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網路書店找書時,突然看到「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這欄出現《真正的靜心》,眼睛一亮,這本我有啊,於是就再找出來重看。
我們練習靜坐時,腦中一般都會一直浮出念頭、想法,為了降伏這些不斷湧現的小劇場,就用諸如數息、觀息、持咒、念佛、觀想、注視某一點⋯⋯來讓注意力先集中在一點,然後再把這一點放掉。
在這本《真正的靜心》中,後禪學及新不二論的導師:「阿迪亞香提」則提出「不操弄」,上述把注意力先集中在一點然後再放掉,還是屬於頭腦的操作,只要是頭腦的操作,都是受限的、短暫無常的、受制約的。
那要如何達到「真正的靜心」?以下是該書的編者,在參加阿迪亞香提所主持的靜修營時收到的講義,我覺得已經把「真正的靜心」的精髓說完了,整本書其實都在說明這份講義,所以一起來「感受」:
真正的靜心
「真正的靜心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沒有方法。一切的方法都以達成一種特定的頭腦狀態為目標。所有的狀態都是受限的、短暫無常的、受制約的。迷戀特殊狀態徒然增添束縛、養成依賴性。真正的靜心是以最原始的意識安住。
真正的靜心會在覺知不執取感知客體(對象)之際自動浮現在意識中。一開始靜心時,你要留意覺知總是專注在一些客體上:思想、身體感覺、情緒、記憶、聲音等。這是因為頭腦所受的制約就是專注、收縮並集中於客體上。然後,頭腦會不由自主地以公式化的、扭曲的方式去詮釋它所覺知到的東西(客體)。它會開始根據過去的制約去總結、假設。
在真正的靜心裡,一切客體皆能不受干涉而自然運作。這表示,不需要做出任何努力去操弄或壓抑你覺知到的任何客體。在真正的靜心裡,強調的是作為覺知本身(being awarness):不是強調覺知到某某客體,而是安歇於原始覺知本身。原始的覺知(意識)就是一切客體生生滅滅的本源。當你輕柔地放鬆進入覺知、進入傾聽,頭腦那不由自主集中於客體的傾向將會消退。生命存在的寧靜會更清楚地進入意識當中,更常歇息並安住於該處。一種開放而具有接受性的、沒有任何目標或預期的態度將會讓寧靜和靜定更容易出現,能夠獲得顯露而自然的形成。
寧靜和靜定並不是一種狀態,因此無法被製造或創造出來。寧靜是一種非狀態,一切的狀態都在其中生生滅滅。寧靜、靜定與覺知並不是某種狀態,它們永遠無法以客體的身份被完整地感知到。寧靜本身是那永恆的觀照,沒有任何形相或屬性。隨著你以觀照者的身分深深地安歇,一切客體都將恢復它們自然的運行,覺知也能脫離頭腦那不由自主的收縮集中與身分認同,回歸至它自然的、非狀態的存有。
那麼,這個簡單卻深奧的問題「我是誰?」,便能夠揭露一個人的真我,它不是那個永遠如此專制的小我性格,而是沒有客體的生命存在——那最原初的意識,在其中,所有狀態與客體的來來去去,都只是「你是」(YOU ARE)那永恆無生之真我的顯化。」
這份講義的兩個重點:「讓一切如其所是」、「靜心式的自我探問」,即是這本書的兩個部分。
那為什麼頭腦所有的狀態都是受限的、短暫無常的、受制約的?那就要看阿迪亞香提的第二本書:《在生命盛放處》,書中明確指出:頭腦就是我們受苦的來源!這真的要對自己受自己的觀念、想法、情緒、感受的影響有深刻的體悟,才能恍然大悟啊!不然就要研讀心理學的書籍,細細探究、了解、反省自己識心的運作方式,才能逐漸擺脫習以為常的「慣性」!
如果數息、觀息、持咒、念佛、冥想都不管用時,或許可以試試「真正的靜心」⋯⋯
繼續看第三本:《空性之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