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516.JPG

【上課筆記】

真實並不存在於環境之中,

也不存在於現象之中,

而是通過我們的征服而獲得真實的過程當中,

真實才漸次地顯露出來。

因此,

最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東西才是真實。

歸根究柢,

那確切的真實是在人再也無法說話的瞬間,

即人在經過死亡之門剎那之間所直觀到的。

 

意志、情感、思考是密不可分的

第六講就會開始講睡醒夢,是從靈的角度去剖析,第五講則是說明心的最後一講,我們要來談「情感」。Steiner從第二講開始談意志跟思考的二元性,三、四講也一直談意志跟思考,情感只談到一點點:情感是被壓抑或被鈍化的意志,意志是已經被實現的情感,就這樣而已。第五講一開始Steiner就講:對!我們要開始談情感了,他說:昨天(也就是前一講),我們探討了意志跟人的組成,人有九層組成,當九層組成把意志灌注進去的時候,就變成不同的東西,這是上一講的重點,我們繼續往下談。目前為止所談的人的本質(人表現的本質),一部分是意志,另一部分是思考,也就是智識或認知行為是一個部分,另外一個部分是意志行為。你們要記得我們之前講認知行為跟人的神經系統之間的關係、意志跟血液之間的關係。這些是複習喔,Steiner其實是在幫我們複習前面所講的。他繼續說:那第三種心的作用呢?就是情感是怎樣的狀況呢?他先把這個問題提出後就說:好!我們今天將會把重點放在情感,這樣大家就會對思考及意志更加了解,因為這三種能力是密不可分的。Steiner在開場白的最後,提到一個重點,他說:有一件事情必須先明瞭,不同的關係中,我們不能夠刻板地將各種心的能力:思考、情感、意志完全切開,因為在整個活躍的心中,某種能力總是會轉變為另一種能力。當然他這邊講的是一般人的狀況,如果上過《奧密科學大綱》或《如何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裡面就有提到:人修練到某一個階段之後,思考、情感、意志會各自獨立、完全分開,這是練到某個程度時會發生的狀況,在這樣的狀況下,如果沒有更進一步修練的話,就會變成很麻煩的事。但是他在這邊講的是一般人,如果沒有修練到那麼高的境界時,意志、情感、思考是不會完全分開的,所以完全分開是練到後面才會發生的事。他說:在一般狀況下,思考、情感、意志不會完全分開,某種能力跟另外一種能力是自然的轉變。

 

人的意志行為一定包含認知行為

前面講了理論,接下來講例子,他說:如果觀察某一個意志,會發現如果沒有思考,也就是沒有認知的部分、沒有認知到任何東西,那就沒辦法產生意願,也就是沒有辦法去做。可以想像這件事嗎?如果你想要做某件事情時,一定會有個目標、會有個標的物:我要去做某件事,那個我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行動,是不是裡面也包含了某種認知行為或是思考在裡面?所以他說:表象,也就是我們的認知行為始終是以某種方式隱藏在意志行動之中。接下來他講了一個重點:有沒有意志行為中沒有包含認知的,有沒有這種可能性?有的!那就不是人類!如果你是人類的話,那你的意志行為當中,一定有某種認知在裡面!他說:假如沒有將表象的活動貫穿於那由意志而來的行動之中的話,也就是如果那裡面沒有包含表象活動,那由意志而來的行動,就會遲鈍、本能的去完成。我們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好了,什麼叫做沒有認知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我們會無意識的做某些事,比如:有些人在情緒緊張時可能會無意識的咬指甲,他有沒有意識到在咬指甲?沒有!只是事後發現:ㄟ~奇怪!我的指甲怎麼一顆一顆的?喔~因為我會咬指甲。我們把Steiner講的跟東方做一點點連結,大家就比較容易了解:之前講過本能、慾望、衝動,被我們稱之為動物性,它有沒有人的動機在裡面?沒有!當感覺心、理知心、意識心被我所捕獲,而意志灌注在裡面時,就會形成動機,我們上一堂課講過。Steiner在這邊講,如果你沒有表象,或者我們說沒有思維、沒有認知在裡面所採取的行動,其實那就是本能、慾望、衝動,你可以說它是動物性,或者是生物性,而不是人性。所以人性跟動物性不一樣,在東方傳統的學術裡就已經強調這件事,孟子講: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人跟動物其實沒什麼差別,可是不一樣在哪裡?就是人有「四端」,四端的概念就是人有四種端、四種開端,有可能去反省,人的反省力會出來,反省到人應該要怎麼做,而不只是依照本能、慾望、衝動去做,人有那個開端,就是人性的開端。可是現在西方心理學就很麻煩,因為很多派系都是強調實驗,就用很多動物做實驗,做完之後就啊~你看!人的行為跟動物一樣,所以人就是動物,可是裡面沒有講到人性的部分啊,只講到動物性、生物性的部分。比如說:你今天遇到挫折,就好像動物被打了、被咬了就反擊,這叫挫折攻擊理論:人遇到挫折時就會有攻擊性、動物性跑出來,所以人性就是動物性,人就是以動物的方式在生活。現在一般心理學充滿了這種似是而非的內容。可是Steiner講:我們要先分一下,有沒有意志行為是沒有認知在裡面的?其實是有的,但那個狀態下你並不是人類。可以了解嗎?他講的不是人類並不是說你就不是人,而是你在做那件事情時,是沒有動機的、是無意識的,沒有動機的時候,就跟一般的生物、動物沒什麼兩樣,你並不是以一個人性產生的動機,然後說我有什麼動機去做一件事,沒有,你沒有動機,然後就無意識的發生了某件事。他說:如果你是人類,有意識地去行為時,裡面一定包含某種認知,或者思考在裡面。也就是你想到要做什麼事、或你認為要做什麼事,當你有這個認知時,其實是有一個表象,或者說有一個認知的、思考的內涵在裡面,才有辦法去做事。他說:如果你只有意志,單純只有意志去做的話,根本就不是人類。他講的不是人類不是否定你是個人,而是說在那個行為狀態下,只有動物性或生物性,而沒有人性,也就是沒有動機出現。這樣可以了解喔,有些東西我們要澄清,不然有些人會認為Steiner在罵人,他說我不是人!不是,他不是罵人,他是說:如果你沒有意識到,以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沒有覺知到自己在幹嘛,你不是有意識、有動機的去做一件事的時候,那就沒有發揮出人性的部分。他所謂的不是人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整個人就被我否定掉,而是你的行為本身就不帶有人性。這是第一個部分。

 

思考裡面有意志才有辦法專心思考

第二個部分呢?他說:正如表象隱藏在所有意志活動中,認知或思考裡面也隱含了意志。為什麼?因為當你在想一件事、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意志灌注在裡面,思考或認知會變成什麼?會變成快速跳動、雜亂無章的狀態,不可能有邏輯、也不可能有結構,所以當你需要有邏輯、有結構的去思考或認知一件事,而產生某種判斷,就需要有意志在裡面把你hold住,就是說ㄟ~不要分心啊!不要變成別的東西啊~不要跑走啊~好,這樣就知道現在小孩為什麼容易上課不專心,大家常常以為專心是一種思考能力,你要專心算數學啊~你要專心聽課啊~好像那是一種認知,對不對?不是,因為你的認知沒有壞掉,壞掉的是意志力,沒有意志力去hold住你說:不要去想別的,我可以把別的排除不要,就只盯住這個東西、就只做這件事。所以簡單來講,專注力這件事:專心思考、專心聽課、專心學習,你要達到某種專心,其實在練的不是思考,練思考的話沒辦法專心,要練的是意志,意志出來的時候,才有辦法讓你專心!不管是思考也好、上課也好、念書也好,專心的由來其實是因為你有意志力hold住思考,在思考裡加入意志力之後,才有辦法專心地思考!

 

思考、情感、意志是互相融流的

所以他說:我們只能說:意志行為主要是意志,可是裡面其實有一些思考;思考行為主要是思考,裡面還是會有一些意志。因此觀察個別心之活動的時候,其實是不可能刻板的把它區別成思考就是思考,思考裡面就只有思考、情感裡面就只有情感、意志裡面就只有意志,因為這些活動會互相參雜了別種內在的活動在裡面。所以思考不可能是純思考、情感不可能是純情感、意志也不可能是純意志。他說:你們所能夠認識到的心,是心的行為的相互交流。所以沒有完全切割開來的。這樣可以了解嗎?但是我們剛剛已經講囉,Steiner在這邊講的是一般人的思考、情感、意志沒有分別,如果已經練到更高層世界時,思考、情感、意志其實是分開作用的,它可以沒有交融在一起,但是我們在物質世界的思考、情感、意志,因為會被自然交融在一起,所以沒有任何一種能力是可以跟別的能力分開,裡面一定包含一點別的能力。

Steiner在講這些內容時,基本上不太講空話,所謂空話就是只講理論,所以他會舉例,一開始他先講思考、情感、意志沒有單純只有思考、只有情感、只有意志,一定混了別種,所以他開始解釋,剛剛講的就是解釋:所有意志裡面都包含了認知,如果沒有認知,意志行為就不是人的行為;思考也不可能只有思考,因為如果沒有意志在裡面,就沒有辦法專心的思考、讓人有邏輯下判斷,所以思考也一定包含意志。接下來他再舉例,比如說:你的心展現在身體當中,就是我們講心魂進入到身體,就知道身體構造其實也展現出你的心。他以眼睛為例,說:你觀察一下人的眼睛,裡面延伸著神經,也延伸著血管,透過神經系統向眼睛注入思維,也就是認知行為注入到眼睛當中;透過血管把意志:心魂的一種活動,注入到眼睛當中,因此一直到感官活動的邊緣,意志跟思考都彼此交融在一起,或者說連結在一起。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如果只有神經系統也沒辦法,必須要再加上一些血液,才有辦法開始進入認知的階段。這樣可以有一點點感覺嗎?基本上是這樣。

 

我們能夠看是因為離斥感與融合感達到平衡

接下來講認知。一般來講我們在描述認知行為時都會說:你看、你聽、你聞、你嚐嚐、你摸摸看,也就是在講認知時,大部分都跟神經系統比較有關,因此我們會講視神經、聽覺神經、嗅覺神經,而不會講視覺血管、聽覺血管、嗅覺血管。所以在我們的認知裡,認知行為主要是跟神經系統有關,那也沒有錯,因為意志是來輔助它的,所以最主要還是神經系統。可是神經系統跟離斥感有關,還記得嗎?我們講過神經系統跟離斥感有關、融合感跟血液有關,所以其實整個認知和表象在裡面活躍的是離斥感。等一下!如果是用離斥感的話,那我根本就不會看它啊!我不看它的話怎麼看得到它呢?所以我們到底是不是用離斥感在感受?東方有一個說法非常能夠呈現離斥感的感覺,簡單說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看到東西就討厭!也就是你一認知到東西就會跟它有一種離斥感。所以Steiner這邊講的是:假如你的眼睛裡只有神經,沒有血液的話,那你看到的每一個對象,都會讓你感到厭惡。但是事實上我們的眼睛裡面是不是只有神經?當然不是,還有血管,所以就不會有那麼可怕的狀況。當然我們也可以這樣講:如果一個人看什麼都不順眼、看什麼都討厭,那就表示他的視覺裡面、眼睛裡面可能是神經系統的作用為主,沒什麼血液。這樣可以了解喔?只有融合感,也就是透過血液把意志注入到眼睛裡的時候,神經系統的離斥感才能得到某種平衡,這樣我們就開始可以看,如果只有離斥感的話是看什麼都不順眼、什麼都不想看。

所以你就知道為什麼現在的小孩很喜歡挑剔加找麻煩,因為他們缺乏意志力,卻有太多的認知跟思考,如果都是神經系統在工作的話,那就都是離斥感,所以小孩看什麼都不順眼。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奇怪的現象,因為小孩應該是要鍛鍊意志力、血液質應該比較多一點啊、骨頭也還沒完全硬,應該是活活潑潑地、看什麼都喜歡啊!可是現在的小孩為什麼看到什麼都討厭?因為他們的認知太早開發了,神性系統一直去刺激它,然後意志力都沒鍛鍊,所以就變成看什麼都不順眼。這樣可以了解嗎?有些老人家很愛嫌、看什麼都不順眼,有時候是沒辦法,為什麼?因為他就是在發展過程中,意志力沒有被培養起來,或者他老了,老了是不是往死亡方向、是不是神經系統越來越發達、骨頭也越來越硬,年輕人、小孩的骨頭是比較軟的,因為裡面還充滿血液啊,所以就比較不那麼硬,老人的骨頭就硬梆梆,很脆、很死亡,朝向那方向,所以神經系統也死透了,死透之後他就看什麼都不順眼。另一方面是因為老人血氣既衰,他的行動力、意志力已經下降了,所以就沒有辦法產生融合感,然後離斥感一直跑出來,所以老人看到什麼都很愛嫌,這是正常的,我們不能怪老人,血氣既衰的人就是這樣,沒有辦法。可是小孩我們也把他教成看什麼都不順眼,那就不對了!這樣可以了解喔?如果你把他講的道理拿來印證現實發生的事,就會覺得:ㄟ~這個東西還蠻有趣的!好像裡面就有某些我們沒有觀察到的現象,然後就在很簡短的幾句話裡,就把它的原理講出來了。所以有時候看Steiner的書,不能太執著於他的文字,甚至不能太執著於他的例子,因為那些例子畢竟是一百年前的,你要看到他的內容、體會他的內涵之後,去想想現實生活當中有沒有什麼例子,然後就會發現:啊~對!這個是有道理的!所以我每次都講期待有一天可以出《人學》注釋版,對!就是現代注釋版,不只是去說文解字,解釋他原本的意思,還要再加上一些現代的例子,這樣大家才讀得懂《人學》,不然《人學》看起來就是很枯燥乏味,因為它就是理論課、就是認知課嘛,理論一堆的時候就會有離斥感,因為我們用思考在面對它時就會:喔~很難~不要來找我~《人學》離我遠一點!就會有離斥感跑出來!這樣可以感覺到思考裡面有離斥感,而意志裡面有融合感嗎?我們慢慢一點一點的累積,大家對這些例子越看越多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Steiner說:當意志力灌注進去眼睛的時候,融合感跟離斥感就可以逐漸達成平衡,我們其實感覺不到這是雙方纏鬥之後留下的狀態,而是很自然的就是可以「看」。

 

歌德色彩學的融合質跟離斥質

接下來他提到歌德,我們知道Steiner的偶像是歌德,現在歌德出來了,這一段大概不太有辦法看懂。首先,他講到在研讀歌德色彩學時,尤其是生理教學法的部分,當然沒有人會去看這本書,我有英文版,曾經把它翻出來看一下,還是覺得Steiner講的比較容易了解,歌德講的實在不太容易了解,當然也許是德文翻英文翻得不好,這是牽拖對不對,牽拖人家翻譯得不好,所以你看不懂,但其實就是真的看不懂。他說:因為歌德在探究視覺的深層行為,所以在研究色彩的細緻色差時就提出了融合質跟離斥質。也就是說不同的顏色,有的跟你會有融合感──相接近、有的跟你會有離斥感──逃離你,所以Steiner說:會有融合質跟離斥質在感覺行為中出現。我稍微找了一下比較接近的例子,在哥德色彩學裡,講二元性的時候他提到一個東西,當然不是完全叫融合質跟離斥質,但是是一個大家比較可以理解的現象,叫「前進色」跟「後退色」。前進色跟後退色是什麼?就是當你在看不同色彩時,會覺得有一些顏色朝你推進過來,有些顏色離你遠去,當然有些顏色是不動的。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台灣現在的計程車規定要用黃色,我們稱之為計程車黃,對不對?計程車黃是學誰?學美國的,你去看終極殺陣TAXI系列,在法國、義大利的計程車是黃色的嗎?沒有喔!他們什麼顏色都有,所以計程車一定要漆黃色是學美國的,從紐約開始,因為紐約的車子很多常常會撞到,他們就發現計程車橫衝直撞,可是當它被漆成黃色的時候,被撞的機會比較低,為什麼?因為人的眼睛看到黃色的時候,就算它還離你很遠,你就覺得它朝你狂奔而來,因為它叫前進色,你覺得那個顏色朝你奔過來的時候,就知道踩煞車,因為它快要撞到我了,踩煞車就不會被計程車撞到或撞到計程車。在美國買車也是這樣,他們已經研究顏色心理學很久,買不同顏色的車子保險費不一樣,因為他知道出事率不一樣,所以當你買什麼顏色車的時候,保費就要多一點,買什麼顏色車的時候保費就少一點,那都已經經過很大量的大數據運算。那買什麼顏色車的保費會比較貴?大家知道嗎?藍色,藍色是所謂的後退色,就是說那個顏色明明離你已經非常靠近了,但是你的感覺還是離你很遠,不小心就被追撞或撞到。所以後退色的車子統計上來講是比較危險的,因為明明已經離你很近了,你的感覺還離你很遠,所以就容易被撞。最不容易被撞的是黃車,最容易被撞的就是藍車,特別是深藍色,看起來暗暗的,晚上又看不太清楚,又覺得這個車離我還很遠,所以就不小心撞上去,白天、晚上都會被撞,他們就統計出這件事。你可以感覺到同樣是我們的眼睛去看顏色,明明是一個平面的,可是有些顏色就會朝你狂奔而來,你就會覺得它接近你,它在向你這邊跑;有些顏色就會覺得有離斥感,它會往後退。所以你可以說從色彩來講的話,黃色就是一個很典型的融合感──朝你過來,但是藍色就是一個很明顯的離斥感──遠離你,在中間不會動的顏色呢,我跟大家講一下哥德色彩學裡講的就是紅色跟綠色,它既不會朝你狂奔而來,也不會離你遠去,這兩個顏色在原地:綠色是原地旋轉,紅色也是原地旋轉,一個是往內旋轉、另一個往外旋轉,它們在原地旋轉不會移動。大家可以從實際感受去想一下這些內容,當然想不透就算了,因為這只是《人學》的一小段,Steiner講到,大家就了解一下哥德色彩學的融合質跟離斥質,它展現在顏色上面就是:有些顏色會朝你狂奔而來,有些顏色會離你遠去。大概是這樣,可以了解這一段嗎?所以認知的部分一定是融合質跟離斥質都有

 

人的感官行為離斥感較多,動物的感官行為融合感較多

Steiner接下來提了一個例子,他說:在人智學的演講中,我常常提到跟眼睛結構有關的問題,因為眼睛是我們比較熟悉,而且又可以去研究的器官。如果突然跟你講我們現在來看肺臟、肝臟裡面有什麼工作?好像有點怪,但眼睛就比較容易觀察。他說:在眼睛的結構上,人跟動物有什麼差別?如果我們以人為標準,那動物的眼睛中血液比較多;如果以動物作標準呢?人的眼睛中神經的作用比較多,可以了解嗎?就是看誰作標準,多或少是以誰作標準來講,所以如果用雙向來講的話就是:人類眼睛中的神經活動比動物多,而動物眼睛中的血液活動比人多Steiner只講一面時,我們就要知道:其實你從這面看也可以、從那面看也可以,兩邊看都可以。他說:人的眼睛是神經比較多,而動物是血液比較多,當然其他感官也是這樣。這就是說,與人類相比,動物的感官中形成與環境有較多的融合感,就是本能上的融合感。人類相對來講比動物對環境有較多的離斥感,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太會意識到這種強烈的離斥感。因為是跟誰比嘛,如果大家都有離斥感,然後都是人類互相之間的溝通,那就不會覺得自己的離斥感特別多,比方一群老人在那邊嫌嫌嫌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的離斥感特別多,因為大家都很愛嫌啊,就覺得這是正常的,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你就可以知道,對!相對來講人類就是很愛嫌,今天天氣又變熱啦!又變冷啦!為什麼天氣是這樣呢?為什麼空氣汙染呢……啪啦啪啦一大堆!對動物來講就是~接受嘛!因為我跟環境都是融合感啊,所以環境是什麼樣子,我就接受它,完全不會嫌。但人類就很愛嫌啊!這樣可以了解嗎?都是人類的時候,沒有感覺到自己特別的愛嫌,可是跟動物比起來,動物什麼天氣還不是就窩在那裡,牠很愛嫌嗎?沒有,牠不愛嫌,因為牠對環境充滿了融合感。動物會不會想說,那不然我來蓋個房子抵禦風寒,不會,牠就接受環境,頂多去找個洞穴躲起來。人類就會想那我來蓋個房子,房子是不是要蓋大一點、是不是要隔熱、是不是要裝冷氣、是不是要怎樣……當對於環境有各種不滿的時候,人類就發明出各種的文明,來解決他跟環境之間的關係。所以人類之所以可以展現出那麼厲害的物質文明,其實跟離斥感是有關的:你不喜歡環境、你不喜歡別人、你不喜歡其他東西,看什麼都不順眼,然後就想辦法做點什麼東西,讓自己覺得可以順心如意一點,那些就變成所謂的科技文明。如果人的感官跟動物一樣,沒什麼離斥感的話,那也沒有辦法發展出文明,可以了解嗎?所以都沒有離斥感是好事嗎?也不是好事,因為要有看不順眼,比如對政府看不順眼,才會想辦法去改變它嘛!如果政府隨便怎麼蹂躪你都很開心接受的話,就不會有人去示威遊行,那政治會不會改變?就不會改變嘛!人家說因為東方人的奴性很重,什麼都接受,所以就沒有發展出離斥感,也就不會去反抗政府。仔細想想,好像也有這個部分,因為東方的心魂本來就比較講究天人合一,沒有那麼跟環境對抗,所以就比較容易接受環境給我們的種種狀況,視為理所當然就是這樣。當然沒有反抗也就沒有展現出個體性,所以可以說集體性比較強一點。

 

人對環境有較多的離斥感,就可以發展出獨立人格

Steiner講的是什麼?那種厭惡感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也就是雖然有離斥感,可是因為我們的意識還沒有修練到那個程度,所以不會覺察到,也就不知道其實我們的感官中充滿了離斥感。但是因為動物跟環境有更多的融合感,所以會跟環境融為一體、會跟旁邊其他的動物融為一體,也就是牠跟動物的群體是融合在一起的;相較而言,因為人類對環境有較多的離斥感,就可以發展出所謂的獨立人格,也就是他的個別性就可以發展出來,簡單來講就是「我跟你不一樣」,「我跟你不一樣」其實也是一種離斥感。我們常常說小孩的自我會在三歲左右開始進入他的內在,所以就會開始意識到「我」,開始意識到我的時候,就會講:我怎樣、我怎樣……但是通常第一個會講出什麼?我不要!開始反抗你耶!他反抗你給的東西,講出我不要的那個不要時,就建立了那個「我」。另一個是九歲危機,就是孩子開始發現他不是世界的中心,而世界是有一套邏輯在旋轉、運作,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會依照他的意思走,那也是一種離斥感啊!他發覺世界不照他的意思做,不是他說了什麼,外面世界就變成什麼的時候,就要有一個力量去對抗,其實對抗就是一種離斥感。所以人可以發揮獨立的個體性,跟離斥感是有關的,這樣可以了解嗎?(這時教室外面傳來廣播聲)有社區廣播,應該不會太久,等一下就結束,講完我們就可以繼續進行……社區廣播結束,可以繼續。剛剛會覺得有離斥感對不對,吵啊~趕快停啦!很愛嫌的離斥感就出來了,但是只有人類才會這樣,對於動物來講,像野貓野狗聽到廣播,剛開始登登登登~被嚇到,怎麼有奇怪的聲音出現,但開始講話之後,就融合感、融合感、融合感,接受、接受、接受,動物聽不懂他在幹嘛,但是不會就停下來,還是繼續做牠的事,因為這是環境噪音的一部分,牠就接受繼續做事。可是人類就不行,人類有離斥感,這麼吵啊~聽不到啊~然後內在的反感就跑出來了。我們所有的認知行為裡面都有離斥感,只是因為它在我們能夠感知到、可以意識到的極限值以下,所以就感覺不到它,但是其實它還是存在的。他這邊就講到:相對來講,動物就會比較依賴環境,以及受到季節氣候等等因素的限制。比如:動物的繁殖都有繁殖季節,所以動物就只有在某個特定適合的季節才會去繁殖、才有生殖行為。人類呢?隨時都有繁殖的慾望跟衝動,人類已經脫離環境的制約,就沒有一定只能在什麼季節繁殖,所以每個月都有新生兒出生。如果人類跟動物一樣也受制於環境,只有在溫暖的時候才會把小孩生出來,也就是只有在夏至時懷孕,然後在春分附近生小孩的話,那所有小孩就都同星座,婦產科也那時開門就好,其他時間都可以關起來不用接生,因為小孩都會在那時生出來。以宇宙自然環境來講,如果是懷胎十月的動物,應該會在六月附近懷孕,然後在隔年三、四月春天溫暖的時候生出來,生出來之後天氣越來越溫暖才會好養好帶,也才可以有很好的保護。如果是在春天懷孕,在冬天冷得要死的季節生出來,比如說射手座、摩羯座,家人要花多少力氣、開暖氣、弄暖爐、帶毛帽……才能幫你保暖,不然就冷死了。動物有沒有辦法做這些事?頂多築個巢孵蛋而已,所以對動物來講一定有一個繁殖季節,牠沒有辦法突破這件事,因為牠跟環境之間是融合感,所以牠就接受了:喔~這個時候冷不適合懷孕就不要懷孕、不適合生就不要生,人類就什麼季節都可以生得出小孩。從這些例子就可以了解,獨立人格的建立,或者自我意識的建立,其實就是一種跟環境的分離,要能夠去克服或不理會環境對它的限制,才能夠有所謂的自我意識或自我主張出來,否則就會大家都一樣。你懂意思嗎?就是繁殖季節到了,動物就都在繁殖,那個季節之外,動物就不用繁殖。所以獸醫就有季節性啊,什麼季節就會有什麼動物出生。當然也有一些動物是沒有繁殖季節的,牠已經有比較多離斥感,離群索居的動物離斥感又更多了一點。如果是群居的動物,比如說羊、牛……你要牠別的季節懷孕還很難,因為牠的生物性就只有在那個季節才會懷孕,所以才會有求偶季節嘛,那時候才會繁殖,那就是一種動物跟環境之間的關係,牠一定是選擇最適合物種繁殖的季節去懷孕去生產。人類就不是這樣,人類是各個季節都可以懷孕可以生產的。這樣可以了解中間的區別嗎?所以他這邊說:建立起獨立性、獨特性或者人格的部分,其實是靠跟環境的分離,才有可能培養出來,相對來講人類就可以從自己的意識中去做某些事,而不是完全受制於環境。

這樣有一點點感覺嗎?Steiner談到這裡,感受、自我意識或獨立人格開始出現,獨立人格既不是意志也不是思考,是兩個交錯的狀況下開始有的。要記得第五講的主題就是,雖然還是意志、情感、思考三個融合在一起,但是他比較想表達的是前面兩講很少談到的情感,也就是前面主要談意志跟思考,這一講就講到比較多的情感。上半段到這邊為止有沒有什麼問題?覺得進入第四講之後就比較容易懂了嗎?有啦喔!大魔王在第二講,頂多到第三講,第四講其實就稍微好一點點,到第五講基本上就已經有機會自己看懂了。沒有問題的話,我們上半段到這邊,先休息一下。

 

Q&A

到這邊為止有沒有問題,還在理論喔,還沒進入教育的部分,我們自己偷渡了一點

Q:老師我想問一下上次有一句話:意志是已實現的情感,情感是未實現的意志。已經實踐完的情感就變意志……

A:你可以這樣講,當你把情感變成意志之後,情感的部分就變少,但不會完全沒有,也就是轉化變成意志,但也有沒有轉化的部分。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有一個東西你很喜歡吃,然後天天吃,到某個程度就膩了,那個喜歡就會不見,因為已經吃過度了。你喜歡它是一種情感沒錯,可是它是沒有實現的意志,我們上次講,沒雞排吃的時候晚餐就很想吃雞排,如果你住的樓下剛好開了雞排店,每天從下午開始炸雞排的味道就飄上來,天天來,到某個程度的時候,你對於雞排的喜歡就會被消滅,為什麼?因為意志太多了!已經爆表滿出來了,情感就不見了。所以如果想要維持喜歡的話,還不能天天吃,天天吃到某一天就開始變得沒那麼喜歡,然後到某一天就開始變得不喜歡。這樣可以了解所謂意志是實現的情感,情感是未實現的意志嗎?不管是雞排、蚵仔麵線……當你天天吃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喜歡了,經濟學上叫「邊際效益遞減」,就是你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吃,效益就會慢慢下降,講的是類似的東西,當然也不是完全相同,我們只是用它來做比喻。大家可以了解嗎?當你的情感實現了,情感就會降低;做不到的時候,情感就會更強烈。就像有人常常去旅遊,會很喜歡去某個地方,覺得哇~去那裡旅遊實在太好了!好~不然你搬過去,搬去住之後,可能兩個月就覺得好無聊,開啟觀光客模式就是哇~一切都很新奇!覺得很喜歡,但如果是居住在那裡,ㄟ~那又不一樣,可能就沒有那麼喜歡了。這樣可以了解情感跟意志之間的轉換嗎?當然也不是說就完全不喜歡,而是會跟沒有得到時的強烈程度有差,這樣可以了解嗎?我舉一個比較好笑的例子:有一個朋友說他好喜歡某一個地方!有楓葉、大樹……每年秋天都去,後來退休了就搬去那裡,一開始是租房子,到秋天的時候就覺得每天都要掃落葉好煩,那麼難打掃,然後葉子一直掉下來,怎麼會有那麼麻煩的地方!對啊~這就是觀光客跟居民的差別!居民覺得葉子掉下來就要掃啊,不然路面就會滑滑的沒辦法走,就一直掃一直掃……觀光客就哇~楓葉~撿葉子,喜歡的程度就會差很多!這樣可以感覺嗎?其實生活上我們常常會經歷這樣的事,可是並沒有去想為什麼。

Q:上次說我們需要訓練孩子的意志力,那就是不斷走到那裡不那麼喜歡一點、走到那裡再不那麼喜歡一點?

A:喔~不是!你講這個不對喔!有意識的重複會增強意志力,我們講的重點是怎麼把意志力練出來,意志力是只要你認定、確定、認為應該去做的,不管喜不喜歡都可以把它做到,這樣才叫意志力。實做能力、意志力是你真的要去成就一件事,過程中一定有辛苦,甚至一定有痛苦,如果只做你喜歡的事,只要有痛苦或遇到阻力就沒辦法做,這樣就是缺乏意志力啊!意志力就是不喜歡也可以轤過去,這樣才是意志力。好!所以鍛鍊意志力當然就沒有什麼開心鍛鍊這回事,因為鍛鍊意志力就沒有開心的嘛!所以Steiner說最需要的是什麼?最需要的就是「權威」啊!今天老師在前面以身作則往前衝的時候,學生覺得說對!有為者亦若是!雖然很痛苦,可是我也要做到那樣!那個跟隨、模仿、往前的力量,就會鍛鍊出意志力,而不是說我只讓你做開心的事,那樣怎麼會有意志力?因為你遇到不喜歡就不做,怎麼會有意志力?我們在講意志力的時候其實在講的是:不管你喜不喜歡,只要你覺得那是應該去做的事,就可以把它做出來的內在力量。但是目前的環境造成大家普遍缺乏意志力,之前講過:因為科技太方便了,所以很多事情就不用動手去做,按按鈕就有了。現在中國大陸很可怕的就是餐點外送APP,不論在哪個區都可以查詢有什麼外送餐點,然後就在手機上點一點、線上支付後,餐點就送來,以前還要出去買食材回來煮,或者在家裡殺雞宰羊來煮,後來有外送,但至少訂披薩還要打電話去,現在連打電話都不用,錢也不用帶,只要在手機上點一點,東西就自己跑來你家給你吃。人生已經過到這樣,到底還有什麼是可以練意志力的?外送來的餐飲連洗碗都不用,餐具折一折丟到垃圾桶就好了。

我常常講為什麼我們這一代,家庭主婦普遍比較有意志力?因為她要天天洗碗倒垃圾,喜不喜歡都得做,所有家事裡面最沒有成就感的,可以說就是洗碗跟倒垃圾,但是不得不做,因為碗沒有洗就堆在那邊、垃圾沒有倒就滿出來,可是實際上有做了什麼貢獻嗎?好像也沒有!只是把不好的東西清掉,感覺上沒有任何正向的貢獻,不像做菜還會有成就感:我做菜都很好吃!倒垃圾倒完很有成就感?很難啊!把房間打掃乾淨可能還有一點成就感,可是倒垃圾、洗碗就很難有成就感,但我們還是天天做,天天做之後就有超強的意志力,女生的意志力通常比男生好其實是因為倒垃圾跟洗碗訓練出來的。所以我們要訓練小孩的意志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叫他去倒垃圾跟洗碗,這樣不斷的努力跟重複之後就會有意志力。洗碗有辦法無意識的洗嗎?試試看就知道會打破很多碗,你不可能無意識地重複,因為碗不會乖乖地聽你的話,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拿住碗才不會掉下去,如果不仔細看油汙在哪裡就直接去刷的話,碗也洗不乾淨,所以洗碗一定要有意識,而且是不斷的重複,也是一件沒有成就感跟你不會喜歡的事,所以當你練就了洗碗的功力時,就可以說:對!這就是意志力的鍛鍊!這樣知道喔,以後如果有長輩或家人說幹嘛給小孩洗碗,買洗碗機就好,你就可以說:不行買洗碗機啦!因為要鍛鍊小孩的意志力,一定要讓小孩洗碗!這樣可以了解嗎?我們做所有的事都要清楚原因,也就是要充滿意識地知道為什麼要讓小孩做這件事。當小孩說:媽~我不想洗碗,你就跟他說:沒什麼理由,今天該你洗就你洗。當然一開始他可能沒有辦法洗那麼多天,那就用輪流,輪流之後呢,有時候我們就會出一些絕招:今天不想洗喔,那爸也不想賺錢啊,我想去做別的事,為什麼我要那麼努力賺錢養你,那不然你去賺錢我來洗碗。小孩就會回說:啊~我要去哪裡賺錢?那我還是洗碗好了。那是一種被打到痛處的感覺:ㄜ~我去賺錢你來洗碗?好~算了~那你去賺錢我來洗碗~事情就會比較容易辦一點。類似像這樣可以試試看。

我必須這樣講:現代人之所以缺乏意志力,真的是因為科技太方便了,洗碗有洗碗機、洗衣服也有洗衣機。新竹教育大學現在變清大,我就問他們學生:現在家裡還有誰是拿洗衣板洗衣服的?只有兩個同學舉手。我繼續問:現在住在外面宿舍,有誰是拿洗衣板自己洗衣服的?同樣是那兩個舉手,因為家裡是用洗衣板,所以已經習慣了,衣服就是在洗衣板搓。我就說:ㄣ~你們兩個以後會有前途!這就是意志力的培養嘛!你懂意思嗎?就是實做能力的訓練。未來不管去上班也好、創業也好,有哪一個工作是都開心不辛苦的?不會嘛!但是你要怎麼轤過去?就是靠意志力啊!如果你的小孩沒有意志力,只會按按鈕,嗶~然後就開始洗衣服,現在還有洗脫烘,連衣服都烘乾,晾都不用晾,以後還會有折衣服機器人,連折衣服都不用,幫你摺好後還放回衣櫃,這樣人到底去哪裡鍛鍊意志力?掃地也不用掃,掃地機器人一按就自動把家裡面打掃好了,那還有什麼家事可以做?洗碗靠洗碗機、洗衣靠洗衣機、掃地靠掃地機器人……大家就沒事可做,小孩要怎麼長出意志力?甚至以後都不用按按鈕,直接手機滑一滑,智慧家電嘛,吃東西就是按一按,然後食物就跑來了,現在已經是這樣了。未來的人一定會越來越缺乏意志力,因為實在太方便了,但是誰去做出讓人省力的機器?還是要有人啊!所以以後就是分成按按鈕付錢的,跟去做事賺錢的,我們要讓小孩未來可以賺錢的話,一定要讓他會做事,只會按按鈕就只能付錢給別人,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缺乏意志力的人以後的功能就只剩按按鈕而已,因為他不會做事啊。(煜:要付錢就要賺錢啊,要賺錢還是要會做事,要會做事就要有意志力啊。)現在的小孩已經很接近了:考試現在都已經電腦化,有些是電子書包,就給你一台平板,考試就在按平板,按完之後就考完了,老師那邊就出現成績;上課的時候前面就跑出螢幕,老師就放DVD;測驗卷書商也都幫你出好了,全部都電子化課本、電子書包,那要老師幹嘛,遠端遙控就好了,功能在後面設定好,時間一到就開始上課、測驗、統計成績……通通在平板上完成,老師如果只會做這些事的話,還要老師幹嘛?電腦就取代了。所以你說小孩以後要幹嘛?看、按按鈕,沒有了。可以了解嗎?

華德福教育為什麼那麼無聊,每天叫小孩打毛線?那不是無聊啊,是已經沒有事情可以讓小孩鍛鍊意志力了,所以就只好叫他打毛線,打毛線打一針不會變成一件成品,要打一百針、一千針、一萬針……才會變成帽子,那就是鍛鍊意志力的過程嘛,對不對?變成自動化控制沒有在數針的時候,就會多針或少針,老師就會要求拆掉重織,所以就必須專注地把一件事做好,那就是鍛鍊意志力啊!華德福學校那麼無聊幹嘛?不是無聊,這樣才對症下藥啊,缺什麼就補什麼,缺意志力就補意志力!現在的小孩不是在幼兒園鍛鍊意志力,而是到了國小、國中跟高中拼命在補意志力,因為托嬰中心都崩潰了,現在雙薪家庭父母都很忙,必須把小孩送去給人家帶,問題是保母或托嬰中心,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一定是服務非常好,因為怕客訴、怕小孩不開心,所以一定什麼事都幫小孩做好,小孩從保母托嬰中心這樣一路上來,念幼兒園之前,意志力已經被毀滅了,因為他什麼都不用做,保母、托嬰中心都幫他做好了。這樣可以了解嗎?如果有一個托嬰中心敢叫小孩掃地,立刻被客訴到死,我小孩怎麼會去掃地,你有沒有搞錯?保母如果叫小孩去拿東西跟掃地,那就被控虐童,立刻就被PO上網,怎麼會有保母叫小孩去掃地?

這個時代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時代:沒有意志力才是正常的,有意志力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樣可以了解嗎?物以稀為貴。所以以後人類就分為只會按鈕跟會做事的兩種,我們就努力期待,華德福教育教出來的小孩以後成為會做事的,不是只會按按鈕。不然這世界很慘,以後只會按按鈕,那誰把食物煮出來送到你家?如果大家只看到科技越來越方便,人力會被科技取代之類的,也要想想大家都在享受那誰做事?去哪裡找做事的人?只會按按鈕那誰來幫你發明機器?還是要有人發明機器才有人可以按按鈕啊,問題是只會按按鈕的人會不會發明機器?不會啊!不懂電路、不懂電子學、不懂程式設計,怎麼設計出機器讓人按按鈕?這就是時代的矛盾,我們處在非常矛盾的時代。為什麼要一直講意志、情感、思考?最重要的其實不是情感、思考,而是意志,要一直講意志,因為不講的話,這個時代的人根本就意志力崩潰,從小就沒有鍛鍊意志力,保母中心、托嬰中心、幼兒園照顧得太好,到國小的時候發覺哇~完全沒有意志力,就沒有辦法專心啊~過動啊~各式各樣的問題就一直跑出來,當然不是說全部的問題都可以用意志力解決,但是如果從小就鍛練意志力的話,這些所謂的學習障礙跟發展遲緩問題,至少可以解決三分之二以上,因為這些都是文明病,過得太方便,所以小孩的肌張力不足、語言發展遲緩……他們都不用學什麼、講什麼,只要按按鈕就有了,幹嘛學講話?也不用學生字,因為都圖示,也不用學寫字,因為用語音輸入就有,這樣怎麼會有意志力?當你叫小孩寫生字練習本時,家長會質疑:幹嘛學寫字,現在都已經語音輸入了,那是過時、古代的東西,小孩以後用語音輸入就好了。家長的觀念已經到這種程度了,那就很難再跟他繼續下去。你說:ㄣ~我們其實希望小孩可以寫字漂亮。家長說:以後沒有人寫字了!直接把你打回去。所以你連叫小孩練寫字這件事情都被拒絕,也許過幾年大考中心就說:我們作文還是要考,可是因為小孩普遍連字都寫不出來,所以以後考試可以用語音輸入的方式來寫作文。也許過幾年就會出現,你不要覺得很好笑,以後小孩是不會寫字的,會寫字的人很少,越來越少,因為只要會1234就好了,甚至1234都不用,只要會畫答案卡就好,幹嘛會寫字?你會發覺人類的文明正在退化,而且就活生生地發生在台灣,現在已經開始了,過幾年就會有只會畫答案卡、不會寫字的小孩出現,學會的字就只有1234或ABCD,EFG之後不需要會寫,因為全部都是選擇題啊,為什麼要會D之後的字?學到E就好了,多重選擇也不會出到F。這是人類文明的可怕退化,我們在這邊當一下預言家,也許以後這種人會越來越多。這是閒聊,上課比較無趣,閒聊比較好玩對不對,應該多一點時間閒聊。還有問題嗎?那我們就繼續。(煜:我不在教育現場,但看法不同耶:科技一定會不斷發展,甚至已經在發展以意識直接溝通及控制,不用文字當介面。或許教育要想的是,在這樣的狀況下,需要具備的基礎能力是什麼?該如何發展及訓練?也就是得不斷的與時俱進,就像後Atlantean第五文明紀元與第四文明紀元人類要鍛鍊的項目不同、第六紀元與第五紀元也不同,當然基礎能力可能相同,但還是要思考這些基礎能力是不是會變?而且歷史從來不是直線進展,總是彎彎曲曲、枝節很多,人類也不是不懂從錯誤中學習,所以我不認為文明在退化,而是在轉變,而且有很多發展的可能,不是只有直線式的發展。)

 

人真正內在的愛其實是融合感

接下來Steiner說:意志行為中也會有認知在裡面,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把思考傳進意志行為中的話,就只是一種本能的意願而已。可以了解嗎?就是我們剛剛講的本能行為,不是人類行為,也就是如果沒有人類的意識,就只是一種本能。所以當離斥感跟融合感平衡時,認知可以發生,同時也才有辦法行動,因為你得帶有意識、覺知的去行動。帶有意識的行動大家一定都知道,可是推動行動的動力是什麼?就某種角度來講是融合感,因為意志就是融合感嘛,當融合感的力量強大到超過我們意識的限制時,就能使我們全心投入,或者可以用「愛」來形容,因為你愛那件事,所以可以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而不會覺得累或不想做。當你在一種全心投入、愛的狀況時,就會跟你做的事融合在一起。可是這邊我們要先停一下,因為這很容易落入錯誤的想像中,就是我只去做我喜歡的事,Steiner講的愛不是我們一般在情感中喜歡或討厭的那種喜歡,他說這個強大的融合感力量超越了我們的意識範圍,你並沒有感受到喜歡,但是有一個很大的愛在裡面,所以你可以全心的投入。這樣可以了解嗎?這其實是很困難的,因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一開始練習鍛鍊的就是離斥感,通通都是離斥感,我們的融合感不斷地被消滅,所以一方面沒有意志力,另一方面愛也沒有了,因為如果照Steiner這邊的講法,人真正內在的愛其實是融合感!我們舉一個比較小的融合感好了:如果你真的愛一個人,那你就會接納他,這叫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就是無論他做了什麼、說了什麼、變成什麼樣子……我都接受,那就是一種愛。所以愛不是喜歡,我喜歡你可能是基於某個原因:你做了某件事討我喜歡、或者因為你的長相,那是喜歡,是一種情感上的喜歡。可是愛是超越喜歡的,就是無條件的接受他、無條件的包容他,無論怎樣都接受,就跟動物一樣接受環境,接受而不是反抗,這就是愛。

如果是依照愛,在那個狀態下去做事的時候,就是一種「熱忱」,或者西方的說法叫「獻身」,就是我整個人、身心靈全部投入在裡面,去把那件事做出來!這是很強大的力量,可以了解嗎?很多人講的愛常常是嘴巴說,那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接受跟包容之後的行為。比如有一個人說我好愛畫畫喔~然後呢,你什麼時候畫?大概三年前有畫過,可是我好愛畫畫喔!那就不是愛!我好愛畫畫是我每天都在畫、每個時候都想畫,只要一天不畫或是一個小時不畫就覺得好難過、就覺得好想畫,當你對畫畫的全心投入到這種程度時,就可以說你是愛畫畫。但現在很多人的愛是放在嘴邊:我好愛畫畫喔!你什麼時候畫?大概一個月畫一次。這樣愛畫畫嗎?可能就離愛畫畫有一點遠。這樣可以想像我們講的愛嗎?所以愛是超越意識的喜歡,當然有時候還是會感覺到喜歡,可是就算在畫畫的過程中很痛苦,覺得畫不出來、畫不好、甚至很生氣等等之類的,我還是繼續畫,那就是愛畫畫、就是真的愛。可以了解嗎?如果只是喜歡,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狀況,在華德福學校最常遇到的叫:學生不想做,然後你跟家長講:可是小孩需要練習啊!家長就會說:華德福學校不是快樂學習嗎?小孩不快樂就不想學習,為什麼要逼他?我就會一頭霧水的問他:請問一下華德福學校什麼時候跟快樂學習扯上關係了?沒有這個東西啊!Steiner從來沒有講過快樂學習,他講的是鍛鍊意志力,鍛鍊意志力沒什麼快樂的啊。做一件事真的要有所成就,比如說音樂家、音樂演奏家,練琴也是練得很苦啊,每天都要練幾個小時:鋼琴家一天練十個小時是正常的、小提琴一天練八小時是正常的,能夠天天練天天練一天練十個小時八個小時,那才是愛啊,沒有愛怎麼可能一天練那麼多時間?除了吃飯睡覺之外都在做那件事情?做不到嘛!所以真正的愛是很強烈的融合感,就是你完全全心投入在那件藝術活動裡,即使練琴練到手都長繭、筋膜炎了還是繼續練,為什麼?就是愛啊!可以想像何謂全心投入嗎?Steiner講的是這個喔,他講的愛不是我喜歡就做、不喜歡就不做,那離愛還很遠,愛就是全心投入!完全在裡面!那就是愛!

 

「真愛」就是天命的一部分

但這是很難的,我們之前不是講,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找到對他有意義的事,當他做到這件事時,就完成他的天命,那是什麼狀況?如果有一天你能夠找到你的「真愛」、真正愛做的事,你與這件事的融合感已經超過表象的喜歡,你就天天做天天做,開心也做、不開心也做,就是一直跟它在一起,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它就是你的天命的一部分,因為你已經找到你的真愛了。如果我喜歡的時候做,遇到挫折困難就不做,那就不是真愛,就還沒有到達所謂的人生意義跟天命層次,頂多就是養家活口,或者是一時興起而已,離愛還很遠。這樣可以了解嗎?真正的愛必須要不計成敗、全心投入,很多人以為愛就是要找喜歡的事,不是,因為喜歡的事只是樂在其中而已,但是不快樂的時候呢?還是要做啊!這樣才是真愛啊!所以像有些愛情片為什麼很感人,本來很漂亮的女主角,男主角很愛她,有一天女主角毀容了,然後男主角就說:不論你長得怎麼樣,我都愛你。你就會滴下眼淚,覺得這就是真愛,因為他不是喜歡她的漂亮,而是真正接受她這個人、真正接納這個人。現實狀況往往是女生毀容了,男生就逃走,妳長得不漂亮就不愛妳了。所以毀容也繼續跟她在一起,我們才說那是真愛嘛!如果只是喜歡外表,有一天女生年老色衰他就不愛了,那他愛的是什麼?他愛的只是外表,那是愛嗎?那只是喜歡。這樣可以了解喔?所以你會發現愛是很難的,愛沒有那麼簡單,一般來講我們往往會誤解,可是當我們用這種方式去談的時候:找我們的天命,天命就是不論成敗、不論怎樣,都是持續一直去做一直去做一直去做!是不是比較容易了解?我們用最簡單的例子好了,比方說有人問:怡達老師現在狀況怎樣?我就很愛教書啊!很愛教書是怎樣的狀況?就是週一到週五在華德福學校教,六日到外面教,所以一個禮拜七天,每個月每一天都在教書,都沒有停下來過,你可以說我對教書這件事很有愛對不對,可是我很累啊!昨天晚上才去上課,今天早上又跑來這邊上課,明天又要跑去哪裡上課,然後有時候就台北、雲林、桃園……禮拜一回新竹週一到週五早上上學生主課程,下午又去別的地方上課,禮拜二去台中,禮拜三去雲林……就某個角度來講你會說:對!他真的很愛上課!那就是愛的層次,就算很累你還是會爬去上課,只要有學生想上,我們就努力地上課。或者邀課:怡達老師你還有空嗎?ㄣ~好像沒有耶,不過你可以排明年。他說:明年什麼時候有空先排下來。往往就這樣,時間很早就卡死了。如果有人要見縫插針說:老師那沒關係,你可以隔週來啊,或者你可以怎樣怎樣……我說:好,那隔週可以。又是插一個課程進去,那放假呢?沒有放假這件事,比如說春秋假,或者是寒暑假,還是有師訓啊。基本上大概除了過年,沒有人要上課之外,其他時間幾乎都是滿的,都在上課上課上課!這就是一種愛教學,你可以說這個人對於教學是有熱情、有真正的愛,這樣可以了解嗎?所以要到這種程度才能說:對!這就是真愛!沒有不愛的。有時候我會講說我的幸運就是很早就發現這件事,然後就開始做這件事,後來發覺真的是很愛,當然有時候很痛苦,但就是會繼續做下去!可是我相信在座或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也許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他的真愛,都沒有一件事可以讓他一直做一直做,覺得就算再痛苦我都要做下去。

同學:媽媽!

老師:所以媽媽對小孩的愛就是真愛啊!

同學:所以我們也很有意志力!

 

要尋找自己的天命,就是實際去做

對!對小孩的愛是真愛!問題是小孩依賴你的年紀最多就到二十歲,二十歲之後他會有自己的天命,那個時候你就不能再說我做他的媽媽是真愛,因為那是有階段性的,總有一天小孩要獨立,也就是一般講的空巢期,小孩出國、出去外地念書,然後家裡就剩兩個老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要幹嘛?那是我們後面要處理的,怎麼辦?講生命史的時候不是有講過?我們有很多可以練的……就是生命史的主題。這樣有點概念嗎?這邊要澄清的是,華德福學校跟快樂學習沒有什麼關係,不是你愛做就做、不愛做就不做,沒有這回事喔!而鍛鍊意志力,意志力就是要鍛鍊到某個程度,融合感很強大的時候,愛就會出現。我常常跟大家講,要去尋找自己的天命,就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實際去做,因為沒有實際去做,根本就不知道愛不愛,必須實際去做過,而且持續一段時間,最後發現不管是快樂或痛苦,都可以持續做下去,那就是真愛了!你不能空想說,我應該很愛煮飯吧?!然後就一天煮三餐,煮一個禮拜之後就不想煮,那就表示你對煮飯這件事沒有愛嘛!我就遇過真的很愛煮的,就是早餐也煮、早點心也煮、午餐也煮、下午還煮下午點心、還煮晚餐、晚餐煮完還煮消夜,然後每天煮,可以數十年如一日,煮了二十幾年還在煮。好!那就可以說:他對烹飪、烘培、料理是有愛的!那就是他的愛啊!一天可以煮六餐耶!而且你可以說他熱愛洗碗,因為煮完之後他都自己洗,所以那個愛已經超越了某種意志力的鍛鍊,就是烹飪的快樂可以支撐他洗那麼多鍋碗瓢盆。那個是他對於料理的真愛!這種人到後來就可以出料理書!變料理達人啊!可以開烹飪教室!因為除了自己煮不夠,還可以教別人煮,教別人煮還可以賺錢,這樣人生就很好,就變成這樣的人!一天能夠煮六餐的人一定有資格出來開烹飪教室,因為他對烹飪的愛就很有感染力,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這位老師對烹飪的真愛!可以想像喔?就是真愛出來的時候,你會被他感染,那就是教學的真義!所以我常講小孩要學會老師什麼?老師要不斷的努力進步學習,當老師對學習有熱情、有愛的時候,小孩就會愛上學習,因為你看到一個典範、看到一個榜樣!特別在小教階段,老師如果能夠不斷地學習、不斷地上課、上師訓、看書、備課……一直在進步,小孩就會跟上、就會進步,那就一種愛的感染力!所以你說當華德福老師痛不痛苦?當然很痛苦啊!每天上課帶小孩之外,寒暑假要去師訓,春秋假不是休息而是拿來生病,因為沒時間生病,週間是沒有辦法請假的。所以華德福老師大概就是靠春秋假來生病平衡一下,哪都不能去。很多老師一開始都會說啊~春秋假要出去玩幹嘛之類的,後來就說:啊~我沒有去~我在家裡感冒~就是休息,因為那就是呼吸啦!沒辦法,所以華德福老師就是春秋假拿來生病、寒暑假拿來備課,還是樂此不疲繼續在當華德福老師,那你就說他真的有愛:他對這些學生有愛、他對教學有熱情、有愛。當你遇到這樣的老師時,學生自然就會進步。可以了解嗎?Steiner講情感是有分的:有小情小愛那種喜歡的愛,但是當情感昇華到一個層次、融合感可以破除掉界線的時候,那就是另一個層次的情感,我們稱之為真愛、真正的愛。這講談情感,可是他在這邊提到「愛」,如果我們不談華德福教育的話,其實不一定會談這麼久:情感不是只有那種小情小愛的愛,它也有大的、厲害版本的愛!

 

我們意識不到融合感跟離斥感平衡的過程

接下來,Steiner講:正常來講,人不太可能完全地意識到融合感跟離斥感平衡的過程,因為它是在情感的狀態,是一種夢。簡單來講它並不是非常的清晰,可以讓你知道所有的細節,如果你知道,那就慘烈了!Steiner說:如果是這樣人就會非常非常的痛苦!因為你在看一個東西的時候,內心會有喜歡、討厭、喜歡、討厭、討厭、喜歡、喜歡、討厭……也就是融合感跟離斥感的跳動如果出現在你的意識的話,就沒有辦法真正的感知東西,它必須在我們的意識底下,不被我們感知到,才有辦法過日常生活。他說:有些人會懷疑這些運作是不是存在,它當然存在,可是你觀察不到、意識不到,如果你觀察得到、意識得到,那就會進精神病院。這樣知道喔,他說:那是會使人發瘋的!所以它必須在我們意識不到的地方運作,而不能到我們的意識層面作用。這樣可以了解嗎?

 

將道德或理想放入孩子的習慣克制動物性

Steiner繼續說:孩童的行動(這裡是講古代的孩童,現在的孩童不是這樣),古代孩童的行為或多或少是完全基於融合感。融合感有一種強烈的意願,想要去做某些事,可是那只是基於本能、慾望、衝動而已。那我們要怎麼將一種理想,或者是道德理想,放進孩子裡面去?因為如果只是停留在孩童時期的融合性的話,就是動物性、就會變成動物。他說:所有理想的注入,都是一種對於本能的離斥感。也就是說要能夠擋住依照本能去工作的那個部分。所以Steiner說:所有道德發展的過程,始終都具有某些禁欲的成分在裡面。也就是不讓你的本能去控制所有的行為,而是可以克制的。但所謂的禁欲,其實不是在講禁欲,等一下我們再進一步說明。就是說所謂的道德跟理想的發展,都是在跟人的動物性做對抗。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華德福從幼兒園開始,用餐時大家拿到餐點,就在桌子後面排排坐好,接下來會先唱謝飯歌,感謝食物的來源,這是不是一種道德行為?可是感謝是要在吃之前,比方食物在前面,要先唱謝飯歌感謝完再吃,那就是在克制動物性的本能,如果是動物,你看過動物吃飼料前會先禱告的嗎?動物一定是先吃完再跑過來跟你撒嬌、舔舔你,因為有食物在面前就是要吃是牠的本能,或者可以說是生之衝動,簡單來講就是動物性。但是人就是可以跟動物性對抗,所以可以在食物面前先禱告或謝飯之後再吃,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所謂的道德性或理想放入孩子的習慣中,可以了解嗎?人有沒有動物性?有,可是人要發展出人性的話,必須要能夠克制他的動物性。

 

情感的存在使得思考跟意志的關係不會崩潰

Steiner繼續講:有沒有發現情感裡面,一方面有融合感跟意志,另一方面又有離斥感跟思考,這兩個同時作用時,感覺或者說情感就會跑出來。看看書上的圖(第一二四頁),他沒有把生跟死那兩條線畫出來(第四十九頁圖),是比較簡單的圖,上面有標示融合感跟離斥感:離斥感會把你向思考、往生前的世界帶去;融合感會把你向意志、往死後的世界帶,這兩條路線是相反的。中間的情感呢?在中間串接起來,也就是說它不完全是融合感、也不完全是離斥感,或者可以說它有一部分融合感、有一部分離斥感,然後可以把兩個力量抓住,而不會讓它們崩潰掉。(煜:意思是不是因為離斥感跟融合感分屬兩個方向,所以需要情感來框住、調和、平衡,不然人在心理甚至身體就會分裂了!這樣看來,情感裡面是不是還有第三種力量?)所以情感的存在是使得思考跟意志之間的關係不會分裂、崩潰的主要連結、鏈結。(煜:那情感是不是跟更高我有關?因為如果修練到一定程度,思考、情感、意志就會分裂,那時就要用更高我來框住。)如果上過師訓課就知道有些老師會說頭跟思考有關、四肢跟意志有關、軀幹跟情感有關,頭胸四肢,如果沒有胸,那頭跟四肢就沒有辦法連在一起,連在一起的話就變章魚,但是人類就是多了一個軀幹,也就是情感:有胸,所以頭跟四肢可以連在一起;有情感,所以意志跟思考可以連在一起。這樣可以了解嗎?我們剛剛講真愛,真愛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超越了你意識到的融合感的力量,它其實就是一種情感!

 

判斷中有思考也有情感

接下來Steiner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這個例子我們現在看起來實在不知道它在幹嘛,但是我們姑且論之。Steiner是一個哲學博士,當然懂很多哲學,有時候他舉一些哲學的例子,我們就會想知道到底在講什麼,然後就會去把那位哲學家的東西找出來看,結果就發現看不懂,因為他們寫的東西本來就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得懂的。我們先解釋一下,他講的是什麼故事,他說:在海德堡曾經有一位心理學家跟邏輯學家,發生了一場當時很重要且引人矚目的辯論,這兩個人辯論的是什麼?就是如果人類要下一個判斷,是基於什麼來判斷?心理學家說:人類的判斷當然是情感在判斷,因為判斷中一直有情感參與其中;可是邏輯學家說:不是啊,人下判斷是它合不合邏輯,所以判斷是基於思考。這樣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判斷到底是一種主觀的情感,還是一種客觀的思考?可以想像嗎?有點困難喔!當然Steiner在演講時不能賣關子:你們回去想,下禮拜我再告訴你們答案。不行!因為幾天後華德福學校就要開學了,所以就要講答案,答案是什麼?他說:其實兩個人都沒錯,關於我們要下判斷的客觀內容,是用思考在進行,可是內心當中接不接受這一個判斷,是一種情感。可以了解嗎?所以人的判斷裡面是什麼?既有思考,也有情感,只是在不同的階段作用。大家有點難理解這件事,我們舉一個例子:台灣有某些被稱之為恐龍法官的人,把他們叫恐龍法官我不是很認同,因為基本上恐龍是不會思考的,所以講他們是恐龍法官好像有點怪。那為什麼是恐龍法官呢?因為他們寫出來的判決書每一個字我們都懂,而且邏輯非常縝密,但是判決的結果讓我們覺得非常荒謬跟不可接受。就一個需要去下判斷的內容而言,那個法官把判決書寫得非常符合邏輯跟理性,可是我們就是情感上沒有辦法接受啊!所以判斷的時候真的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必須客觀的推理,可是推理完之後接不接受推論的結果,是情感在決定,所以兩個都會用到,判斷既有用到思考,也有用到情感。這樣可以了解嗎?很難啦!人很難完全沒有情感地去做判斷,所以判斷一定是思考跟情感加在一起。

 

情感是尚未完全形成的認知,同時也是尚未完全形成的意志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Steiner說:人智學,或者說華德福教育,在處理所有的東西時,必然是基於真實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只在字面上玩文字遊戲。只玩文字遊戲是不行的,這樣可以了解嗎?Steiner繼續講情感:情感居於認知與意志之中,然後從它這邊放射出兩種不同的力量出去,所以可以說,情感是尚未完全形成的認知,同時也是尚未完全形成的意志。也就是如果走到某個點上,情感就不見了,比如說剛剛我們講過,如果你每天都吃喜歡的東西,有時候就不喜歡了。那情感是尚未完全形成的認知是什麼意思?我常常講感情就是因為誤解而開始,因為了解而分離,當你越了解這個人的時候,就越覺得沒有辦法喜歡他,如果你越來越了解,而且又不是愛、不是完全無條件的接受他,那喜歡就會消退,然後就不喜歡了。可是曾經有喜歡的感覺之後變得不喜歡,就不是真愛喔,對於對方的接納跟融合感沒有到達一定程度,所以只是在中間游移而已,簡單來講還沒有想清楚之前覺得有感情,想清楚之後就沒有感情了,這種就不是我們剛剛講的真愛層次的愛,它只是一種情感上的喜歡。可以了解嗎?還沒有想清楚之前會有喜歡的感覺,但是想清楚之後喜歡就不見了,然後就會非常懷疑為什麼當初會那麼笨、會喜歡這個人,沒辦法啊~如果不笨怎麼會喜歡呢?就是還沒想清楚才叫做笨嘛!笨跟喜歡是連結在一起的,所以人有時候必須要讓自己笨,因為沒有笨就沒有辦法讓自己喜歡。但是愛就是另外一個層次,可以了解嗎?Steiner把層次切開來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愛是有層次的。他繼續說:感覺也是由融合感與離斥感組合而成,它們既隱藏在認知中,也隱藏在意志中。

 

感覺是在血管跟神經相互接觸的地方產生

最後一個主題Steiner談到:那人的感覺、感受是怎樣在身體中顯現出來?其實就在血管跟神經相互接觸的地方,就會產生感受、產生感覺。可以了解嗎?可是因為血管跟神經是很纖細的,所以我們幾乎沒有辦法察覺到融合感跟離斥感的作用到底發生在哪裡?Steiner在這裡談到一個狀況,他說:視覺的過程中,我們幾乎沒有辦法察覺到融合感跟離斥感的作用,為什麼?因為人的眼睛是從骨頭裡面生出一個視神經,然後凸出來到外面,深入眼睛的神經跟血管都極為細微,所以眼睛當中的情感或感受,就會比較受到壓抑。但是聽覺的器官──耳朵相對來講,血管跟神經更多的與整體器官組織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聽的時候,就可以有多一些情感在裡面。Steiner講:如果只從感官來比較,視覺跟聽覺進來到你身上的東西,它的質本身就不一樣:視覺相對來講因為神經跟血管都被壓縮了,所以感受、情感就比較少;耳朵的部分血管跟神經比較多,所以聽到的聲音,裡面情感的層面就多一些。(煜:書中的描述看起來是因為眼睛與身體其他組織器官隔離開來,而耳朵與組織器官整體活動的聯繫較密切,所以人比較能把握聲音中的情感。)之後Steiner舉了音樂家的例子,這個例子就直接跳過,我們要知道Steiner在維也納念過書,在藝術之都混了很久的時間,所以他對於音樂理論、藝術作品都很熟悉,還寫過樂評,對音樂很有感受,一般人沒有這麼強烈,所以就搞不懂他在講什麼。總之,他講音樂的這段例子,其實只是要講,在聽覺中是比視覺帶有更多情感性的,簡單來講就是這樣。

 

每種感官帶給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他說:一般的生理學、心理學,常常說我們的感覺,像耳朵、鼻子、眼睛這些感官,雖然它們的神經不同,傳輸不同的訊號到腦袋,可是其實有一個普遍的感覺理論,他說一般生理學就是這樣。所以一般生理學家講的是單一通道理論(煜:?查不到?),也就是透過視神經傳過來的就是視覺、透過聽神經傳過來的就是聽覺、透過嗅神經傳過來的就是嗅覺,但是頭腦的處理都是一樣的,只是透過不同的神經傳進來就屬於不同的感覺,一般生理學是這樣講。可是Steiner說:其實並不存在一種普遍或通用感覺的理論,因為每一種感官帶給你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或者說是性質不一樣。

 

真實是什麼?

Steiner講到:現在大家已經有一種習以為常的習慣,以一種很抽象的概念去思考事情、只從字詞上去理解世界,所以當他們看《自由的哲學》、《真理與科學》(Steiner的博士論文)時,就看不懂,原因是他們是基於抽象的理論跟字詞去思考,而不是基於現實真實的狀態去思考,所以會看不懂。這邊康德又出來了,之前在第二講談表象的時候他出來過一次,那時候是講「物自身」是不能被認知跟理解的,所以我們能夠認知跟理解的只是物的表象,還記得這件事嗎?康德學派到底在講什麼?就是到底真實在哪裡?「物自身」不能被認知,我們只能看到表象,那真實是什麼?Steiner在這裡給了非常精彩的答案,他說:真實並不存在於環境之中,也不存在於現象之中,而是通過我們的征服而獲得真實的過程當中,真實才漸次地顯露出來。這在說什麼?我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件事:Steiner講的真實是什麼?真實就是我們去獲得這個世界的現象或者說是表象的過程,或是去追求這個世界本質的過程,我們的能力,也就是我們獲得真實的能力,會隨著我們修練的層次而不斷的提升。所以在這個層次看到的真實,也許到了更高層次就不夠真實,因為你已經看見了更真實的東西,等到你再修練到再更高的境界時,又覺得原本看到的又不夠真實。所以真實並不存在於環境中,也不存在於現象中,換句話說,環境跟現象都是一樣的,可是隨著你去理解它、掌握它的能力越加強的時候,就會看到越來越接近於本質的東西,也就是越來越真。所以真實是什麼?真實是存在於內在的一種能力,而我們可以透過加強自己的能力,去看到越來越真的真實。如果用東方的思想去想它,《莊子》裡面有一句話很有名: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也就是一個人要修練到真人的層次之後,看到的東西才是真的,當我們只看到這個世界虛幻的表象時,看到的真其實並不是真,所以能不能看到真其實是看修練的程度。如果是一個持續在進步的人,那什麼時候是真呢?就是當你呼出最後一口氣,再也無法說話的那一瞬間,我們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一瞬間,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最真的,假如是不斷在進步的話,到那裡就達到頂點、認知的頂點,因為在那裡看到的才是最真!所以真實在哪裡?真實在你的內在!Steiner最後講:因為有非常多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想法流來流去,所以我們沒有辦法把教育辦好,因為大家講的都似是而非,唯有我們真實的了解教育領域中要的是什麼,才能用正確的觀念取代錯誤的觀念,然後才能用正確的方式來教學。

 

老師必須不斷的修練才能越來越逼近那個真

好!到這裡思考、情感、意志的融合感與離斥感講完了!下一講第六講就開始進入睡、醒、夢,就不是在談融合感跟離斥感了。第一次跟大家介紹時有講:這本書分成三塊、三個結構:第一個結構是融合感跟離斥感(心)、第二個結構是睡、醒、夢(靈)、第三個結構是頭、胸、四肢(身)。第一個結構講完了,下次就開始第二個結構:睡、醒、夢。我常常講:第一次看《人學》時,會覺得看到某個東西;第二次看《人學》時,會覺得看到另外一個東西;上課上《人學》時,又看到另外一個東西,上完之後再回去看時,又看到另外一個東西,哪一個是真的?如果你有在努力進步的話,看到的就會越來越真,可以了解嗎?同一本書、同一個內容,哪一個才是真的?其實最真實的並不是存在那一本書上,不是你看的書是真書還是假書,真實不在那裡,真實是在你不斷的努力發展自己的過程中,努力奮鬥得來的,那就是真實。如果你去跟一個不認識華德福教育的人說:什麼叫做真呢?真就是老師需要不斷的修練!他就會覺得你在講什麼碗糕啊?!可是真就是這樣啊!就是老師必須不斷的修練才能越來越逼近那個真!我們教學生也是這樣,他要不斷的努力學習,然後就越來越接近那個真!最後你就知道華德福學校講的思考、情感、意志,要練的其實並不是那些科目、上課內容,這些都只是材料而已,如何鍛鍊孩子的心魂才是最重要的!材料可以變,教這個不太會教或教不動,就換一個教啊,所以有沒有一定要上什麼?沒有啊!人家就會說華德福教育雜亂無章,都不知道在教什麼,問題是你在跟我計較材料有沒有教,但是我跟你計較的是學生的心魂有沒有進步,基礎不同就很難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嗎?我們講的那個真,並不存在環境中,也不存在現象中,而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去得到的東西,或者說真實才會顯露出來,才會對你再顯露多一點點出來,因為能力進步的時候,它才會多揭露一點點出來!好,有沒有什麼問題?第五講有點可怕喔,它把前面二、三、四講作一個總結,前面只有意志、思考、意志、思考……這一講就咚~跳出來了情感,然後把情感跟前面做一個總結。O.K.?!應該是肚子餓了,血糖降低,我們今天就先上到這邊。

 

以上就是「《作為教育學基礎的人的普遍智識》導讀」第六堂課(第五講)筆記整理。

 

除了前面紀錄中提出的疑問,重複看幾遍第六堂課筆記,心裡出現以下問題及看法:

對於Steiner講的「何謂真實」真是太有感了,心得如下:

這段話至少有兩個意義:

一是對於自己的感官、認知的開發,由身至心再到靈,真實漸次展開,每個階段的真實都不同。意思是:心眼越開、一層一層的往上修練,看到的光景也就越來越開展。

二是經由逐漸深入研究實踐,看到、體會到的東西隨著漸次深入而不同。

所以真實不在外,在自己的內心!要征服的也不是外在世界,而是征服自己的內心、修練自己的內心。因為只有內心改變了,外在才會跟著變。

最終的真實只有在死亡的那一瞬間,所看到體會到的,才是「對自己」來說「這輩子」最真實的!前面都只是那個階段的真實而已。

 

如果對「人智學」有興趣,請參閱:

《人學》導讀上課筆記

「史代納的生平與著作」上課筆記

「從人智學談生命傳記」上課筆記

《奧秘科學大綱》導讀上課筆記

【人學導讀】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認識更高層世界的知識」課程摘錄系列文章

 

END

arrow
arrow

    心領神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