。西方強調練肌肉,利用緊縮用力來訓練,但東方尤其道家卻是要把力放掉,要鬆,而且要鬆到底、鬆到透!不只肌肉鬆,關節也要鬆,鬆到內臟,鬆到心,所有都鬆!武術一開始也是用肌肉練力,練到一定程度就要放掉力進入「勁」,從勁開始就要練鬆;勁練到一定程度就要練氣,更是要鬆!(東方講修煉,西方講訓練、鍛鍊,注意煉練鍊的不同!)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143.JPG

※本文全部及部分禁止轉傳、轉貼、copy至其他媒體、個人,包括但不限於各類社交網站、部落格……

提醒:本文需對照老師上課的板書解說及圖解,光看文字可能產生誤解!

※本文只適合作為現場上課後的複習,欲上課請隨時注意漢唐經方學堂的開課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NiHT100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文西的身體01_亞歷山大技法介紹.jpg

稍微了解「費登奎斯方法」後,繼續閱讀「亞歷山大技法」!

 

費登奎斯是因為要解決自己膝蓋的問題,而發展出費登奎斯方法;亞歷山大則是因為自己聲音沙啞的問題,而發展出亞歷山大技法!這兩位老師真是太厲害啦!他們都是因為醫學沒辦法徹底解決問題而一步步探索!自己的身體,終究還是要自己面對啊!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523.JPG

在物質的舞台上,人學會了物質世界的特性與力量。人在所作所為中,累積了對於想在物質界中工作的人所要求的經驗。人彷彿在這舞台上學會了他想將其思想與理念具體化於其中的材質的特性。思想與理念本身是人無法自材質中吸取的。所以塵世同時也是人作為與學習的舞台。然後所學會在「全靈國度」中轉化成靈之活的能力。為了更加明瞭這件事情,再繼續前面所舉過的譬喻。建築師繪製某間房屋的設計圖後,這設計圖會被執行完成。在執行過程當中,建築師獲取了最多樣的經驗。所有這些經驗都能提高他的能力。當他繪製下一張設計圖時,所有這些經驗都會一起注入其中。相較於前面那一張,這張設計圖比較充實的地方,全在於從前面那一張所學到的東西。人彼此相續的生命歷程也是如此。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522.JPG

所以在物質生命當中,以物質身體做為根據的靈,與塵世物體界交互作用。若現在在對物質物體界的作用中,也正好存在人的靈的某個使命,若他只活於肉身的存在中,從一世行走到下一世,那麼他絕對無法適切地實現這使命。因為塵世使命的意圖與目標,不可能在塵世驅體化過程當中建構與取得,就像房屋設計圖不可能在建築工人所工作的工地形成一樣。如同這設計圖是在建築師的事務所內被擬定,塵世作品的目的與意圖則是在「靈之國度」中被形塑。——人的靈必須一再重複地在兩世之間於這個國度生活,為的是要裝備好從這裡所攜帶的東西,才能去面對物質生命中的工作。如同建築師不必用到磚瓦或灰漿,而能在他的工作室裡依據建築工藝及其他相關法則繪製房屋設計圖,人類作品的建築師,也就是靈或高層自我,必須在「全靈國度」中根據這個國度的法則來形塑能力與目標,為的是之後將這些轉引至塵世。只有當人的靈不斷一再重複在其屬己的王國中逗留,人也才能夠藉著物質——物體的工具,將靈承載入塵世。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6086.JPG

韻:聲音和諧為韻;律:整齊劃一為律。

韻律:

1.聲韻和節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則,引申為音響的節奏規律。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的身體非常奧妙,需要不斷地回到身體覺察:思想、觀念、情緒、感受、個性、特質⋯⋯如何對身體(緊鬆、姿態、動作、行為、長相⋯⋯)造成影響,有覺察到,才有調整的可能,也才有更多的自由!

另一種方式是從「心」著手:調整心,外在會自然轉變。像有時很久再見到同一個人,會覺得他與原來不同,通常是心態轉變了!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箭術與禪心01.jpg

這篇是從林兩傳醫師的臉書上看到的,他說:這跟我傷科的學習有類似的心路歷程,捨力量而後有手下清明,捨主觀而後看見病人。

https://mp.weixin.qq.com/s/id8hQLV6quwdurBPUX0-KA

文章是整理自《箭術與禪心》,台灣也有出版。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