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203.JPG

週二上午的「長洪武術」最後,教練繼續教授「武術氣功」,這次講「逆呼吸」,循序漸進有三種練法。

 

「武術氣功」的「逆呼吸」與我一直在煉的仙宗丹道炁功「逆呼吸」有很大的不同,應該是因為武術氣功是要「用出去對敵」,而健身、養生氣功則是以身體健康為主,仙宗丹道炁功則是在健身、養生氣功的基礎上繼續往上煉化!

另一個不同點是:武術氣功、健身、養生氣功,是用呼吸來練氣,到後來才以意導氣,而且是導內在之氣。我學的仙宗丹道炁功則是開始即直接用意來引導充滿虛空的炁入身體,呼吸只是協助的工具。

 

教練說:以身調氣、以氣催力,力+=勁。週一晚閱讀陳清河教練的《武術的生命力》,看到: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週二收到王世溫老師的《八段錦行功心法》,書背提到:以形導氣,以氣運身:以形導氣,是指對初階者,氣機尚未啟動,故需以肢體動作帶引內氣運行;中階者則可氣形同步;到了內氣充沛時,則可氣在形先,意到氣到。

氣在筋膜中流動,如果筋膜阻塞了,氣就無法流動,所以以身形來導氣,一方面藉由身體的不同姿勢、動作,導氣運行,另一方面應該也有解開阻滯之功用,像太極導引就是藉由身體各部的螺旋動作,解開身體的阻滯,讓氣能漸入身體各部。反過來,如果自身氣充沛,應該也是可以引氣去通身體阻滯之處!

八段錦是養生功法的一種,一般只在外表肢體動作上著墨,比較少說明練氣的心法,所以就練不到裡面,也就無法內壯,對臟腑只有少許幫助。

 

東方的鍛鍊是內外兼具的,甚至內多於外,但是內很難練,氣功大概是少數可以練內的方法。即使是武術,也需要練內,結合氣、力與意,就能對應人高馬大的敵手。到底東方是如何發展出氣功的?實在令人好奇啊!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