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探微(26):摟膝拗步定式、進步搬攔捶(1):2024

今日(4/20)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二十四堂課,將上課內容紀錄一下,憑記憶及目前的理解記錄,應該有疏漏及錯誤:

今天提早一點到,就先行拳一下,打到提手上勢時,突然聽到:「揪斗!揪斗!」原來是甘台師兄,他看到我單鞭轉提手上勢時,兩手會放下再上提,這樣容易被壓制,兩手合應該維持在膻中至肚臍的高度,也就是氣沒有下沉。哇!感謝甘台師兄,不然原本都是先讓氣下沉後,再擠上去,分兩段進行。

老師要我們先行一趟拳,他先去上廁所,於是我們就打一趟鄭子太極拳。打完後,師姐說早上老師有提醒她左掤定式時,右手是按要肩合,這時老師剛好回來,我們就做一次給老師看,怎樣才是正確的肩合。肩合是用雲門、中府裡面的筋內轉,不是外面的裹肩,也不是兩肩向內擠,從外面其實看不太出來。還好我有做對,老師請其他師兄姐觸摸我的右邊雲門、中府,還好大家有感覺到。

然後老師說我左手的掤要掤出、氣出。我就裡面轉一下,老師說:對了!哇噻!裡面很細微的動,竟然老師也知道,真是太強了!老師說:你會做就看得出來了。

 

老師先問大家有沒有問題,師兄提出《太極拳解析》第41頁的敘述:「行拳時,當雙腳重心轉換,則利用踩向實腳湧泉之反彈力,將內氣沿雙腳盪起,而反彈之內氣可循陰蹻脈(腎經)上升至橫骨穴,此時內氣需經轉動胯根,以助其通過尾閭關,方能沿脊椎繼續上升。內氣欲過尾閭關,需利用盪式以逆時鐘方向,由橫骨穴轉過骨盆,即轉動大腿根部開胯導引內氣,至尾閭處,氣斂入骨,沿脊柱上升。尾閭中正有利於盪式時,將內氣盪過尾閭關升起。」走到橫骨穴往上不就走衝脈?

老師:對,走到橫骨穴如果沒有轉,就會往上走前面的衝脈,所以要轉動大腿根部開胯導引內氣至尾閭處,氣斂入骨,沿後面的脊柱上升。

我們沒有講帶脈,「帶脈行于腰部,因其「回身一週」,縱行各經脈均受其約束。」所以可以利用帶脈上述的特性,用內動導引內氣至其他經脈。

 

我問:單練一式可以慢慢練,注意每個細節,但行拳時如何把每式連起來?像老師跟劉培中大師行拳都如行雲流水般,看起來好像只有一式。

老師:式跟式之間要怎麼連?大家現在應該還不會連。〈十三勢行功心解〉裡提到:「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陳國昌老師也說過:「行拳時要有轉折。」轉折是比較文學、境界的說法。ㄧ有轉折就有空間,像左掤轉右掤時,不是直接轉,而是有一個「葉底藏花」的轉折,把對方合進來,然後再轉右掤。捋時也是先雙腿內轉,身體右進左退,右手出合對方,然後再捋。定式時也不是固定不動,而是有一個轉折,空間出來,再轉下一式。那轉換在哪裡轉換?

師姐:腳底。

老師:對了,在腳底轉換,氣在裡面身體一直轉換、在各個經脈轉換,而不是固定不動,是活的,不是死的。

(煜隆:所以腳掌整個踏在地上時,也可以利用腳掌骨頭間的移動做轉換囉?比方捋時,腳掌貼地,重心由前腳掌湧泉蹍到後腳跟。)

所以經典都有寫,但要做到才看得懂,那經典有沒有用?有,是用來做驗證的,這樣才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對。

師姐:外國人因為語言的關係就很難理解了,像陰陽應該就看不懂。

老師:最近有個外國人在我管理的太極拳英文臉書上來訊息,他說寫了三本有關太極拳的書,能不能在裡面發表,如果有人能指出錯誤,就送他一本。我稍微看了一下,裡面有提到「氣球」,原來他指的是用氣球來偵測對方,太極拳則是用氣球來打對方。正好這兩種都有影片,我就傳給他看,他就說要來台灣拜訪我。這兩種都是高階功夫了,在鄭師爺的三階九級裡,第三階第一級是聽勁,就是前面提到的用氣球偵測對方,第二級是懂勁,用氣球打對方,第三級則是階及神明。(註1

 

接下來老師教摟膝拗步最後的定式:肩胯合,美人手,站對了是推不動的。肩胯合都是裡面的筋內轉,有合有落胯,就不容易被推倒。美人手,在鄭師爺的《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34頁有說明:「掌。相傳謂美人手。手背筋不浮露。無論何式。腕背皆要自然伸直。」老師跟每個人搭手推,調整每個人的動作。

 

最後是進步搬攔捶:

摟膝拗步之後,要先合對方,所以合不止是自己肩胯合,也是合對方,用什麼合?用筋膜合。老師跟大家一一搭手練習如何用自己的筋膜與對方的筋膜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後,就能帶著對方走。對方怎麼解?讓自己鬆掉。

先合,往後坐,左腳外開,氣盪起來,像按,往回坐,氣由後走督脈盪起來,兩個是同樣一個盪。做按時,如果對方是高手,在你把氣往後導時就可以順勢推你,這裡的盪就把對方引進左側落空:前面已合對方,之後往下引進,往上落空。如果對方反抗,就趁對方之勢搬他。

 

1:三階九級:《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別程序第十一」第45-48頁有詳細說明。

王老師講解「天階三級」以及示範「聽勁」的影片

 

王世溫老師的太極拳專書,請上蝦皮購買:

《太極拳解析》

《太極拳勁氣解析》

 

「太極拳探微」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