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997.JPG

繼續來上李怡達老師導讀《人學》,這次是第十三次。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只剩三次課了,也就是剩下第十二、十三、十四講!複習一下:從「心」的視角觀察人,是從離斥感與融合感著手;從「靈」的視角觀察人,是從人的意識狀態:睡、醒、夢著手。從「身」的視角觀察人,則是從頭、胸、四肢著手。關係整理如下:

思考-離斥-神經--死亡--感覺神經-頭已醒、心在夢、靈在睡

情感-調和-呼吸--半死半活--節律循環-胸、心已醒;靈在夢

意志-融合-血液---下腹、四肢-新陳代謝-四肢、心、靈皆已醒

 

回到《人學》第十一講:

人出生時:

 (1)頭的部分:身已醒、心還在作夢、靈還在睡覺。頭的靈在外面逗留,所以沒有判斷,能完全吸納外在的東西,全然的模仿;心在四周,父母也在四周,所以能對四周環境有情感,也就是愛。0-7歲時,以太體在身體裡工作,建構物質體,身體建構好,恆齒就會把乳齒推出,代表人生第一階段完成。但如果這時的以太力拿去做其他用途,比方太早讀字算數,或運動不夠,可能乳齒掉了,恆齒仍沒長出來。

 (2)胸的部分:身心已醒、靈在外面作夢,所以相較於頭更有活力、更清醒。

 (3)四肢部分:身心靈皆已醒,但沒長好。

所以要怎麼教育小孩?長胸與四肢,喚醒頭,讓頭及部分的胸醒過來,怎麼做?

用四肢及軀幹的活動來教育:透過四肢教育(意志)、軀幹教育(情感),叫醒頭。所以老師的工作像鬧鐘,叫醒小孩的天賦。

如果教育是教老師原本就會的,那很大的可能是一代不如一代,所以教育要做的是「啟發」。老師的備課(從不會到想盡辦法會),就是意志、情感教育的示範,讓小孩的意志、情感得到滋養啟發,讓頭醒過來、天賦醒過來。

但剛出生,意志及情感教育都沒辦法教時,小孩如何成長?

 1母奶:要吸奶就要有意志力,母乳裡也有意志力。母乳是靈降臨地球的餐前酒、開胃菜,但不是吃越久越好。

 2)講話:跟小孩講話,讓小孩開始及學會表達,就是意志力的鍛鍊。語言當中有大天使(語言之靈、民族魂),壟罩民族所有人,會講話就是與大天使產生連結。

 3)模仿:0-7歲,小孩模仿一切,所以周遭的環境及人非常重要。

 (4)學習:小學:持續意志、進行情感教育。

以上都在為喚醒頭做準備,知識教育則在高中才需要。

靈性世界並沒有書寫、閱讀等與文化有關的活動,最好透過肢體、胸教小孩:先書寫再閱讀:透過藝術,也就是畫畫、音樂,用肢體、胸影響頭。文化發展也是如此,先有「畫」,再書寫,再閱讀。所以上課的內容與小孩的生長發育都有關。

◎如果思考教育太早太快(過多的記憶、背誦知識,造成硬化、離斥感),小孩身高會突然抽高。所以老師要記錄小孩的身高,注意上課內容對身高的影響。 

這堂課還有很多細節與內容,就看煜隆後續較完整的整理了。

 

相關文章連結:

【人學導讀】摘錄系列文章

如果對「人智學」有興趣,請參閱: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上課筆記

「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上課筆記

《奧秘科學大綱》導讀上課筆記

「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