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知識篇:漢唐經方學堂:經方

正在整理202119日的「漢唐經方學堂」《傷寒論》第三十四堂課,課中老師提到中年人的濫用身體、冬天臉紅的狀況,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中年人的濫用身體。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203.JPG

週二上午的「長洪武術」最後,教練繼續教授「武術氣功」,這次講「逆呼吸」,循序漸進有三種練法。

 

「武術氣功」的「逆呼吸」與我一直在煉的仙宗丹道炁功「逆呼吸」有很大的不同,應該是因為武術氣功是要「用出去對敵」,而健身、養生氣功則是以身體健康為主,仙宗丹道炁功則是在健身、養生氣功的基礎上繼續往上煉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648.JPG

除此之外,貪求渴望心也是一定要除去的,因為這也是高等知識會迴避的惡性。不論高等知識多麼珍貴,學生一定要學會不去渴望它才能證得。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是無法證得的。這一點是要求學生要真誠的面對自己靈魂的最深處,絕對不能對自己有任何的錯覺。所有心性上的缺點、弱點都不能放過。只要他想個藉口放過自己,就等於是在修行的路上給自己放了一塊障礙石,唯有「自覺」方能除去這些障礙。除去錯處與失敗的唯一方法就是清楚的認知到它們的存在。其實人們的每一種潛能都可以被喚醒,人們甚至可以增進自己的智力與推理力,只要他能夠在寧靜中明白的找出他有這一方面的弱點的原因。這種「自知」當然很難,因為「自欺」的誘惑是很迷人的。然而,惟有完全真誠面對自己的人,才能打開那洞徹一切的能力之門。

——魯道夫·施泰納:《超越生死門:高等靈界知識與修證法門》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9752.JPG

週四晚上的太極導引課,老師說:為什麼最後要「抱元守一」?參一下!

 

突然冒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知識篇:漢唐經方學堂:經方

正在整理20201226日的「漢唐經方學堂」《傷寒論》第三十三堂課,課中老師提到為何有些人感冒會咽喉疼痛的狀況,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平常已經透支腎陰、腎陽維持運作,只要有外邪進來,一定會咽喉疼痛。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知識篇:漢唐經方學堂:經方

正在整理20201226日的「漢唐經方學堂」《傷寒論》第三十三堂課,課中老師提到洗完熱水澡,皮膚很癢的狀況,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三焦裡面如果大部分是氣態水,皮膚會感覺有蟲在爬。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知識篇:漢唐經方學堂:經方

正在整理20201226日的「漢唐經方學堂」《傷寒論》第三十三堂課,課中老師提到想喝水,但是吞不下去的狀況,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想喝水,但是吞不下去,有可能:胃寒、腸胃津液不足,或是過熱。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知識篇:漢唐經方學堂:經方

正在整理20201226日的「漢唐經方學堂」《傷寒論》第三十三堂課,課中老師提到身體各部位流汗代表的狀況,摘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陽面流汗是好的。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73.JPG

這幾週週二上午的長洪武學,教練都在教「武術氣功」,紀錄一下目前的想法與體會:

1.我們常講力氣、力氣,有氣才有力。我們可以想一下,滿身肌肉的人生病了,照樣沒力!氣裡面含有訊息及啟動的能量,所以可以用氣催力,也可以用氣覺察對方的動態,因為氣動力就動,力一動,動作就會跟著改變。也可以藉由氣與對方的氣連結,控制對方。甚至意與對方的意連結,引導對方!

2.那氣在哪裡流動?應該是在筋膜!因為全身的筋膜是連在一起的,如此氣才能無中斷地流通全身。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647.JPG

以下就是詳述一些對魂與靈的實修法要,這些法要是不論任何人都可以去實修而更深入靈性科學之路的。

第一是要特別努力對忍耐心(patience)的修持。不耐與急燥會麻痺或毀壞我們體內沈睡的高等能力。心中絕對不能急著要見到修鍊的結果否則保證會失望。學生的不耐與急著要見到高等靈界是可以了解的。不過,若你對你的不耐還無法作主,便無法修得任何成果。要讓安心滿足於點點滴滴的進步,這種沈著寧靜的特質,逐漸融入靈魂深處。若只是想去對抗、壓抑這種「不耐」也是無用的,因為它只會越壓越強。壓抑只是自我欺騙,將不耐埋入了靈魂的深處。只有當我們一而再,再而三的依以下的想法放下,讓它變成了我們的個性,才能有所成就。這個想法是這樣的:「我一定要訓練發展我的靈魂與靈性,不過我將會耐心的等待,直到高等靈界的力量,發現我心性有資格進入高等靈界,並為我開啟那悟道之門。」如果這種想法真的深深植入了學生心中,成為了他的本性,此時他才是真正的走入了修行的正道。這種特性會立即在學生的外表上看出來。他的眼光鎮定,行持穩重,決策果決,在他身上看不到任何不安與焦燥。在修持耐心時,一定要注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事的微細心念。例如,如果有人冒犯侮辱我們,在受訓以前的我們一定會馬上對冒犯者發出怨恨心,我們心中一定會湧起一陣瞋恨的波瀾。但現在我們心中要立刻覺照到這樣的侮辱,毫不更改我們的真正本性的無上價值。我們一定要以沈著冷靜完全無瞋的心面對這樣的冒犯或侮辱。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接受所有的侮辱,而是要能夠以一種「旁觀者清」的心態淡然處之。就好像冒犯者是冒犯別人時,我們要如何面對他?要用這樣的心態來面對這位冒犯者。要謹記這種訓練,不僅僅是外在的壓抑怒氣。而是真正的、靜靜的、微細的去改變我們那想與受的生命。也就是訓練到我們不再覺得這是一種受辱的狀態,也不再昇起一種受辱的反應。

忍耐心有著吸引高等知識的力量,而不耐心則有排斥高等知識的力量。在高等世界中,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用不安與急燥求得的。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