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961.JPG

記錄一下最近武術及太極導引的練習狀況及體會:

上週二上午武術課與同學練「排臂」(前臂互擊)時,忽然發覺不怎麼痛耶,之前都會痛,最近幾次都不怎麼痛,手放鬆,用身體中軸轉動手互擊,似乎就不會痛了,越想用力就越痛!

武術跟太極導引使用身體的方式跟平常使用的不同,比方要鬆,與平常不由自主就是要用力,可說是完全相反,所以剛開始一定不習慣、一定怪怪的。教練說的,每個字都聽得懂,但連起來就不懂,身體也做不到,所以也不能說當時做出來的就是錯的,而是蛻變的過程,每一個階段,可能是理解到了,然後身體慢慢可以做出來,或者是身體可以做到,但不一定理解。那有沒有終極正確版?或者標準動作?我覺得沒有,而是對身體的體會到哪裡、身體的狀況到哪裡,然後呈現出來的,就是那個階段的結果!也就是隨著對身體的體會、身體狀況的改變,外在的呈現也跟著改變,就像連步拳,以前打跟現在打感覺就不一樣,因為對身體的體會不同、身體狀況的不同,打出來自然不一樣。所以東方鍛鍊的呈現,是隨著自己對自己的了解而不斷在改變,可能有一些原則,但也會隨著對原則的體會不同而不斷調整!但原則是不是要一直固守?我覺得還是要用《金剛經》來對:原則即非原則,是名原則,做到「是名」狀態,才能不執守,才能海闊天空。

這樣的鍛鍊方式是往內的,不是向外追求一個目標,比方六塊肌、八塊肌,又比方競賽成績如何⋯⋯往內是在練習或沒有練習時,觀察、覺察自己的內在發生了什麼事,比方要練「鬆」,要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及裡面的心靈,哪裡緊了,可以怎麼鬆。又比如出拳,一般的出拳方式是身體單獨部分用力——只有手,那可以用身體出拳嗎?可以用「力由地起」出拳嗎?還可以用哪種方式?哪一種較輕鬆?身體較不易受傷?就好像甩長鞭一樣,要怎麼甩、鞭子要維持什麼狀態,讓末端造成的破壞力、影響力最大,而又對鞭子本身造成的傷害最小,應該有很多方式,隨著對鞭子材質及各種狀態的了解,甩的方式逐漸調整改進!

這要對身體很有興趣:我的身體可以怎麼呈現?還有沒有其他可能?跟心靈的關聯是什麼?似乎某種心靈狀態下,身體的呈現就會不同?⋯⋯比如最近太極導引的前半段都在練磨功,盤腿旋腰、跌岔旋腰⋯⋯哇咧!我的髖關節、下背很緊,旋的角度都不大,為何會緊呢?如何鬆掉?但又不能硬壓、硬拉,硬壓、硬拉容易受傷,也不能急,要從裡面找空間、從裡面慢慢鬆出來,這都需要平心靜氣、需要時間讓身體、讓心靈慢慢鬆掉打開!這都是在跟身體、心靈好好相處啊!

另外,東方的鍛鍊方式也是全身性的,因為要做到一動,全身無有不動,而且不是機械性的,全身是流動的,不是固態的,注意喔,身體是流動的!所以原本對身體的觀念得整個翻轉!而且是從內而外的,不是把重點放在外層的肌肉,而是經由鍛鍊、涵養裡面而造成外面的調養改變,只專注在外層,會把資源都硬逼到外面,裡面被掏空,就變成外強中乾,得從裡面涵養,讓裡面健全之後,滋養外層造成改變!我自己就深深體會,裡面好好保養,外層不知不覺自然就會充實,肉就長出來了!

所以東方的鍛鍊心法是向自己內在探索,發展是從內而外的!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