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162.JPG

【上課筆記】

零到七歲,小孩的心魂是朝向過去,

他認為這個世界都是對的、都是善的、都是道德的,

所以就會模仿外界所有的東西。

七到十四歲,孩子的心魂是面對當下,

覺得世界是美的,

會對世界的種種產生興趣跟好奇,而想要去了解。

青春期之後,人的心魂會投向未來,

孩子會開始建立真正的思考,

這時科學或分析的特徵,才能進入到教學裡,

也才能用他之前所得到的結論跟概念為基礎,

進一步學習更複雜、更抽象的東西。

 

思考裡面也有睡醒夢

要邁入新階段了喔,有發現這件事嗎?應該說我們要結束這個階段了,上次到第八講,這次第九講是一個總結。六、七、八、九這四講,我們之前講的架構是什麼?「靈」對不對?那靈的架構分析方法是什麼?睡、醒、夢!還記得嗎?我們反覆在看《人學》時,要有一個基本概念:Steiner談的有三個主軸,就是身、心、靈,他從心開始談,談了二、三、四、五講,接下來六、七、八、九講是談靈,十到十四講是談身。所以第九講就是一個總結了喔!這一講開始講思維,就是說我們有一個稱之為思考的作用(或功能),那思考裡面呢,Steiner講的是:思考跟我們一般想像的不一樣,因為思考裡面也有睡、醒、夢!這下子有點麻煩了!我們前面是不是講過:思考、情感、意志裡,思考是清醒的,情感是在做夢,而意志是在睡覺,還記得嗎?如果我們是用一般的邏輯去想「思考是清醒的」這件事,那它應該全部都是清醒的!Steiner在這邊突然從第八講延伸過來,還記得上一講我們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是:如果你不能看見這個世界的矛盾,就沒有辦法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因為這個世界的真實就是矛盾的!還記得嗎?第八講很多人都說是在講十二感官,上次我們已經告訴大家十二感官只是例子,主題其實是在講:所有的東西都是一起運作成為一個整體,認識的過程中必須把它們分門別類,可是運用時又必須全部整合在一起!所以十二感官只是他說的:好,真實的世界如果沒有分析,就沒有辦法理解,但是運用時又沒有辦法只是切割的運用,因為切割的運用就失去了整體。上次我們提到的例子就是:如果只有一顆頭,還是個人嗎?變章魚了,就不是個人,因為要有頭、胸、四肢才是個人。所以雖然在分析時說有頭、胸、四肢,可是事實上它們必須結合在一起用,沒有辦法把它們分開用。最核心的例子就是什麼?十二感官嘛!我們好像可以把感官分成十二類,分別地去理解,問題在使用時,有沒有任何一個感官是單獨存在,而不用到其他感官的?並沒有嘛!Steiner舉了一個很驚人的例子:你在看東西時,如果只有視覺,就會看到模糊的光影、色塊,但是不會有線條跟形狀、不會有邊界。那邊界是哪裡來的?其實是你在無意識當中使用了自我動覺,所以才出現了線條、出現了邊界。還有一個我們上次有提到而Steiner沒講的部分:你一定還用到觸覺,眼神接觸嘛,如果沒用到觸覺,沒有去看到一個客體說:喔~這不是我,然後我去感知它,那也沒有辦法看到東西,所以要能夠看到外面的東西一定有用到觸覺!低階感官中運動覺或平衡覺,甚至生命覺可能都還跟觸覺有一點關係,平衡覺可能比較沒有,但是也是有一點;後面的嗅覺、味覺、視覺,或是溫暖覺,絕大部分都已經跟觸覺有一點關係了,所以觸覺很難拿出來單獨談。可以了解嗎?第九講Steiner就是從前一講的方式去告訴你:好!我們今天講思考、情感、意志,還記得嗎?之前有講過:思考、情感、意志雖然可以分開來看,但是實際上有沒有任何思考是沒有意志在內的?沒有喔!如果思考沒有意志在內的話,那思考是不是就會長亂、不斷的跳動,所以要能夠專注,其實不是去練思考,而是去練意志,才能夠把思考限縮,或是控制在某一個範圍裡去做有邏輯或有系統的思考,否則思考本身是亂散的!那有沒有意志是沒有思考在裡面的?有!那就變成本能行為,就不成為一個人,就是個動物!所以意志裡面要有思考,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麼!思考、情感、意志看起來好像可以分開來談,可是在使用上,有沒有辦法純粹只有思考,或純粹只有情感,或純粹只有意志?很抱歉!在物質世界裡無法這樣!所以我們上次講的:思考應該是清醒的,情感應該是做夢的,而意志應該是在睡覺的,這一個基礎點到第九講,Steiner又把它打破了!他說:思考裡面也有睡醒夢!這樣可以知道這一講在離開睡醒夢之前,要告訴你的是睡醒夢是沒有辦法截然分開的,雖然它好像可以,可是那也只是靈的分析角度,在分析時可以切得很細,可是實際運用時是混在一起用的!可以了解嗎?第九講我們有一個非常艱鉅的任務就是思考其實是有睡醒夢的!(煜:那情感跟意志應該也有睡醒夢吧?!還是只有思考?)可是思考的睡醒夢要怎麼分析?這就有一點點困難!前面就是前情提要,前情提要知道喔,就是這一講的目標是什麼!下面就開始進入本文。

 

學習必須建立在對實際世界真實的認知基礎上

Steiner說:關於意志、情感、思考,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孩子學會這些能力。那他要學會東西的話,是怎麼學習的?他說:這些學習或者翻譯叫知識,必須是完全實際的,也就是建立在對實際世界真實的認知基礎上!如果我們用某個面向來談華德福教育的話,會說華德福教育有善、美、真,那「對實際世界真實的認知基礎」談的是什麼?就是真!也就是說你的知識、思考是基於對這個世界真實的感官經驗為基礎去發展出來的!這件事就非常重要,為什麼?學過電腦程式設計或資料處理就知道,如果原始資料是錯誤的,再怎麼分析,都沒有辦法得到正確的答案。就像我上次舉的例子:中國大陸政府本來經濟成長率要保八,所有的縣市就都是八點零零零一,因為不能夠低於八嘛,八是怎麼來的?全部都是造假的!現在公布有一些特別困難的省分國家可以紓困,大家立刻都說我們虧錢、虧錢、虧錢……因為要錢啊,所以數字立刻又造假到另外一邊去!如果經濟數據的來源全部都是造假的,然後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經濟學家說我拿了這些資料去分析中國大陸的經濟到底好不好,有辦法分析出任何跟真實貼近的東西嗎?怪不得怎麼預測都不準!因為經濟預測最好的方法就是看習近平說了什麼,他說了就要使命必達,沒達成也要假裝達成,最後就達成了,假裝的那個部分達成了!可是真實的狀況是什麼?不知道!我們舉這個例子的意思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常常也是同樣的狀況:學習知識時,其實並沒有真的去接觸那個東西或狀況,而是經由二手傳播,就像上次講的,現在學生物不像是學生物啊,因為我們看到的都是遺照跟屍體,都是死掉的東西啊!每天看死掉的東西學生物,就沒有活生生的,那學的是什麼呢,學的是死物不是生物啊!這樣可以想像嗎?所以Steiner說:基於真實的感官經驗,針對實際的世界去進行認知為基礎,才能夠開發出真正符合於真實的知識、符合於真實的思考,這樣的學習才能夠學到真正的東西,而不是一個被虛構、建構出來的東西!Steiner從第五講之後就不斷地提醒我們這件事:必須建立在真實的經驗之上!

 

零到七歲、七到十四歲、十四到二十一歲的教育重點

接下來他說:我們首先從心質開始,接下來從靈質的視角對人進行觀察。靈質的角度是什麼?睡醒夢嘛。當然一般來講我們不太能夠從睡的狀況去探討一個人的身心靈發展,因為那時我們根本就是無意識的,在夢裡也不太行,所以只能從醒著的時候來觀察。心靈質都探索完,最後進入到身,這樣才能完整地觀察一個人,然後再把這些觀察幫助生長中的小孩實現健康成長!Steiner在這裡就把前面一到八講所使用的架構,或者說整個《人學》演講集所使用的架構,很清晰地交代出來了!接下來因為要進入到身的發展,他就開始講年段。華德福教育裡常常說:零到七歲、七到十四歲、十四到二十一歲,這些Steiner在其他書,比如:比較早的論文:《靈性科學啟發的兒童教育》裡有寫到,但如果是在《人學》,最主要就是在這邊講,所以這個地方是超級精確濃縮版,每一個字都很重要!不能隨便混過去!他說: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所顧及到的整個人的那段年齡,包括生命最初的二十年,這二十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孩子在換牙之前,他有一種可以去模仿的能力,所有在他周圍環境裡的東西,他都要模仿。所以我們說零到七歲,小孩是以一種模仿的方式在學習。七到十四歲,七歲到性成熟階段,也就是到青春期之前,孩童在思考、情感、意志上應該要接受權威,也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假如在這個階段沒有權威,那教育就不可能成功,所以建立權威、讓小孩願意跟隨權威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接下來性成熟期開始之後,他會從自己的判斷出發,跟周圍的世界重新建立關係,所以一定會有一個過程是感受到他跟外在世界的分離!請注意喔,我們現在不是在談青少年教育,可是你要有一個基礎概念:青少年時期,他必須經過一段我跟原來的世界分離、脫離的過程,然後再重新建立關係。所以「分離」就很重要,包括他跟原生家庭感覺的疏離、跟所在世界包括:學校、班級、老師……都產生一種疏離、分離的感覺,俗稱叫反抗期。疏離跟分離的感覺之後,他再依照自己的判斷,重新去建立關係,這個是十四歲之後。這個部分Steiner在《人學》裡比較少提到,為什麼?因為當時只有開一到八年級嘛,所以九年級以後的事就先不講!回到前面,他很清楚地提到一件事:小學階段的兒童,在最內在本質的部分,是渴望權威的,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在這個年齡給他願意跟隨、服從的權威,那教育就會失敗!Steiner寫的這麼清楚,大家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們上次會提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華德福教育跟快樂學習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啊!特別在國小階段,兒童都不快樂也沒有關係,為什麼?因為最重要的是權威嘛!快樂跟不快樂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那不是最大的重點!好!所以把學校搞成馬戲團是沒有意義的!討好學生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老師如果能夠作為一個知識、情感、意志的權威,而學生願意服從這個權威好好地學習,那他就會學到!跟他開不開心、快不快樂,都沒有什麼關係。Steiner講的這件事很重要!

 

老師的整體行為必須展現出邏輯,小孩才能學會邏輯

回到靈的部分,Steiner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他說:如果要讓孩子學會思考,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表達出來的東西,一定是符合邏輯的!當一個老師,應該要知道邏輯方面的知識,以作為備課、教學的基礎,或者這邊翻譯叫「背景知識」,就是你不是在教邏輯,可是所有教的東西裡面都要有邏輯。更難的是什麼?他說:老師必須透過他的整體行為,將邏輯帶到孩子身邊,也就是展現出邏輯。好,這就是困難的地方!兩件事:第一件是我們了解的邏輯,跟Steiner講的邏輯並不是相同的東西,也就是華德福教育裡面所謂的思維邏輯,某些點上跟現在一般邏輯教科書裡的不太一樣,等一下Steiner會解釋為什麼是這樣,這是第一個難處,如果我們不了解就展現不出來嘛,第一點是我們了解的邏輯到底是不是那個邏輯,這是問題一。問題二就更難了:你可以在你的整體行為中去展現出邏輯嗎?問號!這是一個大問號!為什麼?我們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在學校裡,老師如何去建立他的權威?很難,也沒有那麼難!比如我常常舉一個例子:老師在學校裡面的行為要符合邏輯,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叫「言行一致」,怎麼說?如果小孩彼此吵架,動手打人,接下來老師就跟這個小孩說:有什麼事情好好講啊,不要動手打人!可是如果這個小孩繼續打人的話,就會出現一個叫「以暴抑暴」的問題: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你這個死孩子~把你揍死!大人跟小孩講不能使用暴力,如果你使用暴力的話,老師就使用暴力!有沒有發現,這件事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因為你講的是不能使用暴力,但是實際上你是以暴抑暴:用暴力去抑止暴力,意思是什麼?這樣的行為展現出來的其實叫「拳頭大的就是對的」,而不是不能使用暴力!之所以不能使用暴力的原因是因為你不夠暴力,你的暴力不能壓倒別人,所以才不能用,對於暴力能夠壓倒別人的人來講,他就可以使用暴力。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如果你講的道理跟做的對不起來,那學生會學到的第二件事是什麼?講的跟做的其實是可以不一樣的!也就是他所學到的邏輯,從老師整體行為上帶給學生的邏輯是什麼?人其實是可以講一套做一套的!可以了解這件事嗎?所以你跟他講不可以打別人,然後他打別人你就拼命揍他,那有沒有辦法解決這種暴力或偏差的行為?沒有辦法!因為你的邏輯不通嘛!如果你的邏輯是完全通透的話,就會跟小孩講:我告訴你,你要聽我的話,因為我拳頭比你大顆,如果你不聽我的話,我就揍死你,就這樣,乖乖聽我的話!如果你這樣說,那你的邏輯是一致的,小孩學到的邏輯就是:只要我的拳頭比較大,就可以打別人,叫別人聽我的話。

通常在學校處理那種有偏差或暴力行為的小孩,處理到一個程度,小孩好像慢慢有點要轉變了,就會發現一件事:家長出現了!為什麼?因為家長的邏輯跟學校教的邏輯不一樣,小孩在家裡的行為就會超出大人的範圍,比如說:小孩一定會頂嘴:你憑什麼打我,老師說不可以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有話好好講。然後家長就覺得:出現逆子!本來我打他就會聽話,為什麼現在打就不聽話,還會頂嘴,一定在學校被教壞了!知道這意思嗎?邏輯就卡住了!我們也不能說誰的邏輯才是對的,只是說在教育現場,如果要教會小孩邏輯的話,必須是言行一致,他才能夠學到邏輯;如果言行不一致的話,他就會學到另外一種邏輯叫:可以言行不一致。可是現在的教育現場就是這樣子啊:我們都教小孩要言行一致,但是自己都沒有辦法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教小孩言行一致這件事就失敗了,因為你做不到!所以我們的教育就漸漸變成一種什麼?唱高調的教育,都講一些非常高遠的理想,但是實際上都做不到,然後小孩會告訴你說我有一個美好的夢想、我未來要怎麼樣、我要當一個好人……但是實際上卻去做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怎麼來的?就是這樣來的啊!講的跟做的可以不一樣嘛!我們常常看到那種社會新聞:小孩去混幫派,然後家裡大人都不知道,還會說他一定是被別人帶壞的,其實是他帶壞別人嘛,可是大人都說在家這麼乖,怎麼可能混幫派,一定是出去被壞朋友帶壞的!其他人都說他就是那個壞朋友,就是帶壞我們的那個人!為什麼小孩可以把那個表裡不一、言行不一演的那麼好?通常你就會發現,這一家的大人、家長,大概本身就是這樣的人。懂意思嗎?之前很多名人藝人……外在形象非常好又很熱心公益……然後小孩去混幫派,去警局把小孩保出來的時候就說啊~一定是被壞朋友帶壞的!那就是不承認自己的陰暗面,只能講光明面,所以只能講好話,不能講壞話,不能承認自己是壞人喔,一定要說自己是好人,做了壞事也要掩蓋起來。如果小孩小時候就開始看大人這樣做事,學到的邏輯就是:壞事絕對不能承認,反正說的跟做的不一樣沒關係,只要讓人家覺得我們是好人就好了!這樣可以了解嗎?就是這樣的行為養出這種邏輯的小孩。

 

理解不難,最難的是在行為中展現出來

華德福教育就很麻煩,為什麼?因為華德福教育要積極真實對不對,所以我們就不能騙小孩,一般都講騙小孩沒關係,但我們就不能,因為騙就是不真實!像我常常出來演講時,很多人都會問:那你們照海的學校怎麼樣?我就說照海就沒錢啊!後來就有一個家長跑來說:ㄟ~老師你一天到晚講我們學校沒錢,這樣子人家怎麼敢來唸我們學校?就是要出錢、出力,你要說我們學校經營的很好啊……之類的。我就說:啊我幹嘛講謊話騙他來,騙他來之後發覺我們學校沒錢,然後每天都要來打工、捐錢之類的,學校才能延續下去……他是不是覺得被騙了,華德福教育就是不能騙人嘛,所以出來演講就老實說沒錢啊,歡迎大家捐錢,大家有錢可以捐一下,然後來這邊學費不便宜喔,大家自己看一下經濟狀況可不可以再決定要不要來。我們都醜話說在前頭,來的家長就比較甘願,為什麼?因為他來之前就知道,這裡就是沒錢嘛!最好玩的就是我們今年新年還有做許願卡片,讓小孩可以許願,掛在許願樹上面,竟然有高年級小孩的許願是:希望照海的學費可以便宜一點。為什麼?因為他爸爸回去大概也是常常跟小孩講:那個學校很貴,你要好好念喔!然後小孩就會接收到一種學校很貴的印象,所以他寫新年許願卡就是可不可以便宜一點,不要那麼貴!好,這個就是什麼?很真實啊!因為我們跟老師講:啊學校沒錢了就不能買啊、這個東西要用班費買、那個你們要自己想辦法、這個學生要自己買,學校都沒錢……總之最後是很一致嘛,很一致哭窮沒有關係啊,學校窮就是窮,這件事沒什麼好隱藏的,不敢來唸也沒辦法,我們一致就好!這樣可以了解喔,那就是真實!有一次也是這樣子啊,演講講完的時候說學校很沒錢,突然就有一個媽媽,小孩還在幼稚園還沒進來唸喔,她說看你們學校經營那麼辛苦,那不然我最近有個閒錢,來捐一下好了,然後就立刻現金掏出來捐了好幾萬,我們就趕快找會計開捐款收據給她。竟然聽完演講就要捐錢,太讚了!太感動了!這是真實啊!這樣可以了解嗎?

同樣的,我們在孩子面前就是可以承認說:我就是不爽!我覺得你這樣的行為就是很令人憤怒!誰規定華德福老師不能生氣?老師現在非常生氣,因為你現在做的事非常過分,我現在生氣就告訴你生氣啊!小孩也會生氣,你可以生氣啊,你生完氣之後再回來好好講話,我沒有告訴你不能生氣,因為對小孩說你不能生氣沒有用嘛,好你現在很生氣對不對,去外面撿二十片樹葉回來,如果撿完還生氣,再去撿二十片,撿到你覺得氣消了,可以好好跟我講話再講,現在不想跟我講話沒關係,去撿樹葉。而不是說:你怎麼可以生氣呢,生氣是不對的啊!問題是他就是要生氣啊,你再講生氣是不對的也沒有用。可以了解那個邏輯嗎?如果老師的言行本身就是不一,小孩就學到那個言行不一,所以他在生氣的時候就會跟你講:老師我沒有生氣啊!我沒有生氣,我真的沒有生氣啊!然後你就會覺得不知道是怎樣,明明在生氣,我看起來你很生氣,為什麼你就可以講出我沒有生氣這種話!懂我意思嗎?小孩為什麼講出這種話?老師如果灌輸他:你不可以生氣,生氣就是不對的,小孩就會去否認自己的生氣。這樣可以了解嗎?你可以回去想啦,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多少矛盾在裡面,就知道為什麼我們邏輯都學不好,因為都沒有一致性,都互相矛盾、言行不一啊!到最後都搞不清楚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因為都混在一起了,你不知道他跟你講的是真話還是欺騙你,你也搞不清楚。這樣可以了解喔。所以老師會生氣這件事是正常的,老師生氣就展現給小孩看說老師現在在生氣,你們惹老師生氣了,為什麼惹老師生氣?做了什麼爛事?做了什麼錯事?好冷靜下來,接下來是什麼?要去改善啊!如果你打了他,要去跟他道歉啊,要當他的服務小天使啊,要幫他做一件事啊,要做出補償嘛。所以你做錯事,要做出補償。如果這是一個規則,那就不會有人耍賴說:ㄟ~你做錯事,可以不用道歉。那就是言行不一致!這樣可以了解喔,所以我說最難的還不是了解人智學在談的邏輯到底是什麼,最難的是如何在行為中去展現出那個邏輯!所以第九講講的邏輯,當然它很難,可是你要把它做出來更難!我們現在要先講挑戰在後面喔,不是在理解它,理解它還沒有那麼難,最難的是怎麼做出來!

 

人的思維活動順序是:結論、判斷、概念

好!我們現在就開始介紹Steiner講的邏輯是什麼?他說:認知、思維活動的邏輯裡,通常有三要素,也就是「三段論」:概念、判斷、結論。接著Steiner繼續說明基於人智學或華德福教育的三要素:首先,在我們的思維模式裡,最先出現的其實叫「結論」。一般來講我們的思考是透過語言講出來、表達出來的,當我們講話時,其實就是不斷地在堆疊,或者書裡講的「完善」,不斷地完善我們的結論。他接著說:如果人沒有不斷地講著他的結論,就不能透過語言來表達東西;如果人不能持續地接納這些結論的話,就不可能理解別人所要表達的東西。(煜:書二一頁倒數第五行:假設人沒有持續地言說著結論,他就不可能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假設他不能持續地接納某種結論的話,他就不可能理解別人的意思。)所以人與人之間,在表達跟接收上都是結論,簡單來講就是陳述出來的結果。而傳統邏輯學的三段論是:在邏輯思維推論的過程中,先有概念,然後進行判斷,最後出現結論。但Steiner說:跟傳統邏輯三段論剛好相反,人是先有結論,也就是一件事要先知道它是什麼,他接著舉例:你可以想像:走進一個馬戲團,在那裡看到一頭獅子,看到的時候,最先會做什麼?你會先把獅子,也就是你看到的帶入意識。請注意喔,他講的是你先把看到的帶進意識,然後內在就會對它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喔~你得到了「這是一頭獅子」的結論。然後你開始對「獅子」產生感受,對ㄟ~好像除了獅子以外,還有其他內容,有一種叫動物,你就會判斷:獅子是一種動物。當你下了這個判斷之後,最後才會進入到「獅子」的概念。所以他說:當我遇到一頭獅子時,會有「這是一頭獅子」的結論,然後「獅子是一種動物」,或者「這是一頭獅子」的判斷,最後得出「這是一頭獅子」的概念。也就是「這是一頭獅子」在你的內在會出現三次:第一次「這是一頭獅子」,是一個結論;第二次「這是一頭獅子」,是一個判斷;最後「這是一頭獅子」,是一個概念,也就是你能了解什麼是獅子的概念。

好,這個就有點困難!Steiner講的例子真的很簡短,我們很難這樣就了解,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很少有在馬戲團看獅子的經驗,可以了解嗎?現在遇到的問題是,也許在那個時代,馬戲團巡迴歐洲,看到獅子在裡面跳火圈,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甚至可能就在Steiner演講不久前,斯圖佳特剛來了一團馬戲團,很多老師都有去看表演,所以他才舉這個例子。所以你要知道Steiner講的哪些內容是例子,哪些內容是主要的,不要被例子綁死!也就是我們隨時可以換例子,不要用這個例子也可以。總之,他要講的是什麼?第一個部分,Steiner說:人以為他會先得到概念,那就錯了,為什麼?因為你一看到東西,去觀察它、認知它時,是把整個生命經驗放進去,然後產生互動。所以當你經驗到它時,在那個當下,就是你經驗到的當下,已經得到結論了:牠是一頭獅子!但是,當我們再次把那個東西跟我們之前的生命經驗,好請注意喔,我們剛剛講的是你在那個當下有那個生命經驗時,已經得到結論了,但是當你再跟之前的生命經驗進行某種程度的比對時,就會變成什麼?一個判斷!然後在更抽象的層次出現時,才是概念!我們用華德福教育現場的東西來談,大家可能會比較清楚:要讓小朋友去做植物觀察、動物觀察,或者任何課程時,是不是會先讓他有個體驗,他的生命進入到現場去體驗時,就已經得到,請注意喔,得到了「結論」!他知道觀察到什麼、看到的是什麼,已經擁有那個經驗了。可是我們會立刻讓它變成一個概念嗎?不會,我們會先維持住它,然後跟小孩說:你回去睡一覺,睡一覺之後,隔天我們再來回顧。華德福小學不是上了一些主課程之後,隔天會再回顧嗎,我們會說:各位同學~你們還記得嗎?昨天我們去哪裡?看了什麼?你們看到什麼呢?可以想一下啊!這時是不是已經脫離昨天的場景,是不是讓當下上課的場景跟昨天經歷到的開始進行比對,這時出來的東西就是「判斷」。當小孩有了判斷之後,你說好~各位同學,現在就把回顧完的東西,寫在工作本上,或畫在工作本上。這時他已經做完比對,內在必須再進一步處理,才能表現在紙本上,也就是必須再更努力地壓榨這個判斷,或者說把判斷的精華抽譯出來,這時所得到的東西就是「概念」,概念就有可能會被表現在工作本上!可以了解嗎?再講一次喔:今天上課帶小孩去觀察或講故事時,他的生命整個融在當下的場景裡,已經接收了這個真實的生命經驗,這時已經得到結論。當他回去睡一覺,隔天再來,你說ㄟ~我們來回顧一下昨天我們去了哪裡啊~看了什麼~大家可以想一下,於是大家開始回憶。回憶是什麼?就不是當下場景了,所以當下的場景跟過去的生命經驗之間,產生了一種比對,然後他就會下一個判斷,得到的是一個判斷。得到判斷之後,我們再說:請各位小朋友把你們昨天看到的植物畫在工作本上,或者把昨天老師講的故事寫在工作本上。那會得到什麼?概念!他必須把比對完的結果,在內在擠出更精華的部分,然後呈現出來。那個過程在進行什麼?我們常常講「凝結」,也就是凝結出概念,這個概念就離你更遠一點了!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思考、情感、意志裡,思考是靠離斥感工作的嗎?所以它必須死掉,才能變成一個概念啊!原本是活生生的經驗在你的內在,然後你把它變成一個概念,等一下我們會講活的概念?什麼叫活的概念?就是從自己的實際體驗,經過判斷而凝結出來的,那就是活的概念!可是如果是用課本上課,那就是直接在課本上看到概念,沒有判斷,同時也是結論,也就是沒有跟生命經驗融合在一起,直接進入到內在,就變成死的概念。我們講背書死讀書,那就是死的概念!Steiner說:我們打開邏輯書時,就會看到三段論的演繹:所有人都會死,某某人是個人,所以這個人也會死。也就是先有概念,然後有判斷,最後才能得到結論。這就有趣了,西方從蘇格拉底開始建立的系統是:你要跟我談問題,就要先定義清楚,定義清楚才能談啊,所以一定是先出現概念,才有辦法互相談,可以了解嗎?可是概念又不是基於真實的經驗,所以其實是已經死掉了!好,到這邊為止,是不是覺得進入到一個很神祕的區域,大學邏輯如果學的越好,在這裡就會有一種卡住的感覺;如果之前都沒有學過一般西方邏輯分析的話,會覺得為什麼Steiner要花那麼多時間講,這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嗎?我們還是必須講喔,看Steiner或人智學的東西,常常會有知識障,之前書讀得越好的就越讀不進去,因為怎麼跟之前唸的完全不一樣!必須先放下之前的概念,好好看看是怎麼發生的,才有可能理解!

好!到這邊為止有沒有什麼問題?第一個部分是你有實際的經驗:融入在現場的感覺、感官,或者是親臨現場的生命經驗時,在那個當下會得到的是結論;然後當你把這個經驗跟之前的生命經驗相比對時,才會得到判斷;當判斷完成之後,才會在你的內在把它推出去,離斥感把它推到更遠的某個點時,才會得到概念。幫大家複習一下前面講的:思考再往前推就變成概念,概念再往前推就變成什麼?記憶啊!記憶又比概念更遠一點!所以你就知道《人學》第二講、第三講的大魔王如果不打死、不打敗、不跨越,就跳到後面,還是會卡住!因為心的作用:思考、情感、意志,在後面還是不斷地被提到!所以思考、情感、意志搞不清楚,後面就會:第五講看起來似乎不太懂,第六講好像活過來了,六七八講覺得好像還可以,然後到第九講又卡住了。因為Steiner開始講思考也有睡醒夢時,就哇~怎麼會這樣!立刻就掛在當場。下半段要講的思考也有睡醒夢,其實就是概念、結論、判斷!很困難喔~好,休息一下,喝水、上廁所、吃點心……這個是需要的喔~(煜:我覺得上半段要細心回想自己的學習、思考過程,非常細!因為我們一般的學習方式就是從課本上學習,課本上的都已經是概念跟結論了,當然也會有演示推論的過程,但那都不是自己的生命經驗,也不是自己的推理、推論。當自己觀察一樣東西,或聽到一件事時,所得到的是一個「結論」?把它叫「成果」或「結果」會不會比較適合?(此時已經經過一次與生命經驗的融合了)當這個結果再與自己的生命經驗比對、分析時,是在做判斷、推論的過程,最後則是將判斷、推論再精粹化而形成可以呈現出來的概念。但在觀察時應該就在跟自己的生命經驗比對,也就是在做判斷了,或者觀察時只是單純地溶入在觀察的對象裡?成人可能比較難單純地溶入在觀察的對象中,因為以往的經驗一下子就跑來對比了!小孩可能還比較可以活在當下啊!)

 

自己真實的生命經驗所形成的結論才是活的

結論只能生活在人鮮活的靈裡」,這件事就很有趣了,也就是如果在鮮活的靈裡,它才是健康的,所以他說:結論只有在完全清醒的生命中進行才是完全健康的。這件事非常重要!他繼續說:如果你們努力要使記憶信賴現成的結論,就會毀壞兒童的心。可以了解嗎?就是如果這個結論不是你自己親身經驗到的,而是別人告訴你就叫你相信它,那就會毀壞孩童的心,因為那就是一個死的東西!所以,結論、判斷、概念,必須由孩子去親身經歷,然後把它們體會出來。當時Steiner是一到八年級一次開,所以不可能每個小孩都砍掉重練,因為有些已經是七、八年級了才轉進來,不是從小讀華德福長大的,這也是現在很多華德福學校遇到的挑戰:他就不是從小華德福啊,甚至很多老師會說:啊我又不是讀華德福學校長大的,我怎麼會?家長、老師也不是從小華德福,所以他說:如果我們必須在教學法上去考慮的話,就要盡可能的減少依賴小孩記憶中的現成結論,盡量讓小孩在當下的生命過程中,活在生命經驗中產生的結論!知道這兩個的不同嗎?當你直接把結論告訴他,就是這樣、就相信,就會留存在小孩的記憶裡,之後又不停地把那些記憶調出來,就是在不斷地損耗小孩的內在生命力!你要做的是如果他已經背起來了,認知上已經把它定型成一個結論藏在心中,Steiner說:就讓它石沉大海吧!不要再把它挖出來了,沉下去就好,不要再讓他想起它!讓孩子從他現在的經驗中去得到結論。這裡把它翻譯成一個很難理解的句子:盡力讓孩子的當下生命鮮活地生活在結論的過程之中。看不懂對不對,這樣的中文講的也沒有錯,但其實就是說:孩子需要的是真實的生命經驗,在那個生命經驗當下,他所經歷到而形成的結論,他需要的是這個,而不是你告訴他這樣就是對的,然後留在他記憶的現成結論,那就會傷害孩子的內在生命力!了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來舉例:之前講過低年級的小孩是沒辦法講道理的對不對,可是他可以講故事,當你跟他講故事時,千萬不能破梗,也就是故事的最後一段一定要刪掉,比如:「所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打人是不對的」,這一句要刪掉,一定不能出現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為什麼?因為如果孩子是聽了故事之後,自己得到一個結論叫「打人是不對的」,那就是一個活的結論,也就是這邊講的「鮮活地生活在結論的過程之中」:他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在當下的生命經驗裡,發現了一件事:「打人是不對的」,那就不會傷害小孩的心。可是如果你直接跟他講:打人是不對的,結論已經先出來了,然後繼續講故事,那就沒有用。所以結論應該要收起來,不是一個現成的結論告訴小孩,而是讓他在故事中、在聽故事的經驗中,自己長出結論,那就是這邊講的「鮮活的生活在結論的過程之中」。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實際應用上是非常簡單的,雖然文字非常拗口。我可以猜想他們當時要從德文翻譯成中文時,真是心有千千結,到底要怎麼翻,實在很難翻啊!其實它是在描述一個狀態:自己真實的生命經驗所感受到的,會在內在形成一個活生生的結論!華德福要的是這種結論,讓孩子自己在心中形成的結論!可以了解嗎?

 

判斷是在做夢,依靠的是情感

第一個是活生生的結論,接下來是「判斷」。Steiner說:結論是完全清醒的,判斷是沉入到心的底層,也就是在做夢!所以判斷還沒有完全清醒!簡單來講,判斷是基於什麼?人是怎麼去做判斷的?其實更多的是情感類。還記得我們之前講過的嗎?人在做判斷時,過程可能有一些邏輯思維分析,但最後能不能接受這個判斷,依靠的是什麼?依靠的是情感嘛!對不對?所以判斷的最後一個關卡,其實是情感。當我們負載著情感進入到這個世界時,判斷的過程將在我們內在形成一種習慣。孩子怎麼形成判斷呢?老師教孩子判斷的方式,會在他們內在構築成一種心之習慣!所以如果我們有權威的話,那所講的每一句話,都是這個習慣的一個元素,或者說一個小區塊,放到孩子的內在去。這邊的翻譯叫「一粒原子」,其實不是一粒原子,就是一小塊、一小塊堆疊起來,長期就固定在孩子的習慣中。

 

結論影響到的不在身體上,判斷影響到身體的姿態,概念影響到身體的形式

那「概念」呢?概念就是更深沉的東西,所以其實在我們的內心中是睡著的。(煜:書二○六頁倒數第八行:我們作為概念所建構的東西,沉澱入本質人極深的深處,從靈方面來看,是沉澱入了睡眠著的心。)接下來,即將要轉彎到身,所以他說:清醒的心,就是我們剛剛講的結論,不在身體上工作;做夢的心,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判斷,有一點在身體上工作,它製造的東西是在習慣的姿態上,也就是身體的姿態跟判斷有關;無意識,也就是進入到概念時,是睡著的心,會持續在身體上工作,直接影響到人的身體形式。他這裡談的是:當建構概念時,判斷結果固定下來建構了概念,就影響到人的身體,簡單來講物質身、以太身、星辰身都被影響了!他說:人的身體建構,當然一部分是透過遺傳,可是一部分是透過後天的學習。東方常常講:四十歲以前的容貌由父母負責,四十歲以後的容貌自己要負責!自己要負責,某個程度而言就是所受的教育,包括老師,老師在小孩童年時帶給他的概念,也會影響到他的長相。Steiner接著提到一個有趣的例子,其實不有趣啦,是一個蠻悲慘的例子,他說:巴爾在一個演講裡講到一件事:在上個世紀,請注意喔,他講的上個世紀是十九世紀,因為那是二十世紀初的演講。十九世紀末的時候,如果到德國的工業區:萊茵河畔、埃森,遇見工廠出來的人,就會有一種感覺:這些人之間好像沒什麼區別,也就是這個人跟那個人感覺不出來有什麼區別。他繼續說:在那個時代,如果在柏林,柏林當然是個都市,被邀請出席一個晚宴,左邊跟右邊各有一個侍女,可是你根本沒有辦法分辨出誰是誰,因為看起來都一樣。Steiner舉的例子在講什麼?那時德國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國民義務教育,當時的德國,或者講日耳曼地區,從普魯士開始就有國民義務教育:用標準化的課本、教材、方式快速大量複製,以提升國民的素質:識字率、工作能力……等等的能力。結果因為大家的概念都一樣,所以長大之後長相也都一樣。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因為遺傳還是會有點不一樣,可是他要講的意思就是:如果概念都一樣的話,不只影響到你的靈、你的心,甚至連你的身體也會被它所影響!這樣可以了解這裡在談的是什麼嗎?就是結論影響到的不在身體上,判斷會影響到身體的姿態,概念會影響到身體的形式。形式的部分,很多跟遺傳流還是比較有關係,所以影響比較多的是臉、個人化的部分,臉的成長很容易被影響到。

他在講的其實就是一種千篇一律,也就是所有東西都標準化,當你把教育工作變成標準化的過程,多樣性就不見了,他說這種狀況必須要改變!這樣可以理解嗎?如果看一下以前的教育體系,我們就會發現:在近代標準化的教育出現之前,其實是各有各的特色,你拜在這個師門底下,之後又跑到另一個師們,就會發覺ㄟ~好像完全不能適應。可是教育標準化之後,從這個學校轉到另一個學校,發覺ㄟ~課本、老師……所有東西都是標準化的,所以可以接的上,甚至這個老師請假,請另一個老師來代課,完全沒有違和感,為什麼?因為上的還是一樣的教材,教學現場那種個人化都不見了,完全是標準化的,所造就的就是單一、死板的概念,跟千篇一律的東西。可是還記得嗎?我們在前面講過,Steiner說華德福教育的核心是什麼: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應該要有自己的生命意義跟目的,而這個生命意義跟目的,並不會跟別人完全一樣,也不會由別人告訴他,必須要由他從自己的內在去發現。如果是這樣,那每一個人所接受到的教育,應該是標準化的嗎?就華德福教育來講:不是!如果不是,重點就來了,我們要怎麼做?華德福教育說:我們要先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人學》就在講為什麼要這樣做:標準化、千篇一律的教育我們不要的話,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接下來繼續往下談!

 

用多視角的描述,協助孩子形成活生生的概念

Steiner說:概念活在無意識之中,判斷是在做夢的生命中,而結論必須在清醒的狀況下。他繼續說:跟孩子在講關於結論的東西時,不要立刻讓他們留下已經完成的結論,而是讓他們留下會讓概念成熟的東西。什麼意思呢?華德福學校常常講什麼叫死讀書、死的概念,什麼叫活的概念,Steiner這邊判斷標準非常簡單:如果你讓他自己形成概念,這個概念就會隨著個人的生命經驗、體驗而不斷地改變;如果你對他植入的概念是死的,也就是當你教五歲、十歲的小孩這個概念之後,到了三、四十歲,概念在他的內在完全沒有任何變化,那就是一個死的概念,這邊把它翻譯叫「概念軀殼」,也就是空殼啦!概念沒有跟著孩子的生命經驗、體驗一起成長的話,就是一個死的概念!當你持續給予孩子定義、持續讓他背誦,那就是植入一種死的概念,就會使得教學的生命力下降。所以Steiner說:不要一直給予孩子定義,因為定義就是一個死的概念。那實際在教學上該怎麼辦?老師就要進行更多視角的特徵描述,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把死的講成活的」!我們沒有辦法把死的變成活的,為什麼?有些東西當然可以讓孩子看到活的,比如說生物課、物理課、化學課做實驗,當然是活的沒問題,可是有些已經死了啊,比如說歷史,它就是已經發生過了,不可能把大家帶到法國大革命現場,那要怎麼把已經死的講成活的?就要盡量去描述清楚,讓孩子有一種臨場感、身歷其境的感覺,他就會形成自己的結論,然後產生自己的判斷,最後會下自己的概念,這個概念就會隨著生命經驗的成長、內在的成長,變成不同的內涵,而不是相同的概念。可是一般的課本裡,學到的就是從定義開始,有些還會非常貼心的在進入主題前有個小提示:關於這個故事其實是要告訴我們什麼……接下來才會開始講故事,所以已經先有結論了。你是聽過故事之後自己有結論的嗎?不是!結論是別人告訴你的,然後就把形成的概念吃進去了,這個就是什麼?就變成像塑膠一樣,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都不會毀滅,為什麼?這些植入到孩子心中,以前的說法就是在他們內在堆了很多石頭,都硬掉了啊!如果就人智醫學的角度來講是什麼?當你接收了很多死概念,是不是會影響身體,還記得嗎?概念是直接影響身體的喔!所以死的概念留在身體裡就變成什麼?腫瘤!因為它是死的概念,在你身體裡這個部分就冷卻硬化,之後就自成一格,因為它不是你產生出來的,沒有跟你一起成長,它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要做的事,在身體裡就產生內在衝突,然後被包起來,因為那是堆進你腦袋裡的石頭,不能跟你整個人連結在一起!簡單來說它不是你、不是活的,那怎麼辦?你的身體會怎麼對付它?只好把它包起來嘛!就變成腫瘤!所以古代人為什麼不會得癌症?沒有辦法得癌症啊,因為以前沒有那麼多死概念,沒有那麼多強迫堆給你的意識形態!現代人為什麼得那麼多癌症?因為我們受國民義務教育、標準化制式教育,堆了多少垃圾在腦袋裡都不知道,堆進去之後最好是不要想起它,可是不想起它還是會在身體上造成作用啊,所以這邊就來幾顆癌症、那邊來幾顆癌症。這樣可以了解嗎?為什麼有時我們會說:華德福教育是一個邁向自由的教育,或者邁向健康的教育?講邁向健康的教育其實是在說:錯誤的教育方式,可能是埋下孩子未來健康問題的一個因素!但是你並不知道,你不知道這樣教小孩,小孩長大之後會生病,身體上會遭遇到困難!可是華德福教育就說:你怎麼教小孩,不只影響他的腦袋,還影響他的習慣,還影響他的身體健康!這樣可以了解喔!所以華德福教育在這方面就是做一個很全面的反省,說小孩不能亂教,必須要了解整個人,必須要知道這些在小孩身上會有什麼效果,才有辦法繼續往下走。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我常常講華德福教育就是:當你懂得越多,就越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會發覺:天啊!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這個有它的效果~那個又有另外的效果~然後就覺得:哇~恐怖了!後面該怎麼進行下去?可是還是一句話,前面Steiner已經講過:跟現實要有一些必要的妥協!如果這個妥協可以讓我們的教育理想快速地往前進的話,那也只好認了!這樣可以了解喔,不是說要建立烏托邦,一切都要完美,沒有喔,因為現實就不是完美的嘛。不要看到這裡就覺得說:天啊!我們的教育要毀滅了!怎樣怎樣怎樣……沒有!反正人多多少少也有病痛嘛,我們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的人,身上帶著兩三個腫瘤,也是很正常的啊,對不對,我們就認了!不要掙扎了!不要說沒有!我沒有!不會!因為只要那個東西進入生命,它就不會消失不見!它就在那裡!這樣可以了解嗎?Steiner這邊講的有點殘忍,但是現實就是這樣,我們都被植入這些死掉的概念,所以就卡在那裡!好,這個部分最後他說:我們不是要給小孩死的概念,而是如何活靈活現地去描述,讓它就像活的,然後讓孩子自己形成結論、自己去做判斷、自己去形成概念。有時我們可以給孩子一些概念、一些必要的支架、骨架,但是在他整個生命裡這種死的概念應該要越小越好,或者讓他忘記。由他自己產生概念,這樣小孩才能夠在未來的生命裡,意志、情感、思考逐漸成熟,才有辦法成長為一個真正完整的人。(煜:書二一一頁第五行開始的一段至第二一二頁,描述的非常生動啊!)

 

「祈禱心境」的重要

進入這一講的結語前,Steiner講了一個插曲,他說有一種概念叫「崇敬之心」,或者我們講「敬畏之心」。好!這種心境非常難!為什麼?因為現代人離斥感很重,簡單來講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看什麼都想批評、看什麼都覺得不對勁,所以那種純然的接受,這邊翻譯叫「祈禱心境」,就很難有!他說:如果小孩曾經經歷過那種純然接受的祈禱心境,在老年時,就會變成一種賜福的能力,也就是可以把這樣一種很完滿、很圓滿的心境再分享給別人!所以如果有一個人在孩童時,經歷過所謂的祈禱心境:純然的接受跟純然的放下,也就是很純粹的感恩,那他就會擁有很好的內在力量!這種崇敬之心或敬畏之心對現代人來講非常非常地困難,因為我們看什麼都不順眼,尼采都說上帝已死!所以就沒什麼可以崇敬的對象,但這其實是很重要的!

 

零到七歲的小孩依照靈-心世界的體驗

接下來就要進入到結論了:回到零到七、七到十四、十四到二十一的三階段。開頭Steiner就說過了,現在再講:為什麼是這樣?因為下一講要進入到身,開始講身體了,所以這邊就把靈跟心結合在一起,他說:人的靈跟心從更高層世界來到物質世界,需要穿著一個身體的外衣,但是這個身體還沒有長好,所以還沒有辦法用這個身體去實現人生的意義跟目標,得讓身體慢慢的長好,心跟靈與身體能夠好好的結合在一起!還記得嗎?第一講講華德福教育的意義就在於:如何讓這個從更高層世界帶著一個意義跟目的來的靈跟心,能夠跟他的身體成長好好地配合!所以Steiner其實不斷地在每一講都呼應到前面的第一講喔!他繼續說:在換牙之前,人的靈其實還保留了沒來投胎之前的習慣,那個習慣是什麼?在更高層世界,外在所有的東西都會向他傾注,也就是全部都會進來,他也是全然的對外在世界開放。所以零到七歲的小孩,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時是全感官的,也就是外在世界所有的東西都對他灌注,而他對這個世界是完全的開放:他的內在是一種完全的接納、無意識的接納,然後所有的東西都模仿,對他來講生命中出現的東西都是對的、好的!所以Steiner說:這時的無意識接納就表示這個世界是道德的!當然講道德好像會覺得有點教條,但是如果你說它就是「善」:完全接納外在的東西:你做什麼他就覺得是對的,你講什麼他也覺得是對的,所以他看到什麼就照著做!這是零到七歲的階段。好!如果對七到十四歲的孩童,華德福老師要做的是建立一個權威,那零到七歲的小孩,華德福老師要做什麼?其實是要想辦法打造一個環境,全部都是什麼?值得孩子模仿的,或者適合孩子模仿的!用東方的說法就是「以身作則」!華德福幼教老師能夠做的就是以身作則:他做的事就是小孩能做的事,他的樣子就是小孩想要成為的樣子,從內到外完全值得孩子模仿!所以我常常講:幼教老師是最難的!因為所有展現在孩子面前的都值得孩子模仿,都覺得沒有關係!這很難啊!超難!無敵難!

 

七到十四歲要活在「美」中

接下來,走到七到十四歲:換牙之後到青春期之前,這時人的心魂狀態是什麼?就不是在回顧、回憶,或帶有過去習性的狀態,而是什麼?活在當下!所以對於當下、這個世界,有一種想要去認識、想要去理解的心態。Steiner在這邊講到一件很重要的事,他說:孩子在這個階段,我們要這樣教學,讓孩子真實地去體驗世界時,不是讓他抵抗外面的東西,也就是不是使他感到離斥感和噁心。另外,教學有一個很容易出現的危險:人很容易將這種教學是快樂而享受的泉源的原則,扭曲為平庸!什麼意思?就是要讓孩子去享受當下的學習,但並不是去討好他,並不是給他一種享樂的感官刺激!我們要區分出來喔,Steiner在這邊做了一個非常嚴格的區分,他說:有一個部分叫人性,有一個部分叫動物性。還記得前面講過人性跟動物性的差別嗎?人有動機對不對,可是動物只有什麼?本能、衝動、欲望!如果我們教小孩,訴諸的是他的本能、衝動、欲望,那就是訴諸小孩的動物性。所以要怎麼做?Steiner在這邊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必須要從這個世界是一種美,或者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美,由這裡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帶入這個美。你會看到華德福小學或幼兒園,有一種我們俗稱叫美美的窗簾或季節桌的概念,那個東西有沒有用?有用!牆壁漆虹光漆有沒有用?有用!因為那就是塑造一個美的環境!可是只有這個部分是美的嗎?當然不是!而是教學本身就要帶有一種藝術性,老師本身就要有一種美的意象在裡面。但是現在都只用一種很庸俗的東西給孩童,裡面沒有藝術性,所以孩子就感受不到美。這非常重要喔,因為美的東西會吸引小孩,可是如果小孩感受不到美,那就會變成什麼?變得庸俗!我常常講:小孩的藝術性跟美感,大概在看東森幼幼台時就被破壞光了,知道嗎?裡面的卡通人物,它的線條、歌曲,包括那些很愚蠢的動作、帶動唱,對小孩的藝術性破壞殆盡,他們的藝術品味已經降到極致,要想辦法把美從已經困住的狀態拉出來,非常非常地困難!從小藝術品味養壞了,長大之後會去聽像噪音的流行音樂,就是這樣來的,他的生命就變成那樣,你帶他去聽真正優美的旋律時,他沒辦法欣賞,覺得沒有刺激,要重拍、強力重拍、舞曲……什麼什麼的,才能感覺到好像有一點東西在裡面,那就已經完全失去了藝術性!好,所以從小保護很重要!到小學階段,華德福教育就是希望小孩可以活在美中。

 

華德福教育每一階段都是以前一階段為基礎

Steiner最後的結論是什麼?零到七歲,小孩的心魂是朝向過去,他認為這個世界都是對的、都是善的、都是道德的,所以就會模仿外界所有的東西。第二個階段:七到十四歲時,孩子的心魂是面對當下,覺得這個世界是美的,會對這個世界的種種產生興趣跟好奇,而想要去了解。青春期之後,人的心魂會投向未來,孩子會開始建立真正的思考,這時科學或分析的特徵,才能進入到教學裡,也才能用他之前所得到的結論跟概念為基礎,進一步學習更複雜、更抽象的東西。所以華德福小學是華德福高中的基礎,華德福幼兒園是華德福小學的基礎,必須保護好小孩,然後把他每個階段需要發展的,做到某個程度堆上去才有意義。如果沒有讀華德福小學,只來讀華德福中學,那就要問前面得到的概念跟經驗是什麼?假如不是從本身的經驗來的,而是被植入的死概念,那要讓他學會真正的思考,就會有一點點困難,因為他的原料被汙染了。現在普遍的狀況是什麼?華德福小學在做華德福幼教的工作,為什麼?因為低階感官,基礎的部分都沒有發展好,所以小學還在拼低階感官,沒辦法,因為小孩就缺啊!到高中才拼命補體驗,為什麼?因為小學根本就沒有體驗啊,學到的東西都是從課本來的,所以轉學生很困難,轉學生在華德福學校其實有某種程度的辛苦,這樣可以了解嗎?因為他過去的經歷,如果不是基於真實的體驗,就很容易跟不上。很多人說在體制內遇到問題就轉到華德福學校,那裡很自由嘛,沒有考試啊,去那裡應該就可以跟得上!然後就幻想破滅!因為華德福學校也是很操的啊,也是要學很多東西啊,要有很多的經驗跟體驗啊,完全沒有基礎轉進來,小孩就會很辛苦的追趕。在國小階段可能會追得很快樂,因為他發現:哇~沒看過這個、沒玩過那個、這個也可以、那個也可以……會有一種終於回到真實世界的感動跟興奮!也許會有!也可能是更多的痛苦!要學那麼多東西喔~好啦~媽!我去考試好啦!我不要在這邊了,好累喔!又要學這個、又要學那個,又要做這個、又要做那個,還要農耕,耕田耶!要去弄土,好髒喔,我不要!寧願回去碰漂亮的課本,還可以噴香水。知道嗎?就是看什麼樣的小孩啦!不見得來華德福就一帆風順,就很快樂,不是!如果他不接受:ㄜ~真實世界就是這樣,我們是活在土地中,吃的菜是從土裡長出來的,不是從塑膠袋裡出來的。知道嗎?不要認為這是很誇張的事,美國曾經做過一項很有趣的調查,其實它是一個很可怕的國家,純粹靠少數菁英在撐,普羅大眾是非常可憐的。他們在國小階段曾經做過一些學科能力普查之類的測驗,因為做太多了,所以改做生活能力測驗,問小孩一些問題,比如說:你認為蘋果是從哪裡來的?大概不到兩成寫得出來:蘋果是長在樹上的!大部分小孩是寫:蘋果是從超市來的、是在塑膠袋裡的,不知道蘋果是從樹上摘下來的!就像我之前去外面吃飯,剛好電視在播綜藝節目,裡面就問藝人:鳳梨是長在樹上的,對或錯?有一些藝人就選:對!這件事就有點匪夷所思,因為鳳梨頂多就是鳳梨欉嘛,矮矮、低低的長在土地上,去南部看鳳梨田,就會看到一顆一顆的鳳梨在地上,可是沒看過的人不知道啊!一般人會認為水果就是長在樹上,像:梨子、蘋果、蓮霧都是啊,那鳳梨應該也是吧?這樣可以了解嗎?台灣賣鳳梨酥賣到翻掉,號稱鳳梨王國,其實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鳳梨長在哪裡。如果他認為鳳梨就是長在樹上,你覺得他對於土地、對於農業、對於糧食問題、或對於農村的困境,能有實際的想像嗎?他看到的都是數字啊,沒有真實的體驗嘛。現在我們遇到的問題,就是做決策的人,都沒有真實的體驗,都是關在冷氣房裡做決定,所以就不符合實際,我們有號稱全世界學歷最高的內閣,結果呢?沒有用。我不是說學歷沒用或是什麼,而是如果所學的東西不是基於真實的體驗,那沒什麼用!

 

教育要多樣化而不是統一標準化

Steiner在這一講開始進入身體了喔,有沒有發現,他把身、心、靈做了一個很厲害的結合:睡、醒、夢跟思考、情感、意志裡的思考做結合,再把思考裡的結論、判斷、概念跟身體的狀況做結合。這個體系這樣串來串去,Steiner就指出了很多我們之前沒講過的東西。到這邊,有一點點進入的感覺了嗎?就是:當下真實的體驗,會給你真實的結論,經過自己的判斷後,會在內在形成活的概念,這個概念會隨著你的生命成長而不同!那與必須背下來、被植入的死概念,經過三、五十年後還是一樣,是非常不同的!因為那是活的,所以你的身體也是活的,如果概念是死的,身體就有一部分必須付出代價,簡單來講要有某個部分去承載它,所以越多死概念就越多腫瘤。可以了解嗎?大量的標準化教育,導致現在健保的癌症給付不完,如果不了解整個過程,就會以為要降低健保的血汗程度,從教育著手就是叫學生以後不要去看醫生,這樣醫院才不會血汗,不是啦!也不是健康教育或是教大家要有正確的飲食、運動常識,這樣就可以解決健保問題,不是!而是應該要鬆綁教育,才能解決文明病的問題,這種病以前非常少人得,因為根本沒有現在的教育狀態,所以就是文明病。這樣可以了解嗎?當然你不能說那個方式完全錯,它是當時歐洲所發展出來的:如果要快速消滅文盲、提高人民素質,花費也最少,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方式是最適合的。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快速地消滅文盲,使大家都能讀書識字這件事,標準化的國民義務教育,確實有它的貢獻,不能完全抹煞它。但它有好處,同樣也付出了某些代價,我們就得面對,不能說它一定好,所以不能批評。現在已經民智大開,大家都已經識字、會讀書了,也知道很多事應該怎麼處理,能不能讓教育再更進一步,而不是只停留在工業化大量生產的邏輯下,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每次我聽到這樣的想法就非常擔心:既然華德福教育這麼好,那就由教育部制定一個華德福課綱,推廣到全國執行華德福教育,這樣就好了!我聽到都會覺得:你真的知道什麼叫華德福教育嗎?你懂我的意思嗎,他們的想法還是:由教育主管機關訂政策,大家照著做就好,所以只要訂一套標準化的華德福,所有的學校就變成華德福,很讚嘛,對不對?但是當你了解什麼是華德福,就會知道: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有了要教育主管機關訂政策的想法,就有很多學校擔心:怎麼辦?我們要被華德福教育消滅了,他們來搶我們的地盤、搶我們的生意了,所以要抵制華德福教育,要防止華德福教育來汙染有知識的教育,因為華德福教育是不讀書的、華德福教育是不考試的、華德福教育是只會畫畫、只有藝術的,不要讓那種教育來汙染我們……好,就開始形成對立!每次我演講都會跟大家說:ㄟ~大家面對現實吧!華德福教育是不可能變成主流的,就是一小搓人乖乖地做,不要去威脅既得利益者,才有辦法活下去,一旦想把自己變成主流、引起注意,一定引起很多反撲!就像二次大戰前,納粹就把華德福學校都關掉,所有人都要服從領袖的旨意,怎麼可能讓你們有自由的思想。當時不只華德福學校,德國境內所有的自由學校、實驗學校,全部都被納粹關掉了!所以如果教育主管機關還是有「我要讓全國教育統一」的想法,然後讓全國學校都變成華德福學校,那就不是華德福了!可以了解嗎?那是很可怕的!每次講到教育部建立一個華德福課綱,全台灣都變成華德福學校,聽到都頭皮發麻!天啊~災難來了!這樣可以有點想像喔。所以當有人說我們要不要去做一個華德福標準,符合標準的,才給它華德福認證,每次聽到我也頭皮發麻,實在非常可怕!標準化大量複製的東西,就失去了生命力,連華德福都要搞這一套嗎?美國的華德福就是這樣搞的!美國的華德福有註冊商標,只要用到「華德福」,就要符合商標專利法的要求,它有一本四百多頁華德福專利證書的指導手冊,必須按照手冊裡的項目,所有東西都符合標準,才能申請使用華德福教育的商標,美國就這樣幹啊!有人就想把這套商標制度引來台灣,說台灣的華德福學校也應該要服從這些規定,才能被稱為一個華德福學校。只是他們去中央標準局註冊時被駁回,說華德福是一種思想跟教育流派理念的名稱,不能作為專利權標的。可以了解嗎?比如說你不能申請一個商標叫「儒家思想」,以後叫儒家思想的都要符合我的標準,才能使用這個商標,不行!思想流派不能申請專利!又比如申請「邏輯實證論」的商標,只要用到邏輯實證論的課本都要繳專利費給我,不行!還好中央標準局是有腦袋的,才知道華德福不能申請做商標,否則很可怕,以後要講華德福還要繳專利費,沒繳專利費還不能講華德福,沒關係,我們就改名叫華爾道夫,反正同一個字啊,華爾道夫知道嗎?飯店集團啊,其實他們是兄弟,同一個祖先分下來的,有人去做菸草工廠,有人去做飯店集團,所以不叫華德福,改名叫華爾道夫也可以啊,反正同一個字啦!翻譯過來的。(煜:關於美國搞專利權這一套,其實滲入各行各業啊!)

好!這樣有點感覺了嗎?知道第九講在講什麼嗎?他講的是:即使在思考裡的結論、判斷跟概念,也有睡、醒、夢。也不是說靈有睡醒夢、心有思考,就只有在那個層次,它還會往下延伸到身、也會影響到身,這樣就把所有的東西都串在一起,而不是身談身的、心談心的、靈談靈的!有問題嗎?還是覺得有點困難?這一講是有點困難啦!好,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今天就上到這邊!

 

以上就是「《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導讀」第十堂課(第九講)筆記整理。

 

如果對「人智學」有興趣,請參閱:

《人學》導讀上課筆記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上課筆記

「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上課筆記

《奧秘科學大綱》導讀上課筆記

【人學導讀】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END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