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神智學》書籍摘錄 (1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8441.JPG

以上所說的話語當中已點出,想自己直觀高層事實的人內在所必須培養的第一個特性。那就是無所執取、不帶成見的一志(ruckhaltlose, unbefangene Hingabe)於人類生命,以及人以外的世界所啟示的事物。從一開始就帶著一直以來的生命評斷去面對世界某種事實的人,會因這樣的評斷,而關閉了這事實對他可能施加的平靜而全面的作用。學習者必須能夠時時刻刻使自己成為一個完全空的容器,讓別的世界流入。只有在那些從自己出發的每一個判斷、每一個批判保持緘默的瞬間,才是認識的剎那。重點根本不在於,譬如像是我們面對某個人時,我們是否比他有智慧。即使最沒理解能力的孩童,也能給最崇高的智者一些啟示。若這智者還帶著他如此有智慧的評斷面對這孩童,那麼他就把他的智慧像是一塊不透明玻璃,推到了這孩童要給他的啟示之前。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9.JPG

毫無根據地不相信,確實是有害的。因為這會在感知者的內在產生後座力,阻礙他去接納豐富的思想。並非盲目相信,反倒是接納靈性科學思維界,是開啟高層感官的先決條件。靈性研究者面對其學生時會提出這樣的苛求:你不要相信,而是要思考我對你所說的話,把這些話轉變成你自己思維界的內涵,然後我的思想本身就已經在你身上作用,讓你認知到這些思想的真相。這是靈性研究者的心態。他提供啟發(Anregung);持之為真的力量源自於接納者自己的內心。靈性科學的直觀應該以這種意義來探索。能克服一切將自己的思想沉入其中的人可確定的是,這些直觀或早或晚將引領他至自身的直觀。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7.JPG

再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的是,有意願培養其高層認知能力的人,自身所下的真誠思維功夫是多麼必要。當許多想要成為「視者」的人輕忽這真誠而克己的思維功夫時,這強調也就更加迫切。這些人會說,「思維」對我毫無幫助,重要的是「感受」、「情感」或類似的東西。面對這樣的狀況必須說,若沒有事先在思維生命上下功夫的話,無人能成為高層次意義上的(也就是真正的)「視者」。某種程度的內在安逸(Bequemlichkeit),在許多人身上扮演著尷尬的角色。他們無法意識到這安逸,因為它穿上了蔑視「抽象的思考」、「閒散的思辯」等外衣。但如果將它和閒散、抽象思路混淆在一起,就是錯認了思維。這樣的「抽象思考」很容易就扼殺掉超感官的認識;充滿生命的思想可以成為這方面認識的基礎。假如能夠避開思想功夫而獲得高層次視者天賦,確實是安逸許多。這正是許多人想要的。但內在的堅定、心的沈著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思維能致於此。否則只會出現各種景象不真實地閃來閃去的混亂心理遊戲,這遊戲雖然使某些人覺得有趣,但卻和實際探入高層世界毫無關係。——如果再想遠一點,,一個真正踏進高層世界的人內在所出現的會是那種純粹靈性體驗,也就能領會這件事情還有另外一個面向。心之生命的絕對健康(Gesundheit)是成為「視者」所必需的。而沒有比真正的思維更能夠維護這方面的健康。若邁向高層次發展的鍛鍊不建築在思維之上,這方面的健康狀況可能遭受嚴重傷害。千真萬確的是,視者的天賦使得一個健康且能正確思想的人,比沒有這方面能力的人活得更健康、更能幹。而同樣千真萬確的也是,所有自我發展的意願若是害怕努力思考,一切與這領域有關的夢想,會助長不切實際的幻想以及對生命錯誤的立場。依照這裡所說的觀察方式而想發展高層認識的人,不必擔心害怕些什麼;但這只能在這個先決條件下進行。而此先決條件僅只與人的心與靈相關;在此先決條件下,若談論對身體健康有任何本質上傷害性的影響是荒謬的。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6.JPG

只有那思考一切與心理世界及靈性世界有關的知識是如何安歇在人心基底的人,才能確切地觀看這裡所探討的事物。可以經由「認識途徑」提取這些知識。人能夠「洞見」(Einsehen)的不只有自己本身、而且還有別人自心基底所提取的東西。即便是自己根本還沒參加過踏上認識途徑的活動,也可以做得到。真正的靈性洞見能在未被成見所混淆的心性中喚啟理解的力量。這未被意識到的認識,迎面碰撞到其他人所發現的靈性事實。這種迎面碰撞不是盲目地相信,而是健全的人類理解力正確地發揮作用。比起那啟人疑竇的神秘「沈浸」(Versenkungen)等類似經歷,人在這健全的領會當中,應該看見讓自己認識靈界的更好出發點;人們常相信在這些神秘經歷當中,可以得到比健全人類理解能力從真正靈性研究所遇見而得到承認的還要好的東西。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4.JPG

若有人問我:我自己要如何獲取靈性科學的高層認識?——可以回答他:先透過其他人的分享來讓自己瞭解這方面的認識。如果這人回說:我想自己看,我不想知道別人所見過的事物。那就回應他:正是在別人分享給你的吸收過程當中,讓你踏上邁向自身認知的第一個階段。對此他可能會說:那我不就先被強迫盲目地相信。然而這種分享與相信或不相信無關,僅只是無成見地接收所聽見的東西。真正的靈性研究者說話時絕不會期待,他所得到的回應是盲目地相信。他始終只認為:這是我在靈性實存領域中所體驗的,而我所敘述的是我自身的體驗。但他也知道,他人對這些體驗的接納並在思想上為其所敘述事物所穿透,是讓他人自身靈性發展的活生生力量。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2.JPG

每個人都能夠自己獲得這本書中所意指的靈性科學知識。這篇文章的陳述方式,所提供的是高層世界的思維圖象。而這些過程在某些方面是邁向自身直觀的第一步。因為人是思維的存在。要從思考出發才能夠找到認識的途徑。只要人的理解力接受高層世界的某個圖象,這對他而言就不會徒勞無功,即使它目前好像只是在敘述,透過其自身直觀能力尚無法看透的更高層事實。因為人所接受的思想本身,會展現一種在人的思維界中持續發揮作用的力量。這力量在人的內心活動,喚醒潛藏的天賦。認為對這類思維圖象的全心投入是多此一舉的人,限於錯誤中。因為他在思想中所看見的只是沒有本質的抽象物。而思想卻是以一種活生生的力量為基礎。如同這思想對已經擁有這方面認識的人來說,是在靈中所見識到事物的直接表達現前一般,這表達的分享過程在分享者的身上,會以從其自身產生出認知果實的胚芽(Keim)身份而發揮作用。想追求更高層的知識、卻拒絕在思維上下功夫而想求助於人內在其他力量的人,沒考慮到思維正是人在感官界所擁有的最高能力。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2.JPG

第三種氣宇的基本色彩是黃、綠和藍。當思想充滿高尚、廣博、從神性的宇宙秩序全體出發而掌握個別事物的理念時,會在此處顯現出亮黃色。當思想由直覺而來並且完全不含感官表象的話,那這黃色會帶有金色光澤。綠色表現對萬物的愛;藍色是為萬物無我犧牲奉獻能力的標記。若這犧牲奉獻能力提升為立於行天下之義的強大意願,那藍色會閃亮成為亮紫色。若是雖擁有開展較高的心德,但仍有個人利己主義所餘留的自尊與好勝心現前,除黃色系列之外還會出現那些偏向橘色的色彩。——然而必須注意的是,氣宇中這部分色彩的細緻變化,與我們在感官界習見的十分不同。「視者」在此所面對的那種美與莊嚴,尋常世界中無物可比。——那些不重視「觀氣」(Sehen der Aura)之旨在於推擴(Erweiterung)與充實(Bereicherung)物質世界中所感知事物的人,無法正確評斷這裡所描繪的「氣宇」。這一種推擴旨在,認識心之生命的形式具有感官世界以外的靈性實在性。此處所有的敘述,與某種出於幻覺所感知到氣宇而對人的性格或思想所做的詮釋完全無關。敘述的目的在於,以靈性世界為導向的認識之推擴,也不想和那以氣宇詮釋人心而啓人疑竇的技巧有任何關連。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30.JPG

第二種氣宇又顯現出最為不同層次的色階。強力發展的自我感、自尊與好勝心以褐色或橘色之形表現出來。好奇心也會透過紅黃色塊顯示。亮黃色反映清晰的思維與智力;綠色表現對生命與世界的理解。容易掌握事物的孩童,在氣宇的這個部分會呈現許多綠色。好的記憶能力透過「綠黃色」在第二種氣宇中顯露出來。玫瑰紅指向意願良善、富有愛心的德性;藍色是虔誠的標記。虔誠越是趨近於宗教般的熱情,藍色也就越傾向紫色。較高觀點的理想主義與生命的真誠會出現靛藍色。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29.JPG

完全根植於低等愛好的個人自我感,亦即利己主義(Egoismus)的最低階表現,以不清楚的黃至褐色調表現。如今很清楚,動物性的衝動生命也可以具有令人喜愛的性格。在動物王國中就可以發現到,一種純粹天生的自我犧牲能力的高程度表現。動物性衝動的發展,在天然的母愛當中展現得最為完美。這無我的天生衝動在第一種氣宇中,以亮淺紅至玫瑰色系列表現出來。對於感官方面的刺激容易膽怯與受驚,會透過褐藍或灰藍色顯現在氣宇中。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27.JPG

所以氣宇中所表現的是,人在其軀體化歷程當中從自身所造就的東西。

氣宇所有的三個部分中,涵蓋了各種色彩最不同的細微差別。但這些細微差別的性格,會隨著人發展的程度而有所改變。——在氣宇的第一個部分中能看見尚未發展的衝動由紅至藍的所有細微差別。這些細微差別有著混濁不清的性格。那逼人的紅色系指向感官的欲望、肉體的歡愉、渴望味覺與腸胃的享受。綠色系主要出現於這樣的低等人身上:他們傾向遲鈍感、偏好無所謂而貪婪地投身於每一個享樂之中,但卻害怕自己花費力氣去追求享樂的滿足。強烈渴望某個自己所獲能力無法企及的目標的激情,會出現淺褐綠及淺黃綠的氣宇顏色。某些特定的現代生活方式,確實正好營造這類氣宇。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12.JPG

所以在「視者」看來,心之生命的特性會表現在氣宇的特質上。若面對的是完全沈浸於當下感官衝動、欲求或眼前外在刺激的心之生命,那他看見的會是以最尖銳的色調所顯現的第一種氣宇;相對的,第二種氣宇弱不成形。其中只看見稀疏的色彩;幾乎見不到第三種氣宇。只是四處仍然顯現的閃爍彩色小光點,基於此這表示,在人身上有此心調,永恆者也做為天賦活著,只是受到感官標明的影響而被壓抑。——人所擺脫掉的他的衝動性越多,氣宇的第一個部分也就越不咄咄逼人。此時第二個部分會一直不斷長大,並且以其光照的力量不斷充滿物質人活於其中的色彩體,使其愈來愈完滿。——而且人越是展現自己為「永恆的僕人」,神妙的第三種氣宇也就會越顯現出來,這部分為人是靈性世界公民多寡程度提出了成績單。因為神性自我藉由氣宇的這個部分,照射進凡塵世界。只要人顯現出這氣宇,就是神性藉助它們而照亮這個世界的火光。透過氣宇的這個部分展現出,他們知道不為自己本身,而是為永恆的真、崇高的美與善存活的程度有多寬;他從其小我掙脫,將自己奉獻於大天行壇(auf dem Altar des groBen Weltwirkens)的程度有多遠。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10.JPG

這三重氣宇是,人之德性在超感官方面可見的表徵。三個環節:身、心與靈在氣宇之中表現出來。第一種氣宇是身體對人心所施加影響的鏡象(Spiegelbild);第二種所表明的是,已經超越直接感官刺激但還未效勞於永恆的心之屬己生命;第三種所鏡現的是,永恆的靈對暫存的人贏得的君臨(Herrschaft)。描繪這氣宇時——如同此處所發生的——必須強調,這類事物不僅觀察難,而且描寫尤艱。因此不要將這裡所敘述的方式,看成是啟發(Anregung erblicken)以外的東西。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06.JPG

那麼人氣宇中的這三個色彩種類,並不是大致上完全並排陳列;它們並非處於大致上彼此分離的空間區塊之中,而是以最多種的方式相互貫穿。在氣宇的某個位置可以看見這三種色彩交叉呈現,如同能夠同時看見與聽見例如是鐘的物質體/Physischer Korper一樣。因此使得氣宇成為一種格外複雜的現象。因為這可以說是與三種彼此滲透、貫穿的氣宇有關。但若是將注意力交替集中於這三種中的任一種氣宇,就能清楚分辨。此時人在超感官世界和在感官世界所做是類似的事,——例如為了完全投入某個樂段的印象之中——會閉上眼睛。「視者」在某種程度上都擁有,能夠觀看這三種色彩的三重感官。而且為了不受干擾地觀察,他能夠對某些印象開啟或者關閉某一種感官。有的「視者」身上起初可能只會發展出針對第一種色彩的感官。這類的人只看得見第一種氣宇;其他兩種對他來說仍為不可見的。同樣地有些人能對前兩種留下印象,而對第三種則不能。——「視者才具」的較高階段就在於,能夠觀察到所有三種氣宇,並且能夠基於研究目的,而將注意力交替導向某一種特定氣宇。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401.JPG

「靈性觀看」修養較高的人,能夠將這在人四周湧流與散發的「氣宇」所呈現的色彩現象,區分為三個種類。首先是那些大致上擁有無法透視和遲鈍特性的色彩。的確,若我們將這些顏色與我們的肉眼所見的顏色相比,前者與後者相較之下顯得輕快而透明。但在超感官世界本身之中,這些顏色所充溢的空間相形之下是不透明的;它們像霧形般充滿整個空間。——第二種是那些彷彿只是光的色彩。這些色彩完全照亮它們所填滿的空間。空間透過這些色彩本身而成為光的空間。——與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是第三類色彩的顯現。這些色彩擁有放射、閃耀與發亮的特性。它們不僅完全照亮所填滿的空間;並且透射與光耀著整個空間。這些色彩中有一種積極的、本身行健的東西。其他色彩本身則有著靜止與不閃耀的特色。相對的,這些第三類色彩彷彿不斷從自身生產出自己來。——透過前兩種色彩,空間像是被一種在其中保持靜止狀態的細緻流體所填滿;透過第三種色彩,空間中充滿著自身不斷燃燒的生命、永不休止的活動力。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99.JPG

精確的靈性覺察能力能夠注意到,人從外界所接收的每一個感覺。外界的每一個印象都使他強烈不安的人,氣宇中所展現的是不斷閃爍的藍紅色小斑點或小斑塊。這些小斑塊在感受較不強烈的人身上,會帶著橘黃或美麗的黃色色澤。所謂「魂不守舍」的人顯現的是,以多少是變化的形式由淺藍游走到淺綠色塊。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98.JPG

不僅只有心的基本狀態,還有短暫的情緒、心境以及其他內心體驗,都會在氣宇上呈現其色彩的湧流。突然爆發的強烈氣惱,產生紅色的潮湧;榮譽感受到傷害而瞬間表現出的激動,會顯露出暗綠色的雲霧。——但色彩不僅只以不規則的雲霧形式,而且也會透過某種有明確界線而規則的形象呈現。若注意某個人身上恐懼突然爆發,會看見比方說這恐懼從上到下像帶著藍紅色閃光的藍色波紋狀色帶般在氣宇中呈現。若注意到一個人懷著緊張期待著某件事情發生,會持續看見紅藍色條紋由內向外,以放射的方式貫穿著氣宇。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97.JPG

依照心的活動所源出想法的不同,服務於自身動物般衝動的想法,或者立足於對理念以及切事旨趣的想法,在氣宇之形上會顯現相應不同的色彩。將一切思想運用在滿足自身感官激情的靈光頭腦,展現出暗藍紅色系列色彩;相對地自身思想無我地立足於切事旨趣的人,顯現出明亮的紅藍色調。生活在靈之中並有著崇高捨己精神與奉獻能力的人,會讓人看到明亮紫色或玫瑰紅色。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96.JPG

在全心奉獻的心調中,會出現藍色調。人將自我投入服務某件事的程度越高,藍色系列色彩也就越顯著。在這方面也可以遇見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有些人不習慣去發揮其思考的力量,在某種程度上除了自己的「好性情」(gutes Gemut)之外,並不投入世界事件洪流之中的被動的心。他們的氣宇閃耀著美麗的藍色。許多全心投入宗教的人,氣宇也呈現這種顏色。富有同情心以及那些樂意在存在中全面行善的心,也有類似的氣宇。若這些人此外還聰明的話,藍色與綠色就會交互湧流,或藍色自身會帶有綠色調。相對於被動的心,積極的心的特色在於,其藍色從內在滲透出明亮的色調。富有創造力的人、那些思維能帶來豐碩成果的人,彷彿從內在某個點放射出明亮的色調來。這方面的最高層次例子展現在那些人們稱之為「智者」的人士身上,尤其是那些內心滿是果實纍纍理念的人。總之,一切指向靈性活動的事物,較具有從內在散發而出的形態;而所有源自動物般生命的東西,有像不規則雲彩般瀰漫著整個氣宇的形式。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92.JPG

與這類情緒狀況本質上不同的是,那在平靜、斟酌、沈思的心調中的氣宇。褐色與紅色系消褪而顯現出綠色系各種細緻的色調。致力於思考的狀況下,氣宇會呈現令人感到舒服的綠色基本色調。那些知道如何適應生命各個狀況的人,可以說其氣宇主要呈現出這種狀況。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8359.JPG

人們必須相互比較各種不同心理體驗的氣宇,才能學會理解各個色調所具有的涵義。首先來看看那些明顯受情緒強烈烙印的心理體驗。不過這類體驗可區分為兩個不同種類,一種是心之所以趨向這類情緒,主要是被動物般的天性所驅動;另一種則採取較精緻的形式,也就是所謂受沉思強烈影響的心理體驗。在第一種心理體驗狀態下,氣宇的某些特定區塊,主要會湧流出褐色與淺紅黃色系列的色彩。在有精緻情緒的情況下,同樣的區塊會出現較明亮的紅黃色與綠色調。人會注意到,綠色調會隨智力的增長而愈來愈常見。非常機靈但卻完全沈浸在其動物般衝動滿足的人,其氣宇會呈現許多綠色。但這綠色始終或深或淺地帶著一抹褐色或紅褐色。不聰明的人氣宇所湧現的,有一大部分是紅褐色或甚至黯沉的血紅色。

——魯道夫·施泰納:《神智學:超感官的世界認識與人的天職導論》

 

文章標籤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