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609.JPG

上午上完「漢唐經方學堂」的《傷寒論》第十堂課,來吃中飯,恩~醬燒豬肉有點乾硬,下次改點別的!

 

這次條文上到葛根湯、葛根加半夏湯、葛根黃芩黃連湯。

老師給我們看麻黃,先聞聞味道,再剖開看裡面有沒有白色結晶。

然後再讓我們試藥:半夏,白色粉末,慢慢吞下後,經過一小段時間,喉嚨開始乾、灼熱起來了啊!再吃生薑解之,得把生薑咬碎,慢慢吞下!

麻黃+桂枝:解表,讓毛孔打開。

半夏:去水、逐痰。老師比喻就好像我們用的廚櫃除濕劑,吸水之後的水就不能為人所受用,整個隨大便離開。

 

經方中醫真的把人的各種狀況分得很清楚,像下痢,有無味(寒)、些許臭、正常臭、臭死了(熱)。

正常臭是自己可聞到,但可忍受。

些許臭是自己可能沒有聞到,他人可以聞到。

寒熱的區別就好像煮好菜,冬天可以在室溫下放較久也不發臭;夏天沒經過多久就臭掉了!

 

看看筆記,站著、坐著、躺著,對心臟的影響都不一樣的!

另外,一般人會說我是熱性體質、寒性體質,但經方中醫要分清楚熱在身體的哪個位置、寒在身體的哪裡,以及為什麼?現代人已經沒有那種純寒、純熱了,除非是氣功高手,全身都暖烘烘的,但那是少之又少!

上著上著,慢慢了解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像陰虛(該有的陰不足)、陽虛(該有的功能沒有)、表寒裡寒⋯⋯

 

老師ㄧ再強調:不要死背條文,而是要了解病的生理機轉,也就是病人的身體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也不是什麼證就吃什麼湯、什麼藥,而是要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湊症狀很容易發生問題!

IMG_7610.JPG

IMG_7607.JPG

IMG_7606.JPG

IMG_7611.JPG

IMG_7612.JPG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