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紀錄一下這兩天的課程:

 

首先,劉美珠老師介紹身心康復及身心流動技法的由來:一是她先生林大豐老師2000年的博士論文:BodyflowingAn Integrated Somatic Approach to Health and Well Being ,二是身心學及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三是體適能的理論及方法。

 

人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怎樣才是健康?生命又是如何形成及展現?

如果要促進人體健康,不可避免的就要往源頭探索,源頭的假設、觀念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促進健康方法!

「體適能」看到的是人的物質體,所以會在物質上著手,而且是以第三人稱的觀點來看身體,所以會進行所謂的科學客觀實驗及觀察。

「身心學」則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強調個人內在經驗的體會及反省,探索人體覺察、生物功能和外在環境三者間的身心互動關係。那靈呢?先存而不論,因不同民族、宗教形成的靈的觀念不同。但當身心和諧時,靈應該也能適當地組合!

 

體適能及身心學對人體看法的不同,後續衍生的促進健康方法就不同,比方:體適能的五大要素是肌力、肌耐力、心肺功能、柔軟度及身體組成;而身心康適除了這五要素,還有「自我覺察」、「有效率使用身體」及「自我表達」,當有了後三項,前五項的訓練便截然不同!

比如練肌力會有主要作用肌,當一直注意在作用肌緊縮時,關節的空間便會縮小,而且費力,但如果注意力在拮抗肌延伸拉長,就能讓關節空間打開,也會變得較不費力且很有效率!

 

那為什麼叫「身心流動技法」?原來林大豐老師累積多年的經驗及研究發現,人體其實充滿了「流動」:從卵子、精子結合成受精卵,再發展成胚胎,胚胎逐漸分化成各種組織,組織形成器官,器官形成各類系統,各類系統再組合成人體,都是不斷流動所產生的結果!組成人體之後,人體內外部也是不斷在流動!有哪些流動?身心流動技法Body Flowing主要著重在三種流動的感知、開啟與維持:氣(能量)的流動、體液的流動、幸福和快樂(emotion)的流動!在這樣的前提下,延伸出三種主要課程內容:流動伸展(Flowing Spirals)、流動核心(Flowing Cores)及身心律動(Flowing Moves)。

 

知道了身心康復及身心流動技法的來由之後,就開始身心律動的課程啦!這兩天最主要的主題是:BMC的身體構圖:結構與功能。正確了解身體的結構,才能正確的發揮功能啊!但老師講身體結構可不只是講大體解剖,而是由胚胎學講起,從來源看結構,才能了解不同結構間的關係,也才能發展出適切的訓練!比方肺與大腸都來自卵黃囊,所以中醫的肺與大腸相表裡是有道理的。當然短短兩天的課程只能濃縮講,還好我早已報了下週開始、每月一次4天的「經驗解剖學」,這樣才能詳細了解人體啊!

前兩週才買了幾本有關胚胎學的書,這下可得好好看啦!唉~當初念藥學系也沒像現在這麼認真,不過當時是認真在劇場及藝文,其實應該說是在認真地探索及開發自己啦!

 

接下來兩天,是不同的主題了!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人體鍛鍊教練 / 身心靈探索者】進修篇:「身心康適」之「身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