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299.JPG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坐」每個人都會,只要臀部有了依靠就是「坐」,大家都明白什麼叫「坐」,而且每個人都會「坐」,似乎是非常簡單。但是談到坐的姿勢可複雜多了,有正著做、歪著坐、彎腰駝背的坐、抬頭挺胸的坐⋯⋯大概可分為隨隨便便的及規規矩矩的坐。有些人為了修身養性或閉目養神而行靜坐,出家人施行盤坐;有些練內外功的人一方面盤坐,一方面運氣。這姿勢一般人謂之「打坐」。談起「打坐」從字意上看似有矛盾之處,坐是一種靜的動作,打是動的動作,為打架、打人、打拳⋯⋯既然打又如何坐?坐又如何能打?動與靜的動作,又如何協調配合?從字面上來看,實難令人了解。

事實上,打拳是一種外功,打是練外功時的動作,而打坐是在練靜功或內功時候的姿勢。在靜坐的境界裡,是血氣脈的運行,會產生兩種動態:一是身體外型的動,像是顫動、抖動、跳動;一種是身體內經脈的震動。練氣功內功者,會明白運氣可以打通身體中的氣脈,以氣脈幫助血脈之運行,血脈暢通後,可以幫助氣脈之運行,因此血脈氣脈彼此相輔相成,以增強身體的舒適與健康。氣脈之運行,亦會帶動臟腑之運動,同時會影響到經絡及筋脈之流暢。因此練氣功者人雖然在坐,但身軀及內臟均有動的跡象。身軀的動,有向上、下、左、右的擺動動作,或有打轉的動作,動得厲害之時候,動作相當激烈,猶同打鬥,故以打字形容。至於內臟的發動,外人雖難以看見,但修練者本人之感受是非常明白,有人甚至對氣脈運行的方向,及所經過的脈路、氣路均瞭為指掌。

因此在靜的境界中而生的動的形態亦就產生,此即所謂「靜中動」,打坐之字意或許可以由此而來,打坐也無形中成為修行者或練內功者之專有名詞。至於練外功者,如像練太極拳,練功者在打拳時意志也得守住丹田,因之打拳的人在動中有靜,稱之為動中靜,而打坐的人在靜中有動,故稱之為靜中動,都可以稱為是內外兼修的功夫。

打坐的姿勢很多,因門派之不同,姿勢與方法亦略有差異,佛家與道家不同,各宗各派又有不同,但原理上不外乎大同小異,因練者的體能、年齡、信心、耐心、毅力有所區別,智慧與恆心亦有不同,所以修練的進度及進展亦難以概論,唯有套一句「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俗語了。

(原文刊載於《東西醫訊》第二期:79.3.30

談「打坐」各篇連結網頁

參閱:

關於我:Coach煜隆

常態「煅煉班」招生

「內壯」各篇連結網頁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