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635.JPG

「內壯」(002)至(005)探索人類身心靈的內涵後,接下來我們繼續探索「氣」與「炁」

 

早年練氣功時,看到的書籍資料都是寫「氣」,後來才看到「炁」,本來以為「炁」是「氣」的古字,兩個是一樣的,直到閱讀王德槐老師的《中國仙道之究竟(內金丹法)》,才知道原來「氣」跟「炁」是不同的!那到底「氣」是什麼?「炁」又是什麼?「氣」跟「炁」的關係又是什麼?以下是我的探索與整理:

 

我是在閱讀王德槐老師的《中國仙道之究竟(內金丹法)》時,才知道原來古時的修道人就知道「氣」跟「炁」是不同的!《中國仙道之究竟(內金丹法)》第二八頁:

薛道光註《悟真篇》時,曾引《丹經》說:「伏炁不服氣,服氣須伏炁,服氣不長生,長生須伏炁。」可見古人也知道,而且已經瞭解,此炁非彼氣,服氣並不能長生,不然以今日情形,只要大家背上氧氣筒,不就個個都成了活神仙,哪裡還用得著辛辛苦苦去修煉。

所以「氣」是用「服」的,而「炁」則是用「伏」的,為什麼?

那古人怎麼看「炁」?第二九頁:

就《丹經》理論來說,大家都認為先天一炁,先天地生。關尹子說:「猶如太虛,於至無中變成一炁,於一炁中變成萬物。」認為宇宙萬物皆由一炁化生。《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也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裡所謂的「一」與「太極」都指的是「炁」。兩儀則指的是「陰」與「陽」。

所以古時的修道人認為萬物都是「炁」化生的,那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應該是由自己向內探索體驗到的,也就是向自己的內在鑽研到極致,體會到萬物的根源及演變。現代物理學則是向外探索到極致,得出的結論跟向內鑽研相差無幾,所以,向內等於向外,內即是外!

王老師曾在丹道炁功的課中提到:炁充滿虛空,端賴你會不會取用!他認為炁有可能是物理學所稱的「暗物質」及「暗能量」(註1)。在《中國仙道之究竟第五集》第二○○及二一頁,他就用「暗物質」及「暗能量」來說明「炁」跟「氣」:

但道家前輩在千年以前已經有過類此說明:他們把「氣」先分成二大類,即「先天炁」、「後天氣」。然後又把「後天氣」再分為二:一是「後天中的先天炁」,一是「後天中的後天氣」。先天中的先天炁是一種在宇宙未曾出現前就已經存在的能量,它是形成宇宙的母體,就是今天大家所說的「黑暗能量」。後天中的先天炁是宇宙既成之後,尚未完全物質化的「黑暗物質」。而後天中的後天氣就是現在充塞於宇宙中的氣體,如空氣。修道人用的是先天炁,包括先天中的先天炁及後天中的先天炁。一般人用的是後天中的後天氣,氣功師父練功練的是後天中的先天炁,要煉到大周天中脈開通,內外兩重宇宙接通後,才採得到先天中的先天炁。為了表示與後天氣有別,先天的真炁用「炁」字,後天的氣體用「氣」字,這就是表示兩者不同所在。

如果依上述的分類,後天中的後天氣我們比較容易理解,也可以觀測。那「炁」呢?目前沒辦法觀測,那它有什麼特質?由於無法實際測量,所以經由練炁之人的覺受來認識,《中國仙道之究竟(內金丹法)》第二九頁提出實際的體驗:

如依煉過炁的人的實際感覺來說,煉炁時可有八種不同的感覺,即一般所謂的「煉炁八觸」。這八種感覺是熱、冷、輕、重、麻、澁、動、滑。我們如果僅憑感覺,因為覺得熱,就說它是熱氣團;因為覺得麻,就說它是電磁波,那就難免以偏概全,有失正確。依作者實際體驗,炁與其它事物有一個最大的不同處,就是穿透力特強。當煉者內炁向外發射時,非特一般建築物不能阻礙,而且穿越丘稜,透過高山,如入無物之境,這就不是我們目前所已知的任何物性可加以解釋了。

印象中上課時王老師也有提到:炁有自己的意識!我們在煉「轉丹田」時,意識引導炁聚集而成的光球有時會亂跑,並不會就聽指揮轉丹田,代表炁應該有自己的意識,這或許就是「炁」要用「伏」的原因。

 

除了以上的解釋,還有其他看法嗎?當然有,以下是我的繼續探索:

 

湛若水老師在他的《氣的原理》一書中,第三九、四十、四二、四三頁對氣有如下的解說:

《素問.寶命全形論》:「天地合氣,命之曰人。」指出人是由天地陰陽之氣結合而成的,陰陽之氣是造人的基本質素;戰國時代的名醫扁鵲在他分析醫理的專著《難經》中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人靠氣活著,氣對人而言,就像樹的根一樣,根敗了,生命跟著枯萎。這個道理莊子也說過:「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同樣指出人的生死,是源於氣的聚散作用,這些說法與現代科學「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理論不謀而合。

氣是人與宇宙共通的質素,東晉的葛洪精通修練養生之術,他在《抱朴子.至理篇》中說:「夫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須氣以生者也。」被歷朝稱為神書的《太平經》也說:「元氣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氣而生。」這兩本書的內容都明確指出,萬物之生存,皆是氣的作用,所以人在氣裡面,氣在人裡面。一個人如果能修到天人相應的境界,就能與天地的氣成爲一體,與宇宙同春。

現代量子物理學家也發現,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無機物」,因爲任何物質都是由一羣運動不休的粒子組成,這些帶有意識的能量粒子,即爲中國古修道家所稱的氣,所以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知道,還沒有形成物質之前,宇宙間即充滿了「有物」,《內經》則稱爲「太素」,也就是現代物理學所研究的微小粒子。卡普拉在《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祕主義》一書中說:「在中國的哲學中,道的術語隱含著虛而無形、能生萬物的場的觀念,而氣的概念即明確地表達了場的思想。」幾千年前道家發現的道理,與現代物理學研究的內容不謀而合, 確實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蹟。

大部分人的觀念都認為氣功的「氣」只有一種,其實氣依頻譜的不同分為許多等級,我們這裡要談的,是練習呼吸吐納時,由鼻子從外界吸進丹田的氣,這是練氣的最原始材料。

那麼,進入丹田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丹田裡的氣包括那些成分。我認為,練氣的初期,丹田至少應該有下列三種成分的氣:

(一)除了吞嚥食物時混入的一些空氣之外,食物進入大小腸之後開始腐化,其營養為我們身體所吸收,但腐化的過程會產生一些廢氣,古人稱之為「五穀腥腐」,現代醫學家認為這是人體自體中毒的最主要來源。

(二)動植物本來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有生物能,它也是另一形式的氣。我們消化動植物,同時也吸收了它們的生物能。

(三)練習呼吸吐納吸氣時,由外界進入丹田的某種成分的「氣」。

呼吸吐納時吸到丹田的「氣」為一種含有火氣及動能的粒子,古修道家稱之為「元陽」。元陽以及本書中即將提到的諸多氣的種類,都是尚未合成物質之前的宇宙原始能量……

元陽是一種能量,因此,人身雖沒有管道直通丹田,但是我們可以用心將這種能量穿透身體帶入丹田。

湛老師認為氣、精、炁、神是不同等級的能量,第六七頁即有一圖表說明,簡略如下:氣的成分:電能、熱能;精的成分:生物能;炁的成分:磁能;神的成分:光。那「氣」與「炁」同樣都是能量,不同在哪裡?第一一六、一一七頁:

氣字從气、從米,表示氣是由空氣和營養結合而產生的,經過特定的方法鍛鍊之後,氣發生變化,氣中的火氣不見了,所以古人將它稱為炁,炁從旡、從火,這是一個會意字,意指沒有火氣的氣。

 

另外,陳國鎮教授(註2)在他的《為氣功講點道理》一書裡,也對「氣」與「炁」提出他的體驗及看法:

第二三、二四頁:其實氣功所講的氣並不玄,它是我們身體裡本然存在的生理和心理的指令,但是它並不具象、看不見或摸無著,因此要親身體驗才可能認識它……

氣功到底在練什麼呢?根據我的體驗和推理,練氣功就是在調理自己的生命狀態。表面上,它是以練氣為主的功法,其實是在調節所有的生命大小系統的協和度,使運轉它們的指令信息波能形成同調態(coherent state),整體則達成協和態(concord state)。若能持之以恆練習下去,就可以強化生命力,克服許多身心障礙,使生理機能維持和諧、平衡的運作,因此也能發揮自我療癒的效果。練氣功就是學會這樣的自我調節,使身心常保安穩的健康狀態。

哇賽!什麼是「指令信息波」?「同調態」跟「協和態」又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四、二五頁:我們的身心有許多的機能,那些機能是怎麼來的呢?倘若沒有像電腦指令一般的驅策,它能表現得出來嗎?我把生命的所有機能,都想成有指令在指揮它們,而這些指令都類似波動一樣在生命體內快速奔走。這波動狀的指令,就是我所謂的指令信息波。

高等生物體通常都是相當複雜的系統,但都能整體表現出很高等的生命機能,為什麼能夠這樣呢?我認為生物體無論有多高等,他們都是一體成形的軀體,而不是零件組裝而成的軀體。換句話說,他們雖然複雜卻絲毫不紊亂,所以能夠整然如一地表現各種奇妙的機能。

一個複雜系統要能複雜而又不亂,唯有系統從大小尺度來看它,皆有相似的基本規律,類似碎維圖形(fractals)(註3)的自我相似,或類似相變的尺度定律(scaling law)。如果一個複雜系統具備自我相似的規律,那麼指令信息波的高低頻段也要具有相似的頻譜比例,才可以統御全身大小子系統的機能,使它們表現出局部同調和整體協和的互動狀態。

第二七頁:物理學所界定的同調態是,兩道波動的相位差保持固定的關係,用簡單的話來講,就是兩道波維持固定的步調關係。若以兩人走路的例子來說,就是兩人同時抬步、踏步或抬步對應踏步的固定關係,就是所謂的同調態。如此同調的情況下,兩信息波除了常數項有一點差值外,其實是具有完全相同的頻譜。

至於協和態是許多信息波的頻段形成倍比的關係,倘若我們仍然以步伐的快慢作為例子,大家的步律若形成12233445等各種有理數的關係時,大家一起走就出現所謂的協和態。

哇勒~一看到物理名詞就傷腦筋,有具體的實例嗎?

第二九頁:我們都看過閱兵台前,部隊成員一起踢正步走過的場面吧!大家一起踢正步的動作,就是極為同調的步態。那樣產生的的步伐聲不是很響亮、很震撼嗎?又如交響樂的演奏或合唱團的多部合聲吧!那就是協和的音聲共同組成的協和態,它具有豐富的音樂內涵,因此可以愉悅很多聽眾的心。

那指令信息波維持同調態和協和態對生理有什麼意義?

第二八、三頁:在系統、器官或組織內的信息波,若能維持同調和協和態,就是健康的狀態。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輕重疾病的影響、環境不良因素的干擾、意外事故的傷害,再加上許多情緒或慾望的自我擾亂,原有的同調和協和程度會逐漸遭到破壞,出現日益明顯的失序現象。失序愈嚴重,身心機能的運轉也愈不正常。

失序輕者會出現不適(disease)的感覺,失序重者會出現疾病(illness)的症狀。當我們覺得渾身不對勁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極可能是驅動身心機能的指令信息波,已經不太同調或協和。這時如果懂得練氣功,就可以透過練氣的方式自我調節,快速恢復同調或協和,於是這些初起的小毛病,也就可以不藥而癒。

那古人所謂的「氣」跟「炁」究竟有何不同?

第一七、一七一頁:古人對於氣有空氣的氣,例如氣息出入,指的就是呼吸的空氣。有時候,他們說的氣又指人體內的氣,那是什麼呢?根據我的了解那是指人體內,由於生化反應而產生的能量,它會以電動勢的方式出現而對人體做功,運轉各種生理機能。有些時候,身體會出現生物電流動的現象,這種感覺也被稱之為氣。因此古人所謂的氣有能量和生物電流動的雙重意義,當然也包含它們所產生的動能、熱能和磁能的效應。

除此之外,古人還常用到另外一個字,寫成「炁」,也念成「氣」的發音。那是什麼呢?我在具有特異功能的人身上發現它,也在伏耳的藥物試驗法裡發現它,這是過去的物理學家好像不曾認識的對象,物理的相關知識好像無法完全了解它,可是它卻是古人朗朗上口、言之有物的東西。我與它接觸至少三年以上,才慢慢肯接納它為真實的存在。它傳遞很豐富的信息給我,又很像能用波動的概念約略描繪它,所以我給它取名為信息波。它既非冷熱的能量,亦非電磁的本性,它奔行無礙且飛快之極難以想像,與物理世界的有限量迥然有別。因此我認為古人所說的另一個炁,極可能是指這樣的信息波,它既不冷也不熱,沒有火的性質,所以造字時在旡字下方加四點象徵無火苗之意。

後來,我發現宇宙萬物無論大或小,要維持暫存狀態都不是自顧自的存在,而是要與周遭無垠的信息滄海不斷交換信息波,達到動平衡才可能有所謂的暫存狀態,否則可能很快就蛻變或消失。不同的東西會選擇與它相應的的特性信息波互相交流,因此在該物體四周即有特定的信息波分布的場域,這也可能是許多有感應的人士所說的氣場、磁場或我所謂的信息場吧!如此現象很難想像,我之所以會認識它,完全是從伏耳的藥物試驗法裡,一而再、再而三的體認到它的效應,也從我的波動觀描述它,並且驗證了推論的正確性,才真正深信不疑。因此我認為古人所謂的氣與炁應該包含:空氣的氣、飲食營養轉化出來的能量、生物電荷的流動和非物理所熟知的信息波,它們交織在一起推動著所有的生命或存在物,倘若沒有適當的方法和體驗仔細區分彼此,我們很難釐清它們各自的角色和作用。

物理學家以現代科學語言來描述氣與炁,真是太奇妙了!但專業術語還是需要多多體會與了解,才能充分感受其內涵!

 

內壯(002):「性」與「命」的內涵(1):人智學觀點的「身」中,我們曾經說明人智學觀點的「身」包含:物質體、乙太體(生命體)、星芒體,其中乙太體即與氣有密切關係。在《超越生死門》一書中,史代納再次提到乙太體,第一五六、一五七頁:

生命體(即是乙太體)是圍繞於人類身體外一層稀薄的氣狀體。天眼可以見到像是一層稀薄的氣體圍繞著肉體,可以說是介於肉體與靈魂體(即是星芒體)之間。有天眼的人可以用自己的意識力令自己見不到肉體,只見到生命體,這是更高層次的專注力修持,就像一般人有時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樣。生命體的大小和形狀與肉體類似,它有著非常纖密細膩的結構。而靈魂體則是更大的一層,圍繞著肉體和生命體。

生命體的本色,與彩虹的七種顏色完全不同。看得到這個顏色的人,也許會說它的顏色有點像剛開的桃花的顏色。因為靈魂體穿透生命體,所以生命體會看起來不斷的變動。如果我們想只看到生命體,我們可以用以上所說專注力的方法,分別觀察生命體與靈魂體。

生命體中的分子,是不斷在移動的。無數的氣流,不斷的向各方移動。這些氣流不斷的調節、維護著我們的生命。有生命的個體,包括動物與植物,都有這樣的生命體,甚至連礦物中也可以見到它的蹤跡。這些氣流,一般而言,是不受人類的意志力和意識的控制的,就像心臟與胃的運作也不是由我們決定的。但是當我們開始做超越感官能力的修行時,就改變了這個情形。所以我們可以說修行到某一個層次時,所要修的就是要將意識可以產生、控制的氣流,加入生命體的氣流中。

這樣看來,乙太體應該與「炁」較有關係,而不是「氣」。

那乙太體只有一種嗎?有很多種!有生命乙太、音乙太、光乙太、溫暖乙太、風乙太、水乙太、土乙太。詳細說明請參閱陳琪瑩老師的:乙太的層次

那史代納為什麼說:有生命的個體,包括動物與植物,都有這樣的生命體,甚至連礦物中也可以見到它的蹤跡?之前不是講礦物只有物質體,怎麼礦物也有乙太體的蹤跡?原來不管是礦物、植物、動物、人,都有四體,只不過礦物、植物、動物的有些體不在物質世界,只有人的四體都在物質世界,在《靈性科學入門》一書中第七一頁即有表格列出:

 

天界上層

天界下層

星芒界

物質界

 

 

 

意識體、星芒體、生命體、實體

動物

 

 

意識體

星芒體、生命體、實體

植物

 

意識體

星芒體

生命體、實體

礦物

意識體

星芒體

生命體

實體

註:「意識體」即是「自我體」;「實體」即是「物質體」

 

那中醫呢?中醫也講究氣血,有「氣行則血行」,「氣走六寸血乃至」的說法。在經方中醫的人體生理模型裡,氣指的是氣態水,也就是熱水,有別於液態水,也就是冷水。只有氣態水能穿越胃壁或膀胱上口,進入三焦,穿過橫隔膜進入上焦,形成人體水的循環。

 

李嗣涔教授的《科學氣功》對氣與炁的內涵描述不多,但對練氣功對身體的影響則有較詳盡的科學說明,並且對與人體較無關的氣,比如水晶、隕石、房屋、花草樹木、山川、地理環境的氣,提出可能是「撓場」的說明與驗證。

 

綜上所述,目前科學尚無法對氣與炁形成一致的看法,但對練氣功所引起的身體反應或效果,則可以經由醫療或科學儀器檢測,這就留待下一篇繼續探索了。

我自己則認為目前不論是個人煉功體會或科學假說,可能都是炁或氣的某個面向,跟個人用什麼觀點或煉功的程度以及用什麼觀測工具有關,就好像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也是經過漫長的研究,才終於揭開光的身世:波粒二象性(註4),但這已經是終點了嗎?那可就不一定了!(註5

 

參閱:

「內壯」各篇連結網頁

關於我:Coach煜隆

常態「煅煉班」招生

談「打坐」各篇連結網頁

 

1 什麼是暗物質與暗能量?

2 四個對生命充滿好奇的教授頑童

3碎維圖形

4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

5朱清時院士講物理學步入禪境語驚四座

這里海水與波浪的關係,正是弦與音樂的關係。它們也正是物質世界與宇宙本體的關係。當我弄懂了這個道理的時候,心裡充滿了敬畏和震撼。讀到這裡,你可能感到:“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