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探微(4):掤的基礎練習(續)、履:20231202

今日(12/2)上午是王世溫老師鄭子太極拳的第五堂課,老師先回答同學的問題,再繼續講掤的運用、行進中的「合」及如何「行進」,最後再講「履」。憑記憶記錄一下,可能有疏漏及錯誤:

同學:掤在移及轉的過程,膝蓋是不動的嗎?

老師要我做做看,做完說我做的對,再請發問的同學做,然後幫她調整。

我自己的感覺是:由於是腳底轉上來,所以膝會稍微轉。

 

同學:掤在移的過程,氣已經上到胸,那轉之後上到手的氣是原來在胸的氣嗎?

老師:氣有多股,不是只有一股,所以到手的還有其他股氣。

 

掤的運用在老師提供的影片有講解,太極拳探微(2)裡有整理,就不再贅述。運用在現階段實在蠻難的,掤住之後轉履、採、按⋯⋯在跟老師搭手對練時,實在抓不到怎麼「轉」,尤其不夠鬆,腳又不太有根,一用力,馬上被老師履、採、按⋯⋯如果鬆,馬上又被進攻。但如果老師鬆,我進攻,則被老師化來化去。老師說是不夠鬆的緣故,這⋯⋯只好多練多體會了。

過程中,老師也強調:太極拳是骨架拳,掤時肘與肋合,肘如果抬起,就會用手臂的力量,也會斷在肩膀。肘與肋的角度適當,肘與肋一合,用的就是肋骨脹起來的勁與氣。而且掤是用尾閭迎上去的。

關於「骨架拳」,google到老師的說法:太極拳是骨架拳,合發皆是以骨架為主利用筋膜之伸縮,產生受力或發力,內家拳稱骨轉筋擰則勁生,用的是筋膜和肌腱之力,而非外在肌肉之拙力。

 

掤的基礎練習:

左、右掤後胯合:老師讓我們以兩手摸著他的兩胯,感覺胯合是怎麼一回事。我的感覺很像在做肩胯合。

合完前進時,前進的那隻腳,腳跟踩,勢、氣馬上就到湧泉往前,後腳是虛的。

 

履:引進落空,右掤後,由腳螺旋向上,尾閭也螺旋轉,軀幹左轉,右手往前把對方合,再履。不太會做,得再看老師的影片了。

google「引進落空」是《打手歌》裡的文字,全文不長:

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黏隨不丟頂。

 

也紀錄一下平常練八段錦及太極拳的體會:

剛開始練習時,都會以原來的習慣刻意用力,比方起式或掤時轉大腿骨,結果都會太用力轉,造成膝蓋感覺怪怪的,但太極拳就是要鬆啊,怎麼我會用力轉呢?察覺後,把力量放掉,輕輕轉,就感覺比較輕靈,而不是重重的。

從哪裡「啟動」要覺察清楚,比方「搖頭擺尾去心火」,拉腰時是從內部腰椎啟動,而不是肩膀。太極拳目前為止都是從腳接地啟動!

背後七顛百病消:下墜時「完全放掉」比較會產生七顛,這個「完全放掉」不太容易!

 

「太極拳探微」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