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探微(48):轉身蹬腳、左右摟膝拗步:20240907

今日(9/7)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四十三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課程一開始,大家先行一趟拳,結束之後,老師先稱讚一位師姐已經有氣出來了,接著介紹從美國回來的兒子跟大家認識,並說兒子與女兒從小就練拳,現在的勁氣都很不錯,鼓勵大家把兒子、女兒、孫子女都帶來練。真的!我都在想如果年輕時就開始練,現在一定不同凡響啊!然後老師問大家有沒有問題:

我:左右分腳的「劈」要怎麼做?

老師說我們是取形意拳的劈拳過來用,內家拳的基本內涵都相同,可以互補。劈拳是用胸轉、肋骨下降劈,這樣才有威力,就好像舉起斧頭往下砍柴一樣,如果只用手,不只沒有什麼威力,還容易手酸、累。內家拳的劈是用身體由上往下劈,才有威力。

剛開始做時,先用肋骨把手上舉,再用胸轉把連結肋骨及胸骨的軟骨,還有肋骨下沉,帶手由上往下劈。

老師示範完後,讓我們摸他的胸骨,跟我們一一搭手練習,用身體劈下來的力道真的很強。我們剛開始還不能領會,有些師兄姐跟老師搭手後有做成功,我就去跟他們搭手練習,然後再找老師驗證,結果還是沒有把胸轉做好。後來想像自己像美國隊長在劈柴,把手放鬆,用身體裡面帶手動,才稍微有一點樣子,老師看到也說對,但一跟老師搭手,手就不由自主地用力,唉~還是要多加練習,把肌肉用力的拙力放掉!

之後老師也提到,採也是要用胸轉採(上節課金雞獨立的採則是用千斤墜採,兩種應該可融合?),沒有用到胸轉,就採不好,形意拳的劈之後,通常都會接採。老師與我們搭手示範用胸轉採,明明外表看起來都沒啥動作,就是會被採走,胸轉真的要好好練習。

 

接下來老師講轉身蹬腳:

1.轉身:

1)合:左小腿收回,左手放鬆收回在下腹做掤,右手也放鬆收回,兩手在下腹好像抱一顆球。

2)轉:把氣提起來,提尾閭,右手輕輕一撥盪起來,就以腳跟轉過去了。

3)合:轉過去之後要合,右手合左手在前,氣下,定住,才能蹬腳。

右分腳是面向左45度,轉身180度之後變成面向右45度。

大家先練習轉身,剛開始合的不好,就轉得搖搖晃晃的。沒有提尾閭,身體就重重的,一提身體就輕了,所以只要右手輕輕一撥一盪就轉過去了,不然以為都要很用力才轉得過去。轉過去之後,要合,氣下,才能定住,不然會轉過頭止不住,定住了才能蹬腳。

2.蹬腳:蹬腳也不是用腳蹬,是用尾閭蹬!轉好之後,氣下,左腳站穩,尾閭下把腳蹬出去,這樣才有威力,兩手也纏絲翻掌擊出。蹬不是只蹬到對方表面,而是要穿透進去,所以內家拳的攻擊都不是表面傷,都是穿透進去的。老師用腳蹬牆示範,只到表面的聲音會很大,穿透進去的不會很大,但很飽實。我們也一一練習蹬牆,不太容易,剛開始還是只用腳蹬,後來才能用尾閭蹬!

 

接下來是左右摟膝拗步:

摟膝拗步的做法之前老師已經解說過,這次特別提到一點:當我們站好前七後三弓箭步,要把手推出時,如果對方也推來,我們遇到阻力,其實是推不出的!老師與我們一一搭手試驗,真的推不出去!怎麼辦?老師把我們的尾閭往前推,然後要我們用兩腳纏絲往前蹍,這樣才能在有阻力的狀況下推出!大家一一跟老師搭手練習,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只有一點微小的差異,效果就差很多!

 

轉身蹬腳的以往影片整理:

左右分腳完了以後,合起來,合到一點:下丹田,轉的時候就一點轉,轉完,也是先合再蹬腳出去。轉的時候,把全身合到一點,胯要合進去,然後一點轉,轉完合,蹬腳之後,還是先合到一點,再做左摟膝拗步。不合就沒辦法起腳。左右分腳是腳尖,轉身蹬腳是腳跟,轉身擺蓮是腳刀掃堂腿,金雞獨立是膝蓋。

 

王世溫老師的太極拳專書,請上蝦皮購買:

《太極拳解析》

《太極拳勁氣解析》

 

「太極拳探微」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領神會 的頭像
    心領神會

    心際效應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