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我們那一屆的高醫藥學系群組有同學提出近期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體重控制的GLP-1的功效及副作用,我提出我的看法,大家也參考看看:
我的看法,可能是錯的,提供給大家參考:
對於身體多出來的東西,我們可以有幾種想法:
1.除掉它,至少有兩種做法:
(1)不讓它生出來。
(2)代謝排掉它,或者乾脆割除它。
2.思考它為什麼會「多」出來?還是至少有兩種想法:
(1)生出它的細胞、組織或器官有問題。
(2)身體內部臟腑彼此之間不平衡,它才會多出來。
3.再繼續思考下去:多出來的東西真的是多出來嗎?還是它有某種目的?
我認為身體不會平白無故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是人頭腦的意識覺得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得聽聽或者探究身體這樣表現究竟要表達什麼?不然所有自以為是的治療都有併發症、副作用或後遺症,因為把它移除了,根本的原因沒解決,身體只好用另一種方式繼續解決。
推薦:
信念操控生命!學習如何駕馭你的心智來促進生長,就是人生的祕訣。數千年來,佛陀、耶穌一直在告訴我們同樣的故事,現在科學也指出同樣的方向。掌控人生的不是基因,而是我們的信念!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及推薦。突然想到,上述的觀念除了用在身體(我相的一部分),也可以套用在「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就是別人、團體(家庭、機構、公司、社會、國家、世界)及過去、現在、未來!想想看,當我們自己、他人、家庭、公司、社會、國家、世界⋯⋯出現狀況時,我是用什麼觀點、想法在看的?!
推薦:
內文摘錄:
這些年處理數例高血壓的案例,讓我一再地學習到,「人不會做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就連高血壓有時候都是來「幫」你的,除非我們看懂症狀述說的背後的原因。以往看到高血壓患者的經驗,有的是腎動脈缺血(常用真武湯)、腸道缺血,血壓是為了救這些器官而高的。
2.【劑量與療效】
人體是個複雜系統,如同生態圈。
⋯⋯⋯⋯⋯⋯⋯⋯⋯
複雜系統就是這樣;任一環節突然巨變,都有連鎖反應,引起其他環節反撲。
參考:
經方中醫如何看高血壓、女性生理期的疼痛、膽固醇、糖尿病、攝護腺腫大、攝護腺癌?
中醫並不是用這些病名在看病,而是探究身體裡面發生什麼事,是恢復裡面五臟六腑的平衡,我認為這是中醫高明及通人性之處啊!
1.1經方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
一般碰到血壓高就是要控制血壓,但中醫是要找到血壓高的原因,然後對證下藥。
高血壓壓力的來源可能來自血脈外,也可能來自血脈內:
1.2漢唐經方學堂:中醫基礎班第二堂問答之三:高血壓的原因、脈的簡單說明
(1)女性經痛的原因:濁陰跟寒。
(2)經期來之前的偏頭痛跟頭頂痛:肝臟有濁陰。
(3)經期中:前面:悶痛跟絞痛,一定都是寒;脹痛跟刺痛,一定是有瘀。
(4)經期中:後面:腰痠(寒)、腰痛(濁陰堆積)。
(5)經痛:悶痛會彎腰;什麼痛都有則會在床上打滾。
(6)經痛吃止痛藥是暫時緩解,但經年累月吃止痛藥會造成更多問題。
3.經方中醫的日常保健:經方中醫對膽固醇的看法:20220911
(1)好的陰跟濁陰在體內的循環。
(2)濁陰停在血脈是因為陽不足。
(3)用藥只是一時,要靠運動維持行陽。
(4)中醫不是用病名治療病人。
4.經方中醫的日常保健:經方中醫對消渴(糖尿病)的看法:20221120
(1)消渴:一直口渴,但喝了水還是不能解渴。
(2)該有的熱集中在胃:手腳很冰、臟的功能每天都在下降。
(3)消渴的第一個階段就是「三陽結」。
(4)三陽結:傳經的結果,或是吃太多或太晚吃。
(5)消渴的第二個階段:「火不生土」,心陽的力量不足,腎陽進到腑幫忙消化。
(6)消渴的第三個階段:「腎陽虛」:外型會改變,頻尿、色淡。
(7)消渴的演進:從多吃、吃多到多吃、多喝,再到多尿。
(8)第一、二階段造成的「上熱下寒」解決方式:下肢運動。
5.漢唐經方學堂:攝護腺癌及肥大的成因及預防:20210304
(1)經方中醫對攝護腺癌或是攝護腺肥大的理解是因為「陰實」,也就是有不該有的濁陰堆積在攝護腺。
(2)攝護腺癌的患者手掌會又乾又熱,因為血無法進到下肢,大部分都進到手。
(3)為什麼濁陰會堆積在攝護腺?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走路!
(4)預防的方法就是白天多走路,讓「陽」能夠循行!走不動,就去練氣功、太極拳,用消耗最少津液的方式,讓身上的陽可以不斷的循行。不能走的人要想辦法拍打,拍打哪裡?拍打背面臀部的位置,在十九椎的附近拍打!也可以艾灸,一定要想辦法行陽!
(5)如何知道自己的攝護腺有問題?小便無力,用流的,過了很短的時間又想要上,一直都有殘尿感。
(6)「濕」累積在下焦,就會加速攝護腺肥大,怎麼知道濕開始停在下焦?從沒有肚子變成有肚子,中年男子的標準配備就是啤酒肚,開始有啤酒肚,就要小心了!
圖片攝自《探索你身體的神秘世界——人體奧妙臺灣巡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