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起床,感覺脖子右邊及右肩有些痠痛,咦~是外感?還是睡姿不良?
稍微伸展後,熱了一碗太極米漿粥加三匙桂枝湯一起喝,然後開始每日早課:站樁40分鐘及煉丹功。站樁期間左手動的很厲害,手掌前後、左右顫動,還會拍胸骨,右手也會,但程度就減輕很多,也沒拍胸骨。站樁完痠痛就減輕一些。
接著做丹功:「抱炁灌頂」及「轉丹田」,做完之後,ㄟˊ~脖子就不痠痛了!
原本一直覺得站樁或打坐時的肢體顫動,是在打通氣脈阻塞,讀了林兩傳醫師的《身體的立體結構網絡》,覺得或許也是身體自己在調結構,把結構調正了,就不痠痛了!
身體有自己的智慧,在人智學來講是「肌肉存有」(參閱《人如何動?》),本來就會自己動,只是人會擔心,或是生活緊湊,就用意識(神經存有)控制,一但控制,原本的調整狀態就被中斷,痠痛無法解決,只好靠醫生或找人按摩調理。
另外,原本左下背舊傷被引發出來後,就時常在做某些動作時抽痛一下,平時也會感覺痠痛延伸到左上背,而且只要上半身前傾或坐地上的姿勢過久,一轉換姿勢,下背就會僵硬痠痛。現在感覺改善很多耶!一定是做對什麼事,比方:武術放鬆練、太極導引的旋絞鬆身⋯⋯不管如何,繼續煉功,把身體調回正常的結構!
要補充的是:吃的食物對身體影響很大!之前有分享過喝微糖豆漿跟豆花造成我身體較僵硬及煩躁、易累,不喝就好的現象,到底是糖(現在一般都不用蔗糖,用代糖或其他),或大豆的某些成分造成?尚未確知。現在發現,有些攤的食物晚上吃後,早上會很累不易起床,不吃就不會!哇咧~雖說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但對身體要有感覺、懂得傾聽身體的聲音,且食必天然,應該是每個人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