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734.JPG

【上課筆記】

華德福學校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是

我們不只跟物質世界的人類及其他物質工作

也跟更高層世界的存有一起工作

也邀請對我們和善的善靈

或對我們有幫助的善靈一起工作

 

在上「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最後一堂課時,李老師問我:你覺得《科學大綱》與《人學》哪一個比較難?我頓了一下,回答:《人學》!沒錯,就是《人學》!為什麼?雖然在《奧密科學大綱》裡已經介紹了人的組成,但只是輪廓,而《人學》則更詳細,不但身、心、靈分別深入探討,它們之間的關係也一一說明,無怪乎李老師說《人學》每一項主題的開始(分別是第二、六、十講)都是一個關卡,過了就比較好唸,但所謂關卡就是很難過啊!!尤其Steiner只花十四次演講、每次一個半小時,就把身心靈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講完,這這這……沒關係,事情總有解決的一天,暫時無解就先放著,或許晚上睡覺回去靈性世界時,拜託相關大師補課一下啦!好!開始進入正課:

 

先了解華德福教育的起源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致辭」的導讀,也就是這本書到底在說什麼?為什麼我們要讀這本書?我們要怎麼去理解華德福教育?所以今天還沒有進入第一講,是講「致辭」。進入致辭之前,要先了解華德福教育的起源。在座的有些人上過師訓,有些人上過「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所以大家對這件事的了解深淺不一,我們還是從頭講,免得有些人漏掉一些環節,會覺得怪怪的。

我們先要有一個基本概念:華德福教育是依照人智學的啟發,或是依照人智學提供的靈感而開始的教育活動。既然是基於人智學,那就找人智學的書來看好了,但看了之後發覺看不懂,不知道在說什麼?這樣就變得有點神祕,所以有些人會覺得華德福教育是不是一種宗教活動在華德福學校當老師也會被貼上某種有趣的標籤。所以我們先說明「人智學」是什麼?接著再解釋Steiner為什麼在當時要開始講華德福教育?這些背景知識有助於我們了解這本書。

 

人智學的三階段發展

第一個部分我們先談人智學的發展:

大部分開始接觸人智學的人,可能會先讀《科學大綱》、《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或者《人學》,一頭就栽進去。但如果對於整個人智學的發展沒有清楚的圖像,就很容易陷入迷霧中,所以我們先解釋人智學的發展。人智學你可以說它是一種派系,這個派系是怎麼發生的?是Rudolf Steiner依照他自己的學習跟體會,慢慢發展出的一套體系。大概在四十歲左右時,Steiner覺得要有不一樣的發展,於是他開始進行人智學理論的建構,以便讓大家知道人智學是什麼。但人智學的理論體系有些複雜,所以他大概花了七年的時間去建構基本理論,之後完成《奧密科學大綱》。但卻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已經有基本理論,知道宇宙世界人類是什麼、怎麼發展、應該如何生活……但這個理論實在太抽象,大家都搞不清楚。就像我在上《奧密科學大綱》導讀時說的,這本書大概自己讀五遍都還沒什麼用,直到第十遍才有點懂。如果大家聽Steiner演講聽了七年,然後又出了一本書叫《奧密科學大綱》,但還是不懂他的理論在講什麼,這樣就有點麻煩。所以Steiner就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開始進入人智學發展的第二階段:使用各種藝術活動去展現人智學的內涵,包括人智學的繪畫、建築、雕塑、優律詩美等,不再只是演講或理念的傳播,而是可以在視覺、聽覺或其他感官的藝術活動呈現人智學。集大成者就是在瑞士蓋的歌德館,裡面有建築、雕塑……也有舞台可以表演,雖然後來被燒掉,但第一棟歌德館就是人智學建築及藝術的集大成(一九二年完成)。

人智學還有第三階段:當人智學的理論、藝術活動已經接近於成熟時,卻總是在小圈圈裡運作,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人智學的理論,也不知道它的用途。Steiner覺得如果這東西是很好的、對世界是有幫助的,就應該讓更多人知道!於是進入第三階段:人智學開始面向世界的工作:Steiner說現在我演講、上課的內容不是我要講什麼,而是你們需要什麼,請你們提出來自己遇到的生命問題跟困難,我想辦法用人智學的角度來幫你解決,也許這樣大家就更容易了解人智學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所以人智學發展到第三階段,是一種面向世界工作的人智學,也就是它不是一種純粹的理論,也不是一種藝術展現,而是一種如何在實際生活中落實的概念我們現在要講的「華德福教育」,就出現在第三個階段:當有人問Steiner現在的教育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教育時,他就提出「華德福教育」作為新時代可能性教育的一種模式。在這個階段,Steiner做了很多事,包括人智醫學、華德福教育、BD農法、三元社會……這些其實都是在回應當時人類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所產生的各種需求。我們今天就從「三元社會」切入,因為華德福教育就是從三元社會運動中分岔出來的工作。

 

三元社會的發展背景及基本概念

要談三元社會,就要回到那個場景、那個時代,去看看為什麼會有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出現,這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人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因為在大戰前歐洲瀰漫著一股科學進步的樂觀主義,就是只要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所有的問題遲早會被人類的聰明才智解決,所以大家都信心滿滿。可是大戰的爆發對歐洲人是一個很重大的打擊,因為最後發現科學技術的進步無法解決人心的問題,只會使得殺人的速度更快,更無法解決世界發生的各種衝突。所以發明更好的科技,只是使得砲彈打得更遠、飛機轟炸炸死更多人、鐵路使軍人的運輸更快……各式各樣的技術好像增進了效率,但最後還是對人心的問題一籌莫展,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在大戰未結束之前,Steiner就提出了「三元社會」的理念,他認為:人類自有歷史以來就有打仗,這件事不奇怪,重要的是打仗完怎麼收拾,這件事較重要。因為打仗這件事很容易發生,一言不合可能就打起來,但重點是怎麼和好?怎麼解決戰後的問題,才是要思考的事,Steiner在當時就提出了「三元社會」的理念架構去處理這個問題。歐洲其實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因為那麼大的土地有很多國家、民族、各種種族衝突,到現在都還是如此。針對這樣的狀況,Steiner「三元社會」的基本概念是:假如我們可以有一個很好的社會建構,使得不管在任何國家、民族、宗教的人,都能好好地發揮個人的天命,或者可以有個人的自由去做你想做的事,那國家、宗教、種族的界線相對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也就是這個社會如果能夠真的保障真正的個人自由,不管這個人是屬於什麼宗教、種族、國家,都能自由自在地發揮他的天命,那他屬於什麼民族、國家、宗教就不重要了。所以三元社會的基礎就是:我要如何去保障個人的自由,讓個人有自我實現的可能性。這是基於背後的世界觀,也就是人智學的世界觀:現在走到「意識心」的時代,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發掘他人生的意義跟目的。這是一個基本假設,也就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去追尋他的人生目標,而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不必然相同。但會遇到一個問題:人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是生活在一個社會裡,所以如果不能解決社會問題,就沒辦法真正保障個人的自由。所以保障個人自由不是喊一喊就有用,需要有些配套措施,也就是需要解決社會其他方面的問題。

 

三元社會的三元性:自由、博愛、平等

Steiner的「三元社會」認為人是三元性的組成:思考、情感、意志,如果人的心魂中有思考、情感、意志三個作用,當人形成集體社會時,也會有思考、情感、意志,所以社會也有三元性,那這三元性是不是有同樣的原則去解決各自的問題?其實不可能,因為思考、情感、意志是依照不同的基礎理念及方式發展出來,所以需要不同的原則做為不同的解決方案。就思考層面來講,Steiner認為在人類的世界就是「文化生活」,包含學術理論、宗教、教育,是一種精神文明。人在不同的狀況下會發展不同的想法,就是學術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都屬於文化生活。所以要講什麼話、相信什麼、做哪種宗教儀式……都可以自己選擇,也就是在精神文化層面,人應享有完全的自由。但經濟生活就無法這樣,經濟生活是我需要生活資材,但不可能隨意而取,所以需要另一套理論去完成。經濟生活是對應到意志在這個世界要如何生存有另一個原則,稱為博愛。博愛的精神是:Steiner認為從人類進入比較細緻的分工社會以來,就回不去原始生活了,因為分工使得生產力提高,才有可能有閒暇或選擇去追尋天命。如果是在原始社會中,光是種田、狩獵、畜牧養活自己就花掉很多時間,怎麼可能有閒暇便利的生活,所以閒暇便利的來源是分工。分工的意思是你做你專長的事,別人做他專長的事,然後把生產出來的生活資材或服務交換,效率就會提升,就像你做一件衣服只要一天,另一個人要十天,你把這件衣服給另一個人,他是不是就省了九天,這九天他就可以用來追尋人生意義及目的。所以人類能夠有閒暇追尋自己的人生意義,就是來自分工。分工越來越細後,每個人都做自己專業的事,集合起來交換就很有效率,整個世界就產生很多閒暇,就像我們可以去旅遊,還有人幫你鋪床、煮飯給我們吃……都來自分工。

所以Steiner講經濟生活的核心,是透過分工的方式,得到更有效、更有閒暇的生活。經濟生活的原則是博愛,意思是每一個人生產出來的東西,包括貨物或勞務,都是為了別人的需求而生產;每一個人都從社會其他人身上,得到他所需要的生活材料或服務。這件事為什麼重要?Steiner提到這就是我們現代在經濟生活上的精神分裂:經濟學家不斷的告訴我們人類的經濟活動是基於自利的原則,也就是每個人自私自利的原則,所以每個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去工作、去選擇。我們腦中想的是為自己的利益工作,可是實際在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卻是我們為別人工作,做出來的成果是為了讓別人享用,而別人的工作成果也是為了讓我們享用。所以Steiner講的精神分裂就是:你實際做的效果跟你腦中想的剛好相反,也就是認知跟現實不同:現實上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別人而工作,但腦中想的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工作,這就是一種精神分裂。這件事很困難,我們如何用社群的力量去扭轉精神分裂的狀況,到目前為止還沒辦法完全扭轉。但Steiner指出一條路,這件事應該要往這條路上走。

接下來還有一個領域,就是屬於情感的領域。剛剛講思考的領域原則是自由、意志的領域原則是博愛,那情感的領域涉及到什麼?Steiner講當人與人在社會相遇時,會發生一些關係,這些關係需要某種規則來規範,否則人與人的關係無法維持,他稱之為權利,有些人翻譯為法律的領域。比方:如果在一個非常寬廣沒有其他人的地方開車,怎麼開大概沒有人會管你,就算逆向、超速……也沒人會理你。但如果在一條路上遇到很多車,這時是不是需要某些規範、規則,如果沒有規則,有些車靠左、有些車靠右,是不是就撞在一起了。所以就要釐訂道路要靠哪邊走、遇到叉路是不是要設紅綠燈、某些較危險的路段是不是要速限……否則大家相遇時就無所適從!所以如果沒有人與人間的密集相遇,其實不需要那麼多規則跟規範。現在問題來了,大家會認為法律應該走公平路線,那為什麼公平會跟情感結合在一起?法律不是應該很硬、不講情面?以交通規則來看,有一條規定是要讓救護車先行、救護車可以闖紅燈、必要時可以逆向,因為它就是要救人命。所以交通規則是公平的,但可以有例外,這個例外就是如果我們在情感上認為人命很重要,那規則上它應該是優先的。所以規則不是死板板的不動,而是會依照人的情感狀態而調整。像設停車位會在入(路)口處設殘障停車位,就是讓殘障的人有一些方便,這樣的想法來自於我們內在的情感,同時也是平等,平等就是不管什麼種族、什麼宗教的殘障人士都能停殘障停車位;或者不管救護車內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只要是緊急的狀況,救護車就是可以先走。那平等的標準從哪裡來?也是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情感

 

三元社會理念的挫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Steiner就把三元社會的原則及社會改革方案寫成小冊子在歐洲發行,希望戰後歐洲的重建可以依照三元社會的結構進行。所以Steiner不是空想家,是一個非常認真的實做者。我們也講過人智學發展的第三階段是要面向社會的需求,所以Steiner針對三元社會也成立政黨:在德國的三元社會促進(行動)委員會,相當於現在的政黨,以倡議三元社會的政治理念。但是他失敗了,雖然三元社會在民間有很多呼聲,但各國還是有很多利益計算、政治人物還是有很多包袱,所以到最後並沒有任何國家採取三元社會的重建方案。失望之餘,Steiner開始做別的事,其中一件就是華德福學校,另一件是成立綠色銀行,去投資對世界真正有幫助的社會企業,所以Steiner也做過銀行家,但戰後的通貨膨脹、經濟大蕭條讓這部分失敗了。但精神、文化生活,也就是自由的領域,Steiner留下很重要的部分,包括:教育方面的華德福學校、宗教則有人智學的社群,叫基督教社群教會,是以人智學為啟發的教會。Steiner其實是很努力的,關於如何去改革社會的課題,他並不認為一個人就可解決,所以提出想法後,就組織很多人想辦法去推廣,留到現在比較大的就是華德福學校。

 

華德福教育的理念及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創建

華德福學校開始前,Steiner認為當時的人已經沒有能力真正的去思考,也就是真正的去理解什麼才是對的、社會應該長什麼樣子,也沒有辦法真的保障每個人的自由,所以歐洲的動亂是不可避免的。他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有沒有可能透過教育,去教出更好的人,這些人在未來能創建更好的社會。當時Steiner提出一種不是為了符合當下社會主流想要的教育,而是如何用教育改變這個世界,所以這種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改革工作,並不是要符合大家認可、喜歡的教育,而是朝向未來,這些人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可以引導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的創造者或啟發者,不是現在一般認為的功成名就賺大錢的人,這是Steiner一開始就提出的。

三元社會觸礁後,當時的莫爾特先生,也就是華德福菸草工廠的老闆,邀請Steiner去跟員工演講有關教育的課題。演講完這些員工就去找莫爾特先生:Steiner博士所講的教育圖像非常美麗,我們都心生嚮往,但現在沒有這樣的學校阿!有沒有可能您能夠幫我們辦一所這樣的學校,也就是工廠附設的學校,給員工的子弟去念。就像現在有些國家規定工廠幾人以上就要有托嬰中心,讓父母上班時有地方可以照顧。員工希望工廠能附設學校,這樣他們就可以好好上班,小孩也能受很好的教育。莫爾特先生就說:好!那我去跟Steiner博士談談看!莫爾特先生就跟Steiner提出想法:我們想要辦一個員工的學校。Steiner是很務實的人,就問:那你要拿多少錢出來?莫爾特先生回答:一年華德福菸草工廠的盈餘是二十五萬馬克,我就拿這些出來辦學校,工廠每年賺的錢就拿來辦學校。Steiner回答:錢不夠!就轉頭走了。莫爾特先生感到很挫折,他跟Steiner其實是很好的朋友,包括三元社會促進(行動)委員會,他也是全力支持,但他要辦學校,Steiner只有三個字:錢不夠。回去想了一天後再去找Steiner,說:好!如果二十五萬馬克不夠的話,剩下的我出,可以嗎?Steiner說:好!我回去考慮看看。三天後,莫爾特先生趁空抓到Steiner,說:我三天前已經跟你講如果二十五萬馬克不夠的部分我個人全包,可不可以?Steiner就很堅定地看著他說:你確定嗎?你有確定這件事嗎?莫爾特就說:我很確定!我就是要辦一個學校!Steiner說:好!如果你確定的話,那我們可以來試試看!所以如果華德福學校之父是Steiner的話,那華德福學校之母就是莫爾特先生,因為是他負責把學校辦出來!Steiner說要怎麼做、怎麼做,實際上要有人去籌錢、找地方……就由莫爾特先生去奔勞!

三月確定要辦後,就去找當地的主管機關說要辦學校,主管機關就問:你們要辦什麼樣的學校?Steiner跟莫爾特就說明:我們要辦的是一個自由的學校。主管機關問:自由的學校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Steiner:這個學校不只收勞工的子弟,未來也會讓中產階級、甚至貴族的小孩都來念,也就是不分階級。一百年前歐洲的階級性很重:貴族有貴族的生活圈、中產階級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圈、勞工有勞工的生活圈,彼此不相往來,學校也是分開的,各自讀各自的學校。Steiner認為如果有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不管出身背景,都適合來念。主管機關就說:好,如果是這樣,可以試試看!准了之後,五月開始找房子,那時就找了一棟廢棄的公寓,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很多人沒回來,許多公寓都廢棄了。整修之後,就找老師辦師訓。

 

《人學》就是當時開學前兩週的師訓紀錄

《人學》這本書就是當時開學前兩週的師訓紀錄,從八月二十號開始,連續十四天的師訓,到九月五號,九月六號繼續跟老師開會,九月七號開學。所以是開學前的兩個禮拜,Steiner把這些老師集合起來,進行非常密集的師訓:早上九點第一堂課先上「主課程」一個半小時到十點半,然後休息,之後上「教學法」上到中午,再休息,下午上「跟老師們的討論」到晚上吃晚飯前,有時吃晚飯時也繼續討論。所以是分三段,如果用思考、情感、意志來講:第一段主課程就是思考,第二段教學法在台灣的翻譯就是《實用教學指引》,第三段大概下午三點開始「與教師們的討論」,實際拿出教案來討論:該上什麼、什麼東西怎麼上。經過十四天的課程,第十五天整天都在跟老師討論,完了之後隔天就開學。這個挑戰有多大?那時整個華德福學校有二百五十個學生,一到八年級一次開,但一共只有十二位老師負責所有的科目,可以想像嗎?是一個非常高難度的工作!二百五十個學生只有十二位老師,雖然師生比看起來還好,但是負責一到八年級一次開的所有科目,這些老師都要上。當時教室還不夠,所以低年級還分上午班跟下午班,就像台灣現在也是一樣,低年級只上半天課,早期台灣人口膨脹時,新北這邊有很多學校也是分上午班跟下午班上課。

我們現在要講的《人學》十四講的內容其實就是這十四天師訓的主課程、理論課,也就是思考部分的課程。每次我在講這個課時都會跟大家講:我們其實非常懷疑當年參加師訓的老師,到底聽懂多少?因為早上上完主課程後,接下來還有教學法,再來是教案討論,回去睡一覺後,隔天又主課程、教學法、教案討論……連續十四天,完了就準備開學。想像一下,如果有一間華德福學校跟你講我們十五天後要開學,你先來參加師訓,接下來要帶一個班,上完十四天的課之後你就是華德福老師,這個人是不是瘋了?!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當時他們就做了這件事!這十四天的演講其實是非常非常的精簡,Steiner必須把他前二十年演講的所有有關於人類的知識,做成濃縮精華版,在這十四天中呈現出來,實在不可能全部都講,所以他只講會跟後面教學法、教材有關的部分。他講的是關於人的普遍智識沒有錯,但只把跟教育有關的部分抽出來講,跟教育沒那麼直接相關的就先不講,所以是濃縮精華版。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經過Steiner前面二十年的演講,就直接來參加師訓,理論課的負擔就非常大!因為沒有那些基礎!也就是如果只上精選集而沒有基礎,其實不知道他在幹嘛。這就是讀這本書最大的困難,因為你沒有相關的知識,他會告訴你一個東西,但冰山底下有一大塊的理論沒有時間講,所以我們就會參不透他這句話到底在幹嘛?如果針對這句話回去冥想也好、通靈也好,有沒有辦法了解?沒辦法!因為它其實是建構在更大的理論之上,所以只有往下挖,把下面的理論浮上來後,才能了解他為什麼要那樣講!可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下面有冰山,只看到浮在水面上的一小塊。當我們開始講這本書時大家就會發現一件事,就是冰山很大塊!百分之九十都在水面下看不見,只有一小塊浮在水面上。所以就不太可能用很快的速度講,每一次演講Steiner都講一個半小時,我們要在兩個小時內講完,中間休息十分鐘,不然大家會掛掉!所以我們講的速度跟當時Steiner講的幾乎是一樣的,沒有比較慢,這樣你就知道有多困難了!(關於《人學》的起源可與這篇互相參考: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07:史代納與戰後重建工作(20150527。)

 

導讀是讓你了解整本書的架構

這次導讀的意思是先讓你了解它整個外圍開展出來的是什麼、整個演講的結構是什麼,這樣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Steiner有個策略:人如果分三元性:身、心、靈,就理解來講,最困難的是心,我們覺得我們理解,但其實最難理解,所以排在最前面。這十四講有一個大概的結構:

第一講:導論:我們要做的教育,它的基本觀念是什麼?下一次我們會先講導論;

二、三、四、五講:講「」;

六、七、八、九講:講「」;

十、十一、十二、十三講:講「」;

十四講:接著十三講後面講「身」,「身」完後講結論。

所以這十四講有個結構在裡面。當然我們不知道Steiner到底是怎麼安排的,因為他的演講常常是即席的,並不是我先設計好接下來要講什麼,而是進行到哪裡,比如書裡面會說:我們昨天晚上在討論時曾經講什麼什麼,它的理論其實是如何如何……也就是他會依照實際課程進行的狀況,去調整主課程的內容。這樣其實有點麻煩,但事後分析起來,ㄟ~這個結構其實蠻清楚的!先有這個結構後,應該會比較容易了解。結構裡面可以再分段,大約兩講完成一個主題,所以大概二跟三講會有關係,二看不懂,三就看不懂;四、五講會有關係,四就是五的基礎;六、七講是一組;八、九講是一組;十、十一是一組;十二、十三是一組,十三後面有一部分切到十四去講,十四後面有結論。整個演講集是這樣的結構,有了這樣的結構應該就比較容易了解他在幹嘛!但一百年前聽這演講的人,根本不知道是有結構的,因為會被太多資料沖昏頭,主課程、教學法、教材討論……整天下來強度很高、資訊含量太大,晚上回去睡覺,隔天再繼續。最厲害的是Steiner,老師們吃完晚餐回去就休息,他晚上還要開行政會議:教室要用什麼桌椅、油漆什麼顏色、開學典禮要做什麼……看紀錄有時候都會開到凌晨兩、三點,隔天早上九點又要上主課程。很多人講Steiner的死因可能是被下藥什麼的,其實應該是過勞死,他最後四、五年的演講量實在很恐怖,華德福學校創建之後,演講那麼多,還要跟老師開會、進班看課,有的沒的一大堆,所以應該就只有一個原因:過勞死!所呈現出來的就是肝病、肝硬化。

 

「致辭」的重要性及書籍版本

上半段是介紹背景脈絡,下半段講「致辭」,也就是在系列講座開始的前晚,Steiner對老師們的說明:為什麼要辦這個學校、接下來師訓要怎麼進行。這裡面有一些很重要的提醒,對於華德福學校是很重要的。大家通常從第一講開始看,都沒有看到致辭,是很可惜的!接下來我們會講師訓開始時,Steiner帶大家做了一個儀式,也就是晨圈。晨圈的內容很重要,大家對晨圈都有很多疑問,看不懂他在幹嘛,所以等一下會把晨圈講完,然後就結束。有人跟我講他還沒有書,沒關係,因為書是給懂得人看的,如果完全不懂還沒看過書也沒關係,還可以繼續來上課,等到上完課過了一陣子覺得有想要知道書裡在講什麼,再去買書來看就好,不用急著買書,沒有書還是可以繼續上。真正開始看也是另一個挑戰,因為還是看不懂,聽過之後再去看書其實還是看不懂,但會稍微懂一點點。如果完全沒有上過課看書,大概懂兩成,上過課第一次看書大概有機會可以懂六成。當然有人已經上過《奧密科學大綱》、「生命史」之後再來看書,大概有八、九成可以看懂,但要看大家的基礎。冰山下面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了解浮在水面上的那塊到底在講什麼!所以必須要有很多基礎,如果沒有很多基礎就慢慢讀,先聽完,以後如果有機會再上別的課,再慢慢補大家冰山底下的東西,也就是人智學比較紮實的功夫。目前我們是以《人學》為主軸再補相關的東西,但這只是人智學整體知識的一小塊而已。從《奧密科學大綱》、《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開始可能會更紮實一點。

有人問書籍的版本問題,目前中文版有三個版本:一個就是綠皮的《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出版,是中國大陸翻的,從德文版直接翻過來,註釋比較多,大概花了十幾個人力翻譯跟校對,所以其實還蠻嚴謹的,是比較新的版本,但雖然已經翻成中文還是看不懂。中間曾經有一個版本《人學》,是洪葉出版社出的,看起來好像比較容易懂,但還是看不懂,是從英文版翻譯過來的。更早以前二○○四年左右,有一個中國大陸的德國人叫盧安克也有翻譯,盧安克是華德福學校的畢業生,跑到廣西的偏僻鄉下做教育工作,他是最早翻譯這本書的人,從德文翻譯過來,那本書的問題是當時他的中文還不夠好,所以讀起來有德文語句的感覺。

IMG_4461.JPG

 

怎麼讀Steiner的書及演講集

Steiner的書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他自己寫的書,自己寫的就會每個字去思考、推敲,寫下來之後還會改版,所以書的部分相對來講比較精確;另一類是演講集,就不用太說文解字,當時是請速記員速記符號,再從符號謄成文字稿。一九七年時大家曾經想把Steiner的演講先出成書,當時把謄好的稿件拿給Steiner看,過了三個月後還在那裡,為什麼?他還在改!他覺得演講的東西要出成書就要謹慎的修改。後來大家受不了,就跟Steiner說:這樣的話一本書都沒辦法出。所以Steiner就指定兩個人,一位是音樂家,另一個是他的秘書,幫忙他看,看完之後覺得沒有大問題就可以出了。基本上Steiner的演講集都是速記符號記下來,或是筆記整理的內容,所以細節可能沒有那麼精確,再來就是他會因應當時的聽眾狀況做調整,不在那個脈絡之下,就很難知道他為什麼講那句話。所以讀演講集,像《人學》,不用太說文解字,不用拘泥一些細節,因為沒有意義,大概意思看得懂就好;如果是讀他寫的書,像《奧密科學大綱》就可以注意細節。

 

華德福學校是什麼1:實踐文化生活自由原則的有機組織

「致辭」是二十號,二十一號開始師訓,明天就要開始師訓,二十號晚上Steiner就先找這些老師來,讓大家了解一些基本概念:第一是「華德福學校是什麼」;第二是「華德福學校不是什麼」。是什麼的部分我們就要想辦法做到,不是什麼的部分就要避免。我們先講第一個:華德福學校是什麼。Steiner提到華德福學校其實是一個屬於文化精神領域的組織,剛剛有講三元社會三個領域:文化精神生活、經濟生活、權利法治生活,在三元社會裡,文化精神領域必須要有有機組織去實踐它華德福學校就是一個去實踐文化生活自由原則的有機組織Steiner說這個工作非常重要,這個文化行動本身就是有意義的,無論最後我們做得怎樣。接下來第二個部分,他說如果我們要做華德福學校,必然有妥協,因為目前還無法實踐真正自由的文化行動Steiner是反對國家制定課綱的,他認為國家統一制定一種教學目標、畢業要達到的能力指標,是非常拙劣跟愚蠢的。真正自由的教學不是由國家規定你要教什麼而你就去教什麼,而是你能夠自發性的發現學生需要什麼,然後你就去教什麼。這件事其實是一件非常大的挑戰,為什麼?因為不管在台灣或在當時的德國也好,都歷經了一段很長的所謂國民義務教育的階段,國民義務教育在歐洲的發展,如果是讀教育學的就知道義務教育的開端是在德國的普魯士,當時就是以提升國民素質、富國強兵為目的,用一種統一、一致性的工業化生產概念,大量產生高效能的學生、高效能的人力資源,所以它本來就是一種工業化的想法:用最便宜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大量訓練出有效率、一致性的勞工。台灣早期也是,我們的義務教育發展出一種非常厲害,以現在來講就是代工業:大量生產相同的東西,大家的想法都一樣、用同樣的教材、同樣的資訊,全國都教同樣的東西,再制定所謂的課程目標、能力指標,然後你就要去達成它,最後用考試來驗收這些指標。所以一百年前德國所遇到的困難,跟我們現在在教育改革所遇到的一模一樣。

 

華德福學校是什麼2:必要的妥協

當時Steiner也是遇到一個一致性、統一化、規格化,有課綱、畢業目標的環境,但是他說要有必要的妥協,就是有些東西沒辦法還是得要做。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德國當時的威瑪憲法規定在教學中一定要有宗教課,要上什麼宗教課每個邦、每個區可以自己決定,但一定要上宗教課。妥協的作法在致辭裡有提到:宗教課程依照個人所屬的宗教團體分別去授課,也就是依照小孩家裡信仰的教派,交給他們自己的宗教老師去上課,人智學管不到這塊,他們自己去上。這對Steiner來講就是一種妥協,因為國家規定要上宗教課,所以學校也得要有宗教課。如果照Steiner的理想,華德福學校根本就不該有宗教課,這是家庭教育要處裡的問題,不是學校要處理的。在台灣剛好相反,我們的法令是規定不能在學校裡傳教、不能在學校裡用傳教的方式上課,可以上宗教理論,但不能向學生傳教,所以我們剛好相反,在學校裡不能上宗教課,所以在台灣的華德福學校就沒有宗教課。有家長搞不清楚狀況就來問說:ㄟ~奇怪國外的華德福學校都有上宗教課,為什麼台灣的華德福學校不上宗教課?其實是法令規定,也剛好符合Steiner的想法。所以要知道背景,才知道這個課為什麼要上、那個課為什麼不上。離開德國的領域,很多國家的華德福學校都不上宗教課,因為法令沒有規定要上就不教。但是還是有人搞不清楚狀況,就說:既然德國華德福學校有上宗教課,我們也要上宗教課,所以有些也就開了宗教課。但Steiner講要依照孩子的各個宗派,交給他的老師上宗教課。之前就發生一個狀況,有一個台灣移民到美國去上華德福學校要填他的宗教,因為美國是移民社會,有很多不同的宗教,結果那個學生就填:媽祖!他們家是信媽祖!媽祖是佛教嗎?是道教嗎?都不是!入學申請表填了媽祖後,學校老師就打電話來跟家長談:請問一下,你們家小孩的宗教課要歸在哪組?因為祂不是基督教、也不是印度教、也不是佛教、道教,你有沒有認識可以上媽祖的老師?因為Steiner的指示就是你屬於哪個宗派,就交給那個宗派的老師自己教,華德福學校的老師不負責教你宗教課,所以佛教就找和尚來教、印度教就找印度教的傳教士來上課、基督教就找牧師來上課……所以不用上宗教課很好啊!在台灣上宗教課很可怕,要分成很多組!剛好我們的法令也不允許。這樣大家知道什麼叫必要的妥協嗎?就是有些東西因為法令的關係不得不上,像有些華德福高中會安排軍訓課,為什麼?因為軍訓課可以抵役期,如果沒有上,就要多當一兩個禮拜的兵,要不要上?軍訓課符合華德福教育的精神嗎?真的要讓教官進入學校教軍事課程嗎?所以有些華德福學校就選擇不要上軍訓課,小孩就多當兩個禮拜的兵。有些家長會要求學校上軍訓課,希望小孩少當兵,所以也有學校有上,也O.K.,那就是一種妥協。所以華德福學校是不是一定要長什麼樣子,或一定要做到什麼事?有些東西當然我們知道理想很高,可是跟現實環境還是需要有必要的妥協,這是很重要的。

 

華德福學校是什麼3:華德福學校要以「共和」的方式來管理

接下來Steiner講一個很重要的事:他說華德福學校本身的組成就是一種文化的核心,所以這個學校不能用傳統的官僚方式來管理,要以「共和」的方式來管理,所以必須是一個教師的共和體。現在問題來了!Steiner講的是「共和republic」,不是講「民主」喔,共和的重點是什麼?共和的重點是每一個人都為自己負完全的責任,同時每一個人也對整個團體負責。「共和」這件事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組織都是實行民主,民主就是用數人頭取代打破人頭,所以民主社會一定會發生的現象就是分黨派,理念、想法相同的人會結合在一起。當以數人頭來決定事情時,就會有執政黨跟反對黨、多數黨跟少數黨,而黨派就會造成學校的分裂,因為我投票都投不贏你,可是我也是這個學校的一份子,但我的意見都沒有被實行,因為最後用民主的方式表決時,贏者通吃,表決總是輸的怎麼辦?所以就會在學校造成紛爭跟分裂。教師團如果是用民主,也就是用投票來決定所有事,聽起來好像很好,但其實會有很多問題。這就造成另一種誤解:華德福學校是不民主的!因為我們不是用民主方式解決,所以他們就說華德福學校是不民主的,我就說:你這樣講也對阿!因為民主不是解決所有事情最好的方法,如果教師團能成為真正的共和體,也就是雖然我的意見跟你不一樣,但是我還是可以照顧到你的需要,並不因為我們人數多就忽略了少數的意見。這樣的教師共和體,有可能比民主更好,為什麼一定要用民主的方式?所以華德福學校的有些理念是超越當時的時代,甚至超越現代的時代,因為他認為數人頭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每個人都為自己負責之外,也對整個群體負責,才能做出對整體最好的決定。這是很高的理想,現實來講很困難,但是先講理想在那裡。所以華德福學校是什麼?就是要以「共和」的方式來進行學校的管理。

 

華德福學校不是什麼1:不是單一世界觀、單一意識形態的學校

那華德福學校不是什麼?Steiner講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華德福學校不是一個世界觀學校,很多人就會問什麼叫做世界觀學校?Steiner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所謂的布爾什維克學校,在台灣如果沒有讀過一些歷史文獻或歐洲思想史,會搞不清楚布爾什維克學校是什麼?它其實就是共產黨的黨校,也就是在共產黨的黨校裡,認為人民就是要接受黨的領導,所以黨就是對的,符合於黨的意識形態、共產主義無產階級革命、唯物史觀的東西就可以教,不符合的就不能教。這就是所謂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單一世界觀學校Steiner認為華德福學校不應該變成一個世界觀學校。

Q:老師您剛剛介紹說華德福想要建立的是一所自由的學校,但是現在要的又不是符合世界觀的學校,那就不是自由的學校了,因為他要建立的不是自由的學校嗎?

A:所謂的世界觀學校,先講華德福學校不是世界觀學校,那什麼是世界觀學校?世界觀學校有一套單一的意識形態,它就只傳授這一套單一的意識形態,用現在的說法來講就是洗腦,比方台灣早期還是黨國體制時,就會告訴你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三民主義就是對的,凡是跟三民主義牴觸的東西都是異端邪說,這個就是世界觀學校,可以了解嗎?單一意識形態、又只教這種意識型態,不符合它的就是異端邪說,這樣就是世界觀學校。Steiner說華德福學校不是世界觀學校,也就是並不是只有符合人智學理論的東西才能在華德福學校裡面教,華德福學校裡面很多老師並沒有加入人智學會,教的很多東西也不見得符合人智學理論,但是O.K.你也可以在這裡教,因為這是自由的學校,裡面可以有不同的觀點,同時呈現讓學生看到,而不是灌輸學生、強迫學生要接受某一種觀點。比如:有人認為美國的學校是很自由的,其實沒有,他們很多學校也是世界觀學校,就是資本主義、物質化觀點的世界觀學校,只有科學是對的、只有美國是對的,所以美國到處去丟飛彈、美國都是正義的,別的國家想要丟我們飛彈就是邪惡帝國,灌輸這樣的意識形態也是世界觀學校。

Q:所以老師,應該是說我們對「世界觀」這個名詞的理解是開放的、自由的,但Steiner對這個名詞的定義是不同的。

A:這個翻譯就變得有點麻煩,直接把文字翻譯成世界觀學校容易造成誤解。現在教大家怎麼看書:在第十八頁看到世界觀學校後面有個括弧(Weltanschauungsschule),一串德文出現,凡是看到中文後面括弧一串德文出現的,對於前面這個中文的翻譯,就不要去做說文解字,因為這就表示當時在翻譯時,他們沒辦法找到沒有爭議又非常精準的中文,就只好把德文原文列出來給你看,讓你去判斷應該怎麼翻。他把它翻做世界觀學校,如果用現在比較清楚的說法,應該是一種「單一意識形態的學校」,所以用現代的話來講,華德福學校不應該是一種封閉的、單一意識形態的學校,它應該是一種開放、讓各種可能性跟各種學說,都能在這裡重現的學校。所以我才講不要在這本書裡去說文解字,因為沒有意義,你要了解他要表達的是什麼。

 

華德福學校不是什麼2不能在學校裡灌輸人智學的理論

Steiner說我們不應該在孩子的腦袋裡塞滿人智學的教條,我們要教的不是人智學的教義,不要去教人智學的東西。所以在華德福學校裡,有時候高年級的老師會突然卡住,原因是什麼?因為他發現假如繼續講下去就是人智學,但是我不能在學校教人智學。所以像《人學》、《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是不會在華德福學校上課時跟學生講,因為這些內容就是人智學。在華德福學校裡我們沒有要灌輸學生人智學的內容,也沒有要說服他們人智學就是最好的學說,我們完全不做這件事,甚至它是一種潛在的禁令:Steiner說我們不能在學校裡灌輸小孩人智學的理論

Q:但是它是這個理論架構教育出來的老師,所以在教育的方向上還是以人智學為主阿?

A:不是Steiner在這邊就講得非常清楚:我們是要想辦法將人智學的內容去實踐跟運用。所以重點是我們如何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成為實際的教學內容,但是我們的教學內容並不是在教人智學。這很重要,因為很多學校不小心就變成一種僵化的、單一意識形態的學校,就是人智學的意識形態學校。Steiner一開始就提醒我們要避免,不要變成那個樣子!這個很重要,所以一定要在今天「致辭」導論時就講,因為Steiner非常重要的提醒!我們一定要了解!

 

華德福學校不是什麼3不是脫離現實社會的桃花源

接下來,Steiner講說所有的華德福學校老師應該要積極關注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一切,才可以成為一個好老師。所以華德福學校並不是一個脫離現實社會的桃花源,必須跟這個社會的脈動、跟這個社會的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才是一個華德福學校。很多人想要把華德福學校搞得遺世獨立、脫離現實,其實就不太像華德福學校。華德福學校到高中階段會在學校裡辯論社會議題、走上街頭抗議,那是正常的華德福學校,因為華德福學校是要關心這個社會,是要跟這個社會整體結合在一起,而不是脫離現實。這是Steiner一開始就告訴我們的。

 

華德福學校跟一般的學校有什麼不一樣?

前一天講完後,隔天早上開始師訓,Steiner就開始講:我們現在要開始師訓,所以我們要努力的做好這個學校……接下來就有一個「晨圈」。講晨圈之前必須先講「慶典」:華德福學校跟一般的學校有什麼不一樣,就從這裡開始,從第一所學校開始師訓時就開始,為什麼?Steiner在第一講開頭(第二十一頁)時就講:我們必須把這所學校的創建,看作是一個慶典。到底什麼是「慶典」?第二十一頁這裡又用括弧列出德文(Festesakt)。所以華德福學校跟一般學校不一樣的地方,是這個學校的創建本身就是一個慶典,現在的問題是「慶典」是什麼?這邊有人有參加華德福學校的活動就知道,它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慶典,那華德福學校辦的慶典跟一般學校辦的運動會、園遊會有什麼不一樣?

學員:就我的認知,運動會或校慶有一個現實的方向目標在,但華德福的慶典比較偏跟大自然、跟天的季節性關係。

老師:這是其中一部分,還沒有很精確,也很難連結學校本身的創建就是一個慶典,我們來解釋一下,然後大家慢慢去思考,因為它是很困難的。

 

慶典是邀請更高層世界的力量來幫助我們

為什麼是一個慶典?因為慶典本身跟一般的校慶園遊會、運動會的差別在於這個學校的創建本身,並不只是我們在人世間,跟我們所看得到的人類夥伴一起發生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它也跟整個宇宙、整個外在世界更高層世界連結在一起,所以要把它叫做祭典也可以,就是日本的Matsuri [祭り[まつり]],也就是說這個活動除了你看得到的有形世界之外,它也邀請無形世界的力量一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情。所以如果要講華德福學校跟一般的學校有什麼不一樣?某個層面最大的不同是:華德福學校不只是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跟這些人一起工作,也跟更高層世界的存有一起工作,邀請這些更高層世界一起來幫助我們完成這個任務,所以它背後有一個精神靈性的力量。剛剛講到四季的慶典是:我們在每一季的慶典時,邀請這個季節相關的精神力量,進入幫助這個學校的孩子跟老師的整個學習跟工作。如果沒有這個背後精神力量的邀請,那我們的慶典就變成活動,如果在活動當中注入這股精神力量,這個活動就變成慶典。所以叫不叫慶典一點都不重要,歐洲是把這個儀式叫做慶典。因此如果要講華德福學校跟一般學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邀請更高層世界的存有、更高層次發展的善靈、引領人類走出苦厄、困難的善靈,我們邀請祂們幫助我們

 

晨圈:與守護天使、大天使、時代之靈連結

接下來就要講「晨圈」,晨圈是很有內涵的。我們看第二十一頁最上面:「接下來的一段話未被速記下來」,為什麼?因為速記員必須放下他的筆,一起來晨圈,所有人都要圍成一個圈。後來依照當事人的筆記,留下第三一三頁原編注:一種禱告形式:原來的祈禱沒有被記錄下來,是由布蘭德、哈恩、施泰因的回憶組合起來。Steiner說:我們現在圍在這裡,每個人的身後都有一個天使,祂將雙手放在我們頭上,這個天使給予我們力量,什麼力量?想像力、創造力(觀像)!我們頭上的空中有個圈,圈是大天使(總領天使、天使長)在跳著圓圈舞,祂帶給我們勇氣,同時帶給我們靈感!在最頂點、源頭處,會滴落下來光(智慧之光,啟示我們,給我們直覺),那就是時代精神(時代之靈),或者掌權天使,祂把這個時代的精神滴落下來。所以我們每一個學校在創建時,都有這三種東西。現在來解釋:

先了解這些天使來做什麼?人背後的天使來幹嘛?每一個人投胎的過程中,不論來地球幾次,都會有一個守護天使,祂帶著我們過去所經歷的所有業力陪伴著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所以祂是要來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促成我們每一個人能在這一世完成我們的天命。祂是一個幫助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位幫助者,幫助我們完成今生的天命。每一個群體,包括我們今天在這裡上課成一個班,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天使之外,在我們的上頭會有一個群體的大天使,在守護著我們,去完成群體的任務。所以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大天使,每個學校的大天使也都會有一個方向:這個學校要去完成什麼任務,會有一個任務存在。我們有個人的任務、團體的任務,還有一個時代的任務,時代的任務是我們下一堂課要講的:Steiner提到這時代的任務時,他說:我們現在已進入到後Atlantean第五個文明時期(紀元),有這個文明紀元所要完成的任務,教育、我們創建華德福學校也跟這個時代任務連結在一起。每個華德福學校創建時,都會邀請每個教師團成員、甚至每個家長、每個孩子背後的天使,一起加入這個學校的運作。這個學校是自由的學校,某個角度來講每個孩子都是因為自己的選擇而來到這裡,來到這裡的目標是要去完成他的天命,所以如果這個學校是有助於未來完成天命的,他就會來到這個學校!如果這個學校沒辦法幫助他完成天命,他就會離開。家庭的加入與離開、孩子的加入與離開,都有他內在的天命在裡面,每個天使也都在幫助他找到最適合的地方。但這個學校本身也有自己的使命,每個學校都不一樣,學校會有集體的使命,符合於這個使命的老師、家長、孩子,就會參與這個學校的運作。而這個學校的使命也跟整個時代的使命相關,掌權天使會在更高一層指引我們這個時代所要進行的方向,所以我們在辦教育、設定學校的目標時,也要跟掌權天使連結在一起。三個層面如下表:

天使層

協助人類事項

時代精神

(掌權天使)

智慧之光

直覺

指引時代方向,協助完成時代的任務

大天使

勇氣

靈感

群體的守護者,協助完成群體的任務

天使

力量

觀像

個人守護天使,幫助我們完成天命

 

 

 

一開始的晨圈,進行這樣的儀式,意思是我們現在邀請這些老師來共同創建這個學校,是符合於這個時代精神所要給我們的,學校有學校的任務,就是文化精神層面的創新組織,每一個來到這裡的個人都跟他的命運連結在一起,個人的命運也跟群體的命運結合在一起。Steiner邀請所有的存在,包括每個人的守護天使、這個學校的大天使、還有這個時代的時代之靈,共同來幫助這個學校。這就是我們講華德福學校跟一般學校不一樣的地方:不只是在物質世界工作,也跟更高層世界一起工作,我們要意識到這件事!有些人到這邊就卡住了,為什麼?因為天使、大天使跟時代精神是什麼碗糕?不知道阿!之前開讀書會,就有老師說:那這是基督教嗎?還是不是基督教?祂到底是什麼?有人上過《奧密科學大綱》就知道這些天使也是跟著人類一路演化而來,但過程很冗長,不可能講那麼多,所以這裡先給我們簡化版:會跟我們最後講的觀像、靈感、直覺有關:天使跟觀像、大天使跟靈感、時代精神跟直覺有關,後面會說到。

Steiner帶第一個教師晨圈的內容跟流程,沒有被完整記錄下來,只留下參與者的回憶片段,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華德福學校跟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不只是跟物質世界的人類及其他物質在工作,也跟更高層的存有工作,也邀請對我們和善的善靈,或對我們有幫助的善靈一起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區別!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做教師晨圈、為什麼要有各種慶典,因為都必須同時跟這些更高的存有連結在一起,我們的工作才能進行下去。

 

教育最重要的三個東西

Steiner這個梗鋪很久,鋪到最後一天,Steiner說:好!現在師訓結束了,我給各位三句話,教育學當中最重要的三個東西:第一個是想像力跟創造力、第二個是真理感、第三個是責任感。其實就是這三個東西:觀像、靈感、直覺。講到最後時,我們會再回來講這件事。我們先破梗:到最後Steiner就把整個十四天的師訓做一個總結,最重要的就是這三樣東西,這三個東西其實就來自於天使、大天使跟時代精神。那三句話我們之後還會再重新解釋,先跟大家講最後就呼應到他第一天做的晨圈,前後呼應!

這樣有點了解這本書要帶給我們什麼嗎?其實他最後要講的就是我們剛剛講的:如何拆解身心靈跟教育有關的層面,讓老師能快速吸收跟理解,作為思想的準備,幫助這些老師進入學校、進入班級面對孩子時,可以知道孩子的真實狀況、可以理解孩子,也可以理解教學內容、知道該怎麼教。

下一次我們就要從時代精神開始講:人類的意識進化,在後Atlantean第五個文明紀元,為什麼需要新的教育?這個時代的教育跟舊時代有什麼不同?應該要做什麼……最後要教孩子會呼吸能睡覺,但通常第一講講到這邊大家就掛了!

 

以上就是「《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導讀」第一堂課(致辭)筆記整理。

 

參閱: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的時代背景

魯道夫.施泰納談華德福學校的精神(1919

【華德福百年】專欄:內有多篇文稿

 

如果對「人智學」有興趣,請參閱:

《人學》導讀上課筆記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上課筆記

「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上課筆記

奧密科學大綱》導讀上課筆記

【人學導讀】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END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