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315.JPG

初明(港台知名的氣功老師,初明是他的筆名)

為什麼要打坐?中醫的理論很明確,指出人體健康繫於「氣」 和「血」的調和、平衡。循著 「氣脈」和「血脈」,「氣」與 「血」運行人體,彼此相輔相成。 所謂「血為氣母」,「氣為血帥」,「氣能行血」⋯⋯ 有關血的運行,這些的論調,一般人都知道。人體有血,血能流動,乃形成循環系統。但少有人知「氣脈」,唯練內功者對氣脈在人體內之運行,以及運行之途徑,卻一目了然。然而,在什麼條件下氣才走得通順呢?這條件就是「靜」。 因為,在動作時,人體血脈會走得快,走得愈快,氣脈就走得愈慢。激烈運動時,會增加心臟負擔,使其跳動加快,人便上氣不接下氣,有呼吸急促的現象,這正表現了「氣脈」的阻塞。氣脈一阻塞,人會感到「乏力」,而劇烈運動後,人會感到沒有力氣。因為,有「氣」才有「力」。一般人求「動」,凡劇烈運動皆屬 「體能的運動」,而非練力的 「體力運動」。所以,欲氣脈運行暢通,必須在靜的境界中,始能獲得。

「靜」的方法很多,睡眠、靜坐、休息、練內功⋯⋯其主要目的是要心靜下來,然後使肌肉鬆懈。鬆懈可使氣脈運行順暢,並可加強運行速度,以便恢復身體機能的疲勞。在「動」及「緊張」環境中,人容易疲勞,也容易累,體能的損耗頗大,唯有在靜的境界,於睡眠、休息、靜坐、練功中予以補償。現代醫學研究中提到,人睡眠時,大腦皮層活動減到最低度,身上自律神經、自衛免疫系統等才會發生最高的修理補價作用,這也是氣脈存在的明證。

除了睡眠,我們再談談「休息」。什麼叫休息?其用意為何?先談「息」。我們的呼吸,一呼一吸謂之「息」。「休」大致分為兩種解釋。「人」字邊加個 「木」字,人累了,靠在樹木旁吸樹的氧氣,也就是人的二氧化碳與樹的氧氣互相交流,配合宇宙的循環原理。第二種解釋,是人要靜下來,在靜的狀態下,彌補體力之損耗,要人靜得如樹木一般,然後慢慢呼吸。故「休息」二字連在一起的意思是人在體力疲勞之後,把心靜下來,靜得沒有動作、沒有思想,像樹木一樣,再用丹田運氣呼吸,就是打坐的基本姿勢與動作。

(原文刊載於《東西醫訊》第三期:79.7.30

談「打坐」各篇連結網頁

參閱:

關於我:Coach煜隆

常態「煅煉班」招生

「內壯」各篇連結網頁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