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探微(11):擠、按:20240106

今日(1/6)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十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一開始,老師先說明:

太極拳是distribution的內家拳,也就是以形導氣,將內氣藉由每一式的內動,使之在全身循環流動,而不是只聚集在某處。當內氣能在任督二脈循行,才算入門。

通督脈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是用內轉的方式轉上去,比如用鶴繞脖子的方式通玉枕關。通督脈要攻,通任脈要哄,任脈到咽喉時有十二重樓,十二重樓是咽喉軟骨,秘訣就是咽津。

打坐最主要在聚氣,也可以流通全身,但遇到阻礙時,內氣要去衝開,身體會動也會痛,太極拳則是藉由內動骨移骨轉而讓內氣暢通,所以動功、靜功都要練。這我有體會,本來靜坐時很容易就動起來,練太極拳一陣子後,就比較不會動了。

《內功四經》:老師認為是練拳的人所寫,而不是打坐的人寫的,而且是寫的很清楚、非常難得的練內功的說明,像這一段:

升有升路,脅骨齊舉;降有降所,兪口氣路。此言真氣升降之經路也,升時自兩肋骨縫而升,故須極力開張,向上舉之,自然得竅。降時必自背脊兪口穴而入,透前心方得氣之真路。兪口穴自脊骨上下數之第七節便是。」鄭子太極拳起勢手起時,肋脹氣上胸轉沿心包經至手掌勞宮穴,再由手指尖氣出;手回時,氣沿陽面三焦經回到背入督脈,經由胸轉,由大椎穴下轉至胸任脈膻中穴,再沿任脈往下走,即是上述說明的實際操作。

老師之後也提到十二正經有其走向,在與人對打時,若用陰面去擋對方,則易使氣逆行,久之便易傷心肺;用陽面擋,導其氣勁入背而下,則不會傷臟腑。所以明經脈走向很重要,有些練拳的師傅最後心臟都不好或死於心肌梗塞、心肺衰竭,可能就源於此。像太極拳的掤勁,需有陰陽二勁:「手的外側是陽面,為柔勁,化敵之勁;手的內側是陰面,為剛勁,抗敵之勁,而化勁主要是將敵勁散至腳底或背部」,則是具體實踐經脈走向的保身勁法!

 

同學問八段錦第一式:兩手托天理三焦,要將氣擠上去時的做法。

老師:肋骨擠帶著肘合,但腋下要好像夾一個熱饅頭,太開就掉下去,太緊就燙到。

擠勁同樣是肋骨擠,兩邊肋骨同時擠,一下子蹦出,是短勁,威力很大,我跟老師搭手,老師ㄧ擠,就感覺進到身體裡。肋骨一上一下擠,就會有像龍卷風一樣的螺旋勁,且左上右下跟右上左下的螺旋轉向相反。

 

擠:12/30

擠是肋骨在擠,可以一上一下擠,也可以一起擠。肋骨一擠,氣就從丹田走衝脈擠上來。

擠的以往影片:

1.擠勁:捋完,右邊的肋骨下,左邊的肋骨上,太極拳是以身體做為發勁,但肋骨以下及外表都不動,就像擠牙膏一樣。擠勁是短勁。

2.腳開始,一轉,氣上來,轉上胸,擠出去。要打對方時,靠住他之後,從腳1234,擠,不是用手。從腳往上,靠住,胯合進來,擠。擠打短勁,蹦一下,一打就打進去。

捋之後,靠,身到、手到、腳到,要擠時,從腳,兩大腿內旋,轉,從腳帶上手,肋骨右邊下,左邊上,從腳開始。

3.擠勁是把氣像擠牙膏一樣,肋骨往上一擠。氣有兩種方式上來,一種是擠牙膏,把氣從丹田往上擠,擠上胸,再從胸發到手指。

4.擠分兩種:

第一種:勁法:靠上去,重心移到前腳,右邊肋骨下,左邊肋骨上,右邊轉到後面肩胛骨再轉到左手,氣擠上來,擠出去。

第二種:氣法:重心移到前腳時,氣從腳到腰到手,上來胸,轉45度時胯開,過腰過胸,用氣打。

捋下去,重心移到前腳時,氣過腰,轉開時,從下面胯腰胸擠出去,氣上時,要帶螺旋的打,兩邊肋骨同時下,是往下打;右肋下、左肋上,像龍捲風捲上來,是往上打。

捋下去,上步一移重心,氣就到胸,要打短勁,一轉,氣就發。

擠可打短勁、長勁,隨時把氣上胸,右肋下、左肋上,氣就往上打,兩肋同時下 ,氣就往下打。

 

按,有兩種方式:

由後往前:擠之後重心移至後腿,氣下,手隨著身收回,再由腳蕩起氣上,胯根尾閭轉(從右邊看:順時針)讓氣再往上到胸,胸轉(從右邊看:順時針)將氣導至手,肋下按出。這樣氣走的方向就是由督脈往任脈走,常常做,任督二脈就暢通。我做的時候胸轉的不好,都會肩膀外動,要做到動在裡面,老師做時外表都看不出在轉。

由前往後:與由後往前相反 ,好像划船搖櫓一樣,手是被動,由腳及身體有韻律的、鬆的帶著手走:擠之後,由前腳將手向後上帶起,接著身體跟著帶手,重心移到後腳,胸轉(從右邊看:逆時針)往下,重心移到前腳,再轉到前面手按出。我做時手肩膀都會主動動,而不是腳、身體帶手,得多練習。

老師提到出手的時機很重要,通常我們都還沒有合好勁,手就出去了,這樣產生的效能、效果就不好。

 

按的以往影片:按有兩種按法:

1.走督脈:氣從腳跟蕩起來,胸轉一下,按出去。合,從腳跟上督脈,上夾脊,胸轉一下,按出去。不要動在外面,裡面動。

2.走任脈:如起勢收回手,合進丹田,按出去。

太極拳的動作,功夫越好,動作越小。

 

紀錄一下平常練八段錦及太極拳的體會:

目前為止,老師說明了起勢、掤、履(捋)、擠、按的勁法及氣法,每一式都不是用肌肉力,每一式手都沒有主動用力的動,也不是身體用力的動,都是內在骨轉筋擰的動,外表根本看不出來在動,但老師做起來卻威力其大,實在跟原來使用、思維身體的方式截然不同,越鬆卻威力越大,內家拳真是不可思議,對人體的了解實在超乎想像!

 

「太極拳探微」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