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916.JPG

【課後心得感想】

對權威的愚忠,是真理的最大敵人。(愛因斯坦)

說故事本身是讓人用不同觀點看事情。

電影是一層接一層的感受與情緒。(Stanley Kubrick)

不要輕易接受現狀,而是要尋找更多可能性,才會看見機會

重點是要先釐清問題是什麼,創意只是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創作過程沒有對錯,重點是不要太早下判斷

以上取自上課投影片及David龔FB

講座一開始,龔老師即開宗明義說明「怎麼看電影」是「換位思考」的預備課程。就老師以往的教學經驗,直接講「換位思考」會讓大家難以進入狀況,但藉由看電影,就比較容易了解什麼是「換位思考」,以及如何「換位思考」。

那什麼叫「換位思考」?為什麼需要「換位思考」?

以個人目前初淺的了解,即「站在對方的立場、角度來思考。」(對方有很多個)

這……很難嗎?

可以自問一下:我知道我的老闆、員工、顧客、供應商、合作夥伴、朋友、另一半、小孩……在想什麼嗎?他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麼想?(他們都是這麼想的嗎?或者面對不同狀況、不同人時,想的就不一樣?)

我幹嘛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換個角度問:

你知道你自己在想什麼嗎?平常如何想?為什麼這麼想?(我都是這麼想的嗎?)

知道自己想什麼、如何想、為什麼想,有助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限制,從而有機會蹦出另一種可能。

知道別人想什麼、如何想、為什麼想,有助於:

  1. 哇~這件事,竟然還可以這麼想!他為什麼這麼想?如何想出來的?
  2. 了解對方的背景脈絡,原來他會這麼想是其來有自,有一串的背後故事。
  3. 了解之後,接下來該怎麼讓事情、關係繼續進展下去,或不進展下去,又或者先停一下?
  4. …………………………

接下來講講自己是怎麼接觸「創意」的:不太記得是什麼時候、什麼狀況下對「創意」產生興趣的,好像是讀大學時為了打開自我,參與劇場訓練觸發對創作的興趣,於是開始研讀有關「創意」的書籍。印象最深刻的是詹宏志的《創意人》,書中用「簡潔且讓人易讀、易懂」的文字,介紹創意的產生、擅長創意的人物、以及創意的訓練與技術。記得當時讀後欲罷不能,於是就去找內文提到以及「參考書單」中的書籍繼續閱讀。其中,廣告大師楊傑美與其著作《創意的生成》,以及劉毅志編譯的《廣告人與創意》、紀文鳳的《點只廣告咁簡單》,吸引了我對廣告的興趣,於是再繼續往外延伸閱讀,就讀到了奧美的奧格威著作,龔老師的名號,應該就是在這時知道的。一晃多年過去,有一天竟然在FB上看到龔老師的粉絲專頁「David龔」,看到老師的發文簡短且發人深省,馬上按「讚」並設定接收「通知」,一有發文,馬上拜讀!

◆註:《創意人》的原始版本如下圖,現在的版本就如同一般書籍的版本(請點選連結網頁),且沒有前面幾頁的圖片及說明,看起來、讀起來就是感覺很不同!

創意人_封面.jpg 
創意人_內頁01.jpg

創意人_內頁02.jpg

「換位思考」,我目前的感覺是「心法」(只要與人溝通,就需要此心法),「怎麼看電影」則是進入心法最容易的技術與方法,因為我們都喜歡聽故事,而電影,則是呈現故事的最佳工具之一(雖然有人認為電影的視覺呈現反而讓我們無法發揮想像力)。

藉由故事,我們進入角色,了解他在種種狀況下在想什麼、如何想、以及為什麼這麼想,然後再往後一層,學習導演是如何布局,如何在不同狀況及場景下,站在角色、演員、編劇、製片、攝影和觀眾的立場思考,以便了解觀眾的預期,一步步將他們帶入情境,讓觀眾體驗到那一層接一層的感受與情緒。

寫出上述這些字很簡單,背後要下的功夫很複雜,單單「布局」,怎麼把觀眾及工作夥伴從A帶到B、A與B如何與大家認清與確認、A到達B的途徑有很多條,要如何依據大家的特質選擇一條適合的路徑、路徑中又要怎麼安排每一小段的a到b,讓大家覺得不會太無聊想落跑,太刺激受不了……雖然好萊塢已經發展出一套包含轉折的三幕劇公式,但故事要說的好,還是相當不容易,不然,每部好萊塢電影應該都會很賣座!

個人喜歡看電影但資質魯鈍,每部片總要多看幾次,才能了解劇中角色為什麼要講那樣的話、做那樣的事。所以只要電視有重播想看的影片,總是一看再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使同一場景、情節,看到的蘊涵及內心的感受、體會,也跟著不同。由於年輕時受過劇場訓練,主要的學習功課是演員,所以對當中的人物為何會如此呈現的背景及人性比較有興趣(演員要為扮演的角色寫自傳,劇中的每句話、每個動作都有其成長歷史的脈絡,雖然劇中不一定會呈現),相對就對整體的架構及安排較沒注意,這次就是來學習往後一步,看看導演、編劇及其他電影幕後角色如何統整起來,引領及擴展觀眾的內心視界。

◆龔老師介紹三本參考書籍:

 (1)《導演功課

 (2)《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簡體書)

 (3)《實用電影編劇技巧

◆龔老師於講座中的範例影片:

 (1)《完美狙擊 THE AMERICAN》

 (2)《天使A Angel-A》

 (3)《王者之聲 THE KING’S SPEECH》

 (4)《險路勿近 NO COUNTRY FOR OLD MEN》

 (5)《頑皮跳跳燈 euxo JR.》:

 (6)《法網邊緣 A CIVIL ACTION》

老師在課中播放上述影片的片段,隨著情節的進行,影片上會出現字幕引導我們思考,比方:

主角是誰?

他在追求什麼?

他的對立者是誰?

為什麼?

對立者在追求什麼?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同時引導我們思考整部電影及當中的每個情節從A到B(a到b),A、B各是什麼?

比方:

《完美狙擊 THE AMERICAN》:

A:職業殺手

B:被刺殺的滋味

《王者之聲 THE KING’S SPEECH》

A:王子

B:演講

A、B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在每個人生階段,看到、體會到的可能都不同。

 

END 煜

 

David-怎麼看電影02Hitchcock_懸疑的本質(20160123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